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纳自己》活动设计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身心不断得到发育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烦恼和困扰。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意识水平还不够成熟,他们在看待自己时,不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进而产生自卑心理,为此,设计此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消除自卑,达到悦纳自己、完善自我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受自己的优缺点,正确的评价自己;2.让学生能够悦纳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短剧引入,激发兴趣。
  活动伊始,由学生表演课前编排的短剧《卖石头》。学生表演结束,我问:那块石头真的是无价之宝吗?别人怎么会认定那块石头是无价之宝?
  学生回答后我进行小结:石头还是那块石头,但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别人对它的评价也不同。其实,我们每个人就像是那块石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块扔在路边没有人要的石头,那么别人也就会认为你一钱不值;那个孤儿认为自己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实际是不接纳自己的表现。我们要活出生命的价值,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愉悦地接纳自己。
  从而引出活动主题并板书——悦纳自己。然后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并讲解“悦纳自己”的重要性。
  (这个短剧的引入,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探究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逐步明理。
  即通过4项小活动,逐步让学生体验到如何悦纳自己。
  活动1:让学生看图联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圆形:让学生说说看图后想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说出由圆联想到的太阳、饼、球等许多圆形的物体。
  在此基础上引申: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幅图,可大家的看法却千差万别。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欣赏你。事实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自信是做事成功的前提条件。(板书:相信自己)
  (这样,让自信在学生头脑中打下第一烙印,而这也正是悦纳自己的基础。)
  活动2:读诗歌谈感想,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明确:要悦纳自己就要解脱自己。
  我想成为太阳,可我却只是一颗星辰;
  我想成为大树,可我却只是一株小草;
  我想成为大河,可我却只是一条小溪;
  我利用大屏幕出示这首诗歌,并指名朗读这首诗歌,读完以后,问:假如你就是星辰、小草、或小溪,你会怎么想?
  这时,大屏幕出示2个选项:
  ① 很失望;很自卑;觉得别人很好,自己很糟。
  ② 认为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做最好的自己。
  让学生选择,并说出理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机点拨疏导。对选择“做最好的自己”的同学给予肯定、鼓励;对“失望、自卑、认为自己很糟”的同学可围绕以下观点进行疏导。
  最后告诉学生:不必总跟别人比,做最好的自己。
  活动3:劝说烦恼的男孩,让学生明确:要悦纳自己就要正视自己。
  通过一封信引出一个男孩的烦恼。(课件)大屏幕出示信的内容:
  王老师:
  您好!最近我有些烦恼,希望你能帮助我。我从一年到四年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到了五年级,我好像退步了,班上的第一名被副班长夺去了。我身为班长,却很少拿第一名了。我很着急,怕他永远超过我。但无论我考多么高的分数,他的分数都要领先我一点点,我很自卑,很沮丧,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烦恼的男孩:何
  学生读完信后问:这个男孩有必要自卑、沮丧、无奈吗?假如他就坐在你身边,你怎样劝他?
  由于这个男孩的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共鸣,学生在劝说活动中,可以把刚学到的悦纳自己的方法运用于实践,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思维得到了升华;既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活动4:召开“优点轰炸”座谈会,帮助不能增强悦纳自己的同学。
  这一活动是针对不能悦纳自己的同学而设计的,因为有的学生对自己要求过高,他们往往只盯着自身的缺点,而忽视自己的优点。所以让全班同学来谈谈这位同学的优点,把发现的他身上的优点告诉他。经过“优点轰炸”,增强这位同学的自信,从而使他能悦纳自己。
  第三环节——总结升华,导之以行。
  我知道每一位同学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必为自己某些方面比别人强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自己在某些地方不如别人而垂头丧气。让我们做一个悦纳自己,也悦纳别人的人吧,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的。
  (至此,通过以上活动的体验,应该说学生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洗礼,心灵上受到了一次震撼,能够运用所学指导自己的行动,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基于北斗一号的运输可视化系统的系统组成与功能,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对系统的干扰原理、干扰体制及可采取的技术防护手段,指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应用系统需把握的几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及已施工完成的实例,分析现浇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希望对今后的建筑施工技术及工艺的提升有一定的帮
通过对某核电站现场采集的大气污染物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获得该核电站所处环境中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含量、变化范围及变化规律。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该地区Cr含量的
本文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调配技术的一般原则及其关键点,重点论述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与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相关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和工艺。希望为广大读者提供可用建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项房屋建筑工程,不仅倾入了项目投资方和工程施工方等多方面的心血和努力,在将来,还会投入到普通人民大众公共使用当中去。它的质量好坏,既影响了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是否成功
新课程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是生物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我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主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让学生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为了使学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它主要表现在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从图形的直观特征去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的目的,使问题简捷地得以解决。  一、数形结合,化复杂为简单  如果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挖掘和利用数量关系中的直观成分,就能使问题化繁为简,从而有效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使问题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