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里的翻转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现代信息技术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主导与主体的“翻转”,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手段的制高点。“翻转”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传输型”向“内化型”的转变。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略谈借助“翻转”模式,创设智慧校园的点滴体会。
  1.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师生课堂角色的“翻转”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让初中物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很多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情境呈现给学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彻底改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其次,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多物理现象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不能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的,而多媒体技术能模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加清晰地、详尽地描述知识。所以,从自主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是实现了师生课堂角色的“翻转”。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时,就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蚂蚁在树上爬行时的情景:一阵风吹来,蚂蚁立即被吹落了,风的强度逐渐增大时,蚂蚁就会停止爬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蚂蚁在光滑玻璃板上的爬行过程,要求学生利用力学原理来分析蚂蚁的受力情况,并解释这种现象。这样,学生改变了以往由教师讲解再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2.利用信息技术探究物理知识规律,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翻转”
  新课改十分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发现各种物理规律,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翻转”。例如,笔者在教学“万有引力定律”时,就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课件。课件中把牛顿的思维想象力情境模拟出来:当牛顿在树下发现苹果落地,就产生疑问:“熟透的苹果为什么落到地面而不是飞到空中?”假如苹果树的高度达到了月球那样高,苹果还会落到地面吗?为什么在地面上平抛任何一种物体,最后它们都要落到地面上?模拟这样的情境,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物理规律。传统的教学中,只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这样的情境模拟,让学生感受到牛顿思维的非凡想象力,这就在学生认知中引发了冲突。正是这种冲突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激活了探究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教学情境,实现实验教学模式的“翻转”
  我们知道,物理实验通常会受到器材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翻转”,因为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功能可以完成在常规情况下教师难以开展的实验,这样,既可以弥补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也让难以开展的实验有效进行,真正实现了实验教学模式的“翻转”。例如,在学习“分子”“磁场”“电压”等概念时,利用信息技术后并没有因为这些抽象的知识而影响实验的开展。如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分子”,通过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从而模拟出分子运动的过程。我们常见的气体,其扩散的过程比较快,仅凭教师的讲解无法描述其物理现象。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展现教材中的“量杯中装一半清水,在水下注入硫酸铜溶液”实验。这样,原来需要几十个小时后才能看到的物理现象很快就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模拟实验,不仅实现了实验教学模式的“翻转”,而且实验过程也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认识其中现象,掌握其中的原理,不需要教师通过反复讲解才能完成。
  4.利用信息技术揭示知识形成过程,实现师生互动方式的“翻转”
  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物理现象与规律。信息技术的优势就是能把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形式来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深入揭示物理规律,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实行互动。这是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互动方式的“翻转”。例如,在学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时,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从模拟的水流声中让学生感受到水流在流淌时所产生的能量,正是这种能量带动水轮的转动,才发出电来为人类服务。这样,不仅揭示了能量的转化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水资源的利用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在计算机模拟中揭示了能量转化原理。这样,课本中的“怎样利用水资源、怎样节约水资源”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来解决。师生通过对模拟过程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实现了互动方式的“翻转”。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的,从而受到学生的喜爱。
  总之,智慧校园离不开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智慧化校园的必然趋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彻底改变了教学模式,即由教师单一地“教”变为学生自主地“学”,为智慧校园的生成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21世纪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珍贵的遗产”教学设计中,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灵活多样地学习英语,激发兴趣,体验过程,掌握方法,感受作品,表现作品,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创新,学习合作,陶冶情操,以提高学生综合英语素质。  关键词:教学分析;教法;学法;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18  一、信息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1.充分利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国际第一通用语言,不仅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母语,更是其官方语言,英语在世界大潮中日益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许多国家进行教学改革,把英语学科加入考试大纲中,我国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本文主要探索了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8  一、 情境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一、背景介绍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会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叫作百分号)来表示。  在苏教版教材中,将“百分数的意义”安排在六年级。教材采用对学校篮球队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想办法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  二、教学分析  针对“百分数意义”一课的“引入”部分,我初步采用如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1.创建情境,深化知识感知  很多教师一提到教学创新,便将目光立刻集中到了对某个具体教学环节的操作上,这是不够全面的。想要实现全面性的教学模式创新,首先要从整体教学方式上进行思考。与知识内容相契合的课堂氛围营造,往往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本次知识学习当中,让学习活动变得主动,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知识学习效率。  例如,在开始数列内容的教学之前,我先给学生们讲述了一
期刊
摘 要:党中央高度重视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想行为特点,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目的,从而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课;学生特点;教学方法  中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具有知识、技术、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宽专多能”式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如何培养新时代社会所需人才,企业实岗锻炼也许是最优方案,但是这种方案对于就业学生多、实习岗位少的会计类专业来说,可操作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应运而生,其设计出发点是把企业搬进校园,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就是一个让多专业学生在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最终使学生在进入企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后通过训练内化知识的模式。本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个性化学习理念深度融合,通过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应用实践,表明两者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5  当今,自
期刊
摘 要:科技馆作为重要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其通过自身的独特性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通过对常设展品计时工具——日晷及水运仪象台的介绍,初探了古代计时工具的构造及功能,同时以期为了解科技馆的展示方式和教育形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馆;教育;计时工具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2-17  一、科技馆教育特点  科技馆教育具有系统化、连贯性
期刊
摘 要:给孩子适宜的爱,教师就必须要顺应孩子的天性,用理解包容的心去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不正确的行为,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在教师爱的滋润下,幸福成长。本文将从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具体措施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对适宜的爱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适宜的爱;理解;包容;接纳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29  一、案例描述  在一次大带小的区域联动中,学生
期刊
摘 要:实现“中国梦”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优秀青年群体,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而且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和骨干群体。着力提升青年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对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愿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高校党建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角度出发,阐述了提升党员素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党员;学生自治;高校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