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题概括能力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括能力可以使学生通过文字材料的阅读,能够对已获取到的信息在探究其本质属性的同时进行整合,按照逻辑规律对材料主题进行获取,从而强化分析能力与认知思维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中完成学习任务。阅读作为学生必备的基础素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抽象思维意识的提升中,形成相应的主题概括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抓住文字材料重点,并归纳文章主题的同时,在学习效率的快速增强中,保证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使语文阅读教育的真正意义得以体现。
  关键词:学习任务;阅读课堂;抽象思维能力;主题概括能力
  引言
  阅读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文字材料整理,在阅读中把握中心思想,与作者进行情感共鸣的同时,在概括能力的应用中提高学习效果。所以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阅读意识的养成,而是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主观性的激发中,能够根据文字材料中传递的信息,有针对性的对文章主题进行概括,才能明确学习方向并提高阅读效果的同时,在抽象思维能力的应用中,保证阅读任务的快速完成。如何通过主题概括意识的锻炼,更好帮助学生快速增强阅读能力,是笔者主要研究的问题。
  1主题概括能力的培育意义
  1.1提升信息整合意识
  对于生活经验不足,且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讲,语文知识的学习往往可以帮助其在人文素养的提升,保证学习效果得到强化,并通过思维意识的延展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升。传统的语文课堂使教师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并要求学生用机械记忆的方式对古诗词语与基础知识进行背诵,在比较枯燥的学习环境中,使思维活跃的小学生严重抑制学习自觉性,也无法养成相应的语言学习能力,阻碍授课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主题概括能力的养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够通过信息的整合完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快速寻找文章主旨,并根据不同段落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探究积极性的抒发中对作者的表达情感进行体会。在这种比较重视学生自学意识与理解能力的语文课堂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成就感,也能在阅读能力的锻炼下,使其主题概括意识得到强化,从而在信息的整合中,既找到更好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也能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使阅读课堂的教育质量得到保证。
  1.2强化认知思維能力
  语文学科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和应用性,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在语言能力的强化中增强交际意识,既保证语言类学科的教育意义,又可以鼓励学生在良好认知思维能力的形成中,为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基础。主题概括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可以帮助学生阅读课文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展学习活动,并通过情感体验的激发,探索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保证认知思维能力在得到强化的同时,使语文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这样既可以改变传统的阅读课堂,忽略学生学习意识的锻炼,也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引导其在认知思维意识的调动中对课文信息进行获取,并根据知识迁移能力的应用对课文主题进行概括,使学生既有比较明确的阅读方向,又能根据阅读需要提升学习效果,避免在教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抑制个性发展,使整体的学习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不断提升中获得真正提升。
  2语文阅读课堂强化主题概括能力的途径
  2.1运用合作教育,激发思维活跃度
  教师进行《五彩池》的授课工作时,本节课需要学生熟读课文,对重点描写的词句进行分析,从而掌握作者写作方法的同时,可以学习风景写作的技巧。为了使学生主题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模式,请学生能够在集思广益中,对重点语句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并试着对作者中心思想进行提炼,在合作中进行对课文主题的概括。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与同学的帮助中,与作者的表达情感进行共情,并在思辨意识的快速发散中有效寻找概括课文主题的技巧。这样不仅为原本的教育工作注入新的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有趣的学习活动,快速强化学生学习意识,并通过教育工作的积极推进,达到快速增强分析能力以及主题概括能力的目的。
  2.2拓展授课形式,强化概括意识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本节课需要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能够对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解,从而体会父亲要求放生鲈鱼的行为意义,感受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钓鱼过程的纪录片,帮助学生在详细的观看下,能够更加直观了解到作者钓到鱼时的激动心情。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作为主人公,面对父亲要求放回鲈鱼的做法,你会怎么处理?”,鼓励学生在想象能力的创造中对课文主题进行概括。在这种强化学生概括意识的阅读课堂中,学生为了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就必须要更加深入的对文章结构脉络进行梳理,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准确抓住人物心情变化。在这种充满趣味性的阅读课堂中,教师不再以知识传递者的身份,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对知识的掌握,而是通过主题概括意识的培育,帮助学生在语言应用能力的灵活使用中,更好强化学习意识,从而提升阅读感悟并激发情感体验的同时,发挥阅读课堂的价值意义,助力语文课堂在强化学生学习意识与主题概括能力的同时,保证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主题概括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通过对授课内容的整合,寻找更符合小学生阅读需要的授课方法,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在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中,使阅读效果得到更好保障。教师需要对教育方向进行改变,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课堂的参与,在思维的调动中增强主题概括能力,才能更好把握课文中心思想,在文章结构的梳理中,与作者进行情感共情,希望情感体验在快速调动中,使阅读效率得到保证,从而增强阅读自信心的同时,保证教育工作在小学生的认真学习中得以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秀.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J].读与写,2017,14(2):63-76,79.
  [2]罗烈权.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J].语文课内外,2018,(6):240.
  [3]黄映清.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J].师道·教研,2018,(6):41.
  作者简介:杨永昂(1964.06-),男,山东肥城人,大专,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肥城市查庄矿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一个重点,小学低段作为写字教学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以后写字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立足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的汉字编排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汉字教学要求,论述了小学语文低段写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写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每节课必
期刊
摘要: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是当下教育工作的核心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解。本文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入手,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为初中信息課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策略  引言:  学生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我国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靶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如何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将就此展开探究,并且尝试提出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教育学科,具有高度抽象、逻辑思维严密、应
期刊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方式,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也味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一些多媒体的应用技巧,使英语教学变得活泼起来,让学生由怕学变为爱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契合点,让英语课堂流光溢彩。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英语;教育  一、
期刊
摘要:目前,微课已成为新型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手段,微课是利用更加直观的视频以及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具有生动形象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教学优势。而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却在实际教学中一直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标准,这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判断以及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弱,对远程授课的方式注意力不够集中,最终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微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将尝试将微课与合作学习进行融合,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质
期刊
摘要:伴随着课堂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愈来愈关注德育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中等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并不例外,必须始终坚持差异化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充分认识,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合理地做好课堂教学,推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此文主要是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的差异性地探究和解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差异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中职阶段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在推动中职物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的价值,尝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中职物理教学的基本现状,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物理;运用策略  一、当前中职物理教学的基本现状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物理应用能力不足  在
期刊
摘要:数学主要是通过数与形的研究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这个过程涉及许多数与形的转化问题。画图法能够借助图形将复杂的文字信息进行简化,使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以直观且形象的图形方式呈现出来,从而降低小学生的解题难度。因此,教师在讲解相关数学问题时,应适当地运用画图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期刊
摘要:课程教育的教学成效在近年来逐渐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对于中职学院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应用能力更是如此,结合教育培养的发展方向,教师则需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创设,以更为科学的推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据此,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主体充分发挥,促使其在自我探索实践中实现知识的有效渗透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法  引言:  在
期刊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难学、知识复杂,难以理解。自课程改革以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结合生活知识,开展生活化教学,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和定律,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支持,让学生快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基于生活化讲述了小学数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