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出口加工区是国家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而设立的,对我国加工贸易起了较大的作用,结合出口加工区的特点及VMI模式的理念,提出可在出工加工区内推行VMI库存模式,以利于加工区内的制造型企业库存控制,从而降低加工区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VMI
我国出口加工区是国家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而设立的,对我国加工贸易起了较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出口加工区的硬件建设规范、统一,设施先进,为高效、快捷运行和有效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2)出口加工区的管理和运行,有较健全的法规,可实现规范管理和依法行政。
(3)出口加工区实行一系列税收、外汇管理等优惠政策,有利于入区企业降低成本,更好地发展。
(4)出口加工区的货物通关最快捷,对企业的管理手续最简便,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基于以上特点的出口加工区对于吸引外资极其重要。首先,出口加工区是大战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举措。出口加工区的设立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实现经济全球化。设立出口加工区,变加工出口企业“遍地开花”,为“赶羊进圈”,能够真正达到规范封闭管理的目的。其次,出口加工区是国家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保税区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改革出口加工管理体制上,实行的开放层次最高、对外开放度最大的特殊封闭区域。最后,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在出口总量和增长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创建出口加工区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出口的一项重大措施。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是供应链管理实践的一种,。它是指由供应商按照预期需求以及事先达成的最高和最低库存水平,代表买方组织对库存进行监督、规划和管理,VMI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根据传统实践,我们知道,成功的供应链管理取决于对库存成本(Inventory Cost)和服务水平(Service Level)的平衡和把握。而通过实施VMI的供应链战略,则能够在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这两个维度上同时取得提高。VMI至少有两种形式:批发商(经销商)为零售商管理库存。当此情况下,VMI亦被称作为有效消费者反映(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同样,尽管制造商承接补货单,库存仍然为经销商所拥有。VMI的战略依据是,供应方较之买方能够更好地管理库存,因为它对于产能及交货期(Lead Time)的知识、经验较之买方要丰富得多。同时,供应方管理库存还有助于降低供应链的层级,提高库存透明度,降低整体库存水平。
从本质上看,VMI模式的管理理念源于产品的市场全过程管理思想。这样,供应商就可以更有效、更快速地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而对整个供应链来说,就可以降低库存总量并且改善库存周转,进而维持最佳库存量,使库存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综合而言,VMI可以为出口加工区带来以下利益:降低存货;加快项目实施进程;通过集体采购降低采购单价;通过需求合作关系的建立减少总采购量;减少供应商的数目;通过改进供应商之间、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流程节约采购时间;提高供应链的持续改进能力;加强供应商的伙伴关系;降低存货过期的风险;与供应商合作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用户对供应商的授权,促进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交流;降低采购订单、发票、付款、运输、收货等交易成本。
在快捷通关的模式下VMI具体流程的运作如下:
(1)供应商和制造商双方共同确定库存水平,再由制造商共享13周需求信息给相关供应商和第三方仓库。
(2)制造商通过EDI发出进料单给第三方仓库,第三方仓库实时共享库存信息给供应商和制造商。
(3)供应商通过制造商和第三方仓库的信息分析制造商需求、并根据仓库情况确定补货数量和时间。
(4)供应商发货到出口加工区海关,由海关对报关进行货物查验放行。
(5)由第三方查验收货并更新数据库信息,立刻根据进料单备料发货给制造商,制造商验货后上生产线。
出口加工区VMI模式是一种在加工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且经常性监督和修正该实施VMI的基础。全球制造和经济一体化促使了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并逐渐由同行业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由一系列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鏈管理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企业间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综上所述,VMI作为国际上供应链运作的新型库存模式,对企业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周转和运作效率大有帮助,而出口加工区对进出口货物采取的“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24小时通关的新模式,使进出口商品通关时间大为缩短。对库存而言,则意味着原材料采购的前置期缩短,库存降低。两者相结合对出口加工企业的飞速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从而可以看出出口加工区的特性非常有利于外向型企业推行VMI。
关键词: 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VMI
我国出口加工区是国家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而设立的,对我国加工贸易起了较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出口加工区的硬件建设规范、统一,设施先进,为高效、快捷运行和有效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2)出口加工区的管理和运行,有较健全的法规,可实现规范管理和依法行政。
(3)出口加工区实行一系列税收、外汇管理等优惠政策,有利于入区企业降低成本,更好地发展。
(4)出口加工区的货物通关最快捷,对企业的管理手续最简便,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基于以上特点的出口加工区对于吸引外资极其重要。首先,出口加工区是大战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举措。出口加工区的设立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实现经济全球化。设立出口加工区,变加工出口企业“遍地开花”,为“赶羊进圈”,能够真正达到规范封闭管理的目的。其次,出口加工区是国家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保税区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改革出口加工管理体制上,实行的开放层次最高、对外开放度最大的特殊封闭区域。最后,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在出口总量和增长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创建出口加工区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出口的一项重大措施。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是供应链管理实践的一种,。它是指由供应商按照预期需求以及事先达成的最高和最低库存水平,代表买方组织对库存进行监督、规划和管理,VMI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根据传统实践,我们知道,成功的供应链管理取决于对库存成本(Inventory Cost)和服务水平(Service Level)的平衡和把握。而通过实施VMI的供应链战略,则能够在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这两个维度上同时取得提高。VMI至少有两种形式:批发商(经销商)为零售商管理库存。当此情况下,VMI亦被称作为有效消费者反映(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同样,尽管制造商承接补货单,库存仍然为经销商所拥有。VMI的战略依据是,供应方较之买方能够更好地管理库存,因为它对于产能及交货期(Lead Time)的知识、经验较之买方要丰富得多。同时,供应方管理库存还有助于降低供应链的层级,提高库存透明度,降低整体库存水平。
从本质上看,VMI模式的管理理念源于产品的市场全过程管理思想。这样,供应商就可以更有效、更快速地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而对整个供应链来说,就可以降低库存总量并且改善库存周转,进而维持最佳库存量,使库存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综合而言,VMI可以为出口加工区带来以下利益:降低存货;加快项目实施进程;通过集体采购降低采购单价;通过需求合作关系的建立减少总采购量;减少供应商的数目;通过改进供应商之间、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流程节约采购时间;提高供应链的持续改进能力;加强供应商的伙伴关系;降低存货过期的风险;与供应商合作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用户对供应商的授权,促进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交流;降低采购订单、发票、付款、运输、收货等交易成本。
在快捷通关的模式下VMI具体流程的运作如下:
(1)供应商和制造商双方共同确定库存水平,再由制造商共享13周需求信息给相关供应商和第三方仓库。
(2)制造商通过EDI发出进料单给第三方仓库,第三方仓库实时共享库存信息给供应商和制造商。
(3)供应商通过制造商和第三方仓库的信息分析制造商需求、并根据仓库情况确定补货数量和时间。
(4)供应商发货到出口加工区海关,由海关对报关进行货物查验放行。
(5)由第三方查验收货并更新数据库信息,立刻根据进料单备料发货给制造商,制造商验货后上生产线。
出口加工区VMI模式是一种在加工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且经常性监督和修正该实施VMI的基础。全球制造和经济一体化促使了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并逐渐由同行业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由一系列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鏈管理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企业间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综上所述,VMI作为国际上供应链运作的新型库存模式,对企业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周转和运作效率大有帮助,而出口加工区对进出口货物采取的“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24小时通关的新模式,使进出口商品通关时间大为缩短。对库存而言,则意味着原材料采购的前置期缩短,库存降低。两者相结合对出口加工企业的飞速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从而可以看出出口加工区的特性非常有利于外向型企业推行V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