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应是“语肥”“英瘦”?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委透露2016年的高考改革要点: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则从150分下调到100分。该报道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
  当天,新浪网发起网络调查——“你是否支持高考英语降低分值”。截至2013年10月22日10时34分,共有34619人参与投票。结果显示:72.5%的网民对此表示支持,22.6%的网民表示不支持。
  ●无独有偶
  2013年10月,江苏省也在酝酿新高考方案。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級提出要求。
  ●理性发声
  ◆鹿永建:降低英语分值≠英语学习不重要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决不是表示英语学习不重要,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步子变小。降低英语分值之后,把众多学生从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应当采取配套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于外语等涉外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育,并做强做精外语等涉外专业校院和研究机构。
  ◆姜泓冰:砍低英语分数戳的是高考的软处
  减少英语分值、增加语文分值的调整,真正的用意是对近年来整个社会重英语、轻母语倾向的纠正,对国内英语教育教学课多时长、学习收效差、应用不足问题的努力回应。
  ◆龙敏飞:“弱化英语”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块拼图
  “弱化英语”固然是一种理性回归,但也不可过于拔高。毕竟,高考改革的步伐,远不止英语这一环节。过分地关注“弱化英语”,很可能遮蔽了高考改革的真问题。在“弱化英语”之外,高考改革的拼图还有不少,如异地高考、高校去行政化、多元评价体系等。
  ◆曹林:英语去高考化恰恰是拯救英语学习
  不得不说,我们以高考为中心的英语教育很难说成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到小学、中学、大学,背了那么多单词,做了那么多道习题,听了那么多对话,考了那么高的分,过了高考考四级、六级,再考研考博考托福,很多人说的还是哑巴英语。而中国人对英语的逆反心态,不就是那些完形填空和背单词造成的吗?所以说,英语去高考化,恰恰是拯救英语,重新唤起人们对英语的兴趣,让人们以交流的需要和融入世界为动力去学习,而不是靠过四级、考高分的压力。
其他文献
9月15日 晴  “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是至高无上的。像北欧的一些小国,一个国家就有好几个人获此殊荣。仔细想想,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只有莫言获得了这个奖项,这很不正常。为了国家,我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要争取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北欧的小国瑞典居然有8人获奖!分别是:拉格洛夫、海顿斯坦姆、卡尔费尔德、拉格奎斯特、萨克斯、特朗斯特罗姆、约翰逊、马丁逊。我们中国这个大国却只有莫言一个获奖,这两国
10月5日 晴  拥有高科技的上海科技馆和风景秀丽的外滩,是我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在这个“十一”黄金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这两个地方,我感到特别开心。  这是10月5号,上午,我们先去上海科技馆。一进展厅,“哗哗哗”一阵阵流水声飘入我的耳朵,我仔细地听,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激情,时而忧愁,似乎是肖邦在弹着大自然的乐曲。我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座石林中,我随即想到了这是标准的喀斯特地貌,我突然感觉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