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本核心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el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小学低年级的语文生本课堂也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这种课堂在极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一系列弊端,将课堂的主体转化到学生上来,符合教学研究领域的终极目标和核心任务。接下来本篇文章就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提供给业内有关人士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致力于为提高我国整体教学水平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本核心;课堂
  一、 明确学生主体,引导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主体性发挥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保证。但是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错误教学导向,许多学生们并不愿意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来,只是一味地依赖老师,机械化的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是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发展需求的。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对韵歌时,老师要经常传授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路和观点,而不是将知识生搬硬套给学生们,尽可能的激发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老师要在讲课过程当中以充分理解和消化的方式来让学生们掌握语文的真正内涵。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老师要在此方面多做一些教学改革尝试,正确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作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平台,由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自行解决,经过这样多次的反复练习,相信学生们便可以深挖其中的规律,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大大满足他们学习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所以只有老师深刻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基本的教学原则,经常鼓励学生们陈述自己的观点,大胆发言,营造一种宽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果。
  二、 倡导有效预习,主动获取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形成时期,因此,老师必须要在这个年龄阶段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倡导学生们进行有效的预习,这里给大家介绍的预习不仅仅是指课前的预习,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的预先学习。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们反馈的基本情况来制定符合实际的课件,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提前给学生们下发相关的任务并让其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在之前的阐述当中我们也提到了学生们的认知过程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所以教师要严格按照这些逻辑规律来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适当做出调整,这样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对于课堂上的预习工作,老师们主要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经过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使得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逐渐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且还可以使他们在讨论当中提高自身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简直是一箭双雕。这样一堂语文课程经过严密的安排之后,就会变得更加具有创造性,进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 设计有效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当前的语文生本课堂正处于一个从外延到内涵不断深化的阶段,而这种课堂模式最大的创新力就在于它是以有效的提问来注重对学生们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老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意识,改变以往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启用开放度更大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老师对学生们的提问,还要积极鼓励学生们对老师进行提问,在这样良性的互动之下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们对此模块知识的印象,不容易遗忘,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当然也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而所有这些都要求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效,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实际性作用。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多多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实际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在考虑到他们理解和消化能力的基础之上来进行问题的设置。另一方面,设置问题还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吸引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同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这种教学方法确实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以往的厌倦学习开始向主动学习转变,不再一味因循守旧。
  四、 学会分享表达,促进口语交际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之下,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们要学会书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个性化发展能力,这样才能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促进其全面化发展。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的综合学科,必然要求学生们要学会分享和表达。具体来讲,分享就是要向老师和学生们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對某一个问题的看法,这样才能够有助于老师了解他们的情况,及时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扬长避短,在最大程度上来提升自己。老师在教导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时,也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们更乐于接受。
  五、 结束语
  经过以上的阐述,相信大家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生本课堂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也对于相应的提高措施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都在探索更加高效的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方法,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缩小与其他优秀小学之间的教学差距,将学生们培养成更加独立的学习者,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顺群.设置前置性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4):177.
  [2] 刘志全.生本教育下低年级的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7):135.
  作者简介:吴晓东,一级教师,辽宁省本溪市,联丰小学欧洲城分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也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打好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设计;课堂教学  提问是初中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改提倡构建创新型课
摘 要:中学语文在学生学习生涯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当前应试教育形势下,如何将素质教育更多地融入到平时语文课教学中,是值得语文教师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应试教育形势下中学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影响,在从学生语言交流、表达以及辨识能力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中学语文;应试教育;语言交流;表达能力  中学语文教育是强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传输带和交换器的特殊功
摘 要:新课改提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灵动课堂,增强语文教育的活力。而构建灵动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生动有趣,让学生充满激情的学习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灵动课堂;路径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打造灵动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教育教学的目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
摘 要:当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低下。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时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互动交流课堂的形成、系统化训练体系的构建、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等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培养对策  谈到口语交际教学,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英语的口语交际。其实不然,汉语的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对于学生的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其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就需要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思考,积累素材,从而为真实性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真实性;艺术真实;积累素材;运用素材  在对初中生进行作文教学指导的时候,教师往往要求他们写出真情实感。这样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常常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内容,在这一教学阶段尝试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其关键目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必备课程内容,对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优秀作品,在日常积累中提升个人的作品鉴赏力与底蕴涵养,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教学人员发挥创新精神,运用多样性的课程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
摘 要:在新课改标准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着重培养,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以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要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变革,根据时代要求、迎合新课程标准探索有利于学生学习有效性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教学策略为主要课题,对其相关内容做出简要分析和着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