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认知能力与农民工城市创业回报r——事实与机制

来源 :人口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nb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创业环境和日趋密切的人际交往需求,创业者的非认知能力愈发受到市场的重视.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沿用“大五”人格指标构建非认知能力,采用三阶段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城市创业回报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对进城农民工的创业回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着收入分位点的提高,非认知能力的创业回报率逐步提升.不同市场条件下非认知能力的市场价值存在差异,来自非一线城市以及服务行业创业的农民工获得了相对更高的“能力溢价”.上述结论在同时考虑内生性及样本选择偏差后依旧稳健.进一步对非认知能力影响创业回报的三种潜在机制进行检验,证实了社会资本效应、教育边际效应以及配置结构效应的存在,非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强化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水平,提高其教育边际收益,扩大该群体进入机会型创业活动的概率,进而促进农民工城市创业回报的提升.
其他文献
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分样本估计比较了不同类型老年群体
心理健康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着重关注的部分.失独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关乎健康老龄化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基于广州、成都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