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7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师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严重失落,近年来,随着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课程中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各地每年中考试题中也逐年加大了数学应用类试题的考查力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重视数学应用,将标志着我们的数学教育进一步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当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例如, 在方程的教学中,可对学生介绍储蓄、保险等知识。在学习不等式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解决有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物价的上涨与下跌等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其中的“关于代数的故事”“有关几何的一些历史”“关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方程组”“中国古代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研究”等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巧用材料”“完美的正方形”“黄金分割”“求平均数”等内容起着对课本知识引深拓广、消化应用等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素材。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可以使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效率。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例如:绝对值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新课导入时,设计在车站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数学的发展规律是来源于实践,又最终服务于实践。如学习黄金分割后应该让学生知道0.618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古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由于高和宽的比是0.618成了举世闻名的完美之作;画人像时腿长与身高的比是0.618的人体最美;二胡的“千金”分弦的比为0.618时奏出的音调最和谐;华罗庚的“优选法”也采用了0.618等等。
  数学以实践为源头,又以实践为终结,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的趋势使得“大众数学”的口号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不是符号游戏,而是现实世界中人类经验的总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为已作好了数学准备的人提供的。这里所说的“已作好了数学准备”决不仅指懂得了数学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数学思考,学会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因此我们要要尽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味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时,要做到根据教学内容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愉快地学习。
  数学并非仅仅是一堆死板的知识,它更是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应把学数学作为一种过程。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中小学开设图书馆课程和阅读指导课程,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把图书资源融入到课程资源中去.使读书活动与新课程相结合。与此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优秀图书,从专题入
【摘 要】校园文学具有一切文学的共性,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在初中学习建设校园文化,开拓语文教育新天地,并发挥语文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初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情商智慧、创新精神和想象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校园文化 活动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其内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近年来,优化育人环境,打造人文校园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
【摘 要】高中生语文学习水平已经接近成熟,为此,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本文重在分析诗意教学、画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诗意教学 画意阅读 语文教学  语文是学生从小就开始积累学习的科目,因此,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语文水平已经接近成熟,在字词的积累、文章信息的理解、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