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BPH患者夜尿症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对伴有夜尿症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夜尿症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BPH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69.7±7.9)岁。伴糖尿病20例,高血压病40例。前列腺体积(64.4±41.2)ml,体质指数(24.3±2.7)kg/m2。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0.5±5.5)分,夜尿次数(IPSS问题7)(4.4±1.9)次,无干扰睡眠时间(hours of undisturbed sleep,HUS)(1.7±1.0)h(其中HUS<3 h者110例),夜尿症生活质量评分(N-QOL)(24.9±6.3)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4±0.9)分。111例完善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6.4±3.1)ml/s,最大膀胱容量(318.5±83.6)ml,残余尿量(153.9±158.9)ml,最大逼尿肌压力(78.4±35.5)cmH2O(1 cmH2O=0.098 kPa),其中逼尿肌肌力下降27例,膀胱过度活动症18例,膀胱有效容量下降9例,膀胱出口梗阻60例。42例术前有效膀胱容量<200 ml,其中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33例,夜尿次数(4.5±1.9)次;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9例,夜尿次数(4.7±1.7)次。122例均行TURP治疗。记录术后IPSS、夜尿次数(IPSS评分问题7)、HUS、NQOL、QOL变化情况。比较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和>200 ml组术后夜尿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122例术后随访3~20个月。术后IPSS(4.9±4.2)分,夜尿次数(1.9±1.2)次,HUS(3.4±1.3)h(其中91例HUS≥3 h,缓解率达82.7%),N-QOL(37.3±6.7)分,QOL(0.8±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夜尿次数较术前改善≥50%。术后夜尿≥2次68例,<2次54例,两组术前IPSS总分[(21.8±5.3)分与(19.2±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膀胱容量≤200ml组术后夜尿次数(3.4±1.5)次,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2),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术后夜尿次数(1.9±1.1)次,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TURP可以显著延长伴有夜尿症的BPH患者的HUS,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TURP可减少部分BPH患者夜尿次数,术前IPSS总分高以及最大膀胱容量≤200 ml是伴有夜尿症BPH患者术后夜尿症状无改善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2019年12月武汉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并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更好地增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结合本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特点及疫区防控措施和经验,起草了泌尿外科诊疗工作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建议,以供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参考。
目的分析8例膀胱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8例膀胱肾源性腺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5(33~71)岁。临床表现为血尿7例,尿路刺激征6例,无明显症状1例。合并疾病:7例膀胱炎,3例尿石症,2例膀胱癌,1例侵袭性结肠肠系膜纤维瘤,1例无其他合并疾病。5例有泌尿系手术史。5例发生于侧
目的探讨肾肿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后肾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NSS治疗的115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5例,女40例。年龄(49.50±12.94)岁;体质指数(24.59±3.59)kg/m2;肿瘤最大径(3.66±1.32)cm;R.E.N.A.L.评分(6.43±1.60)分。术前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48.22±11.
尿控是泌尿外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我国尿控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近40年来,在全国泌尿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尿控领域在尿动力学、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泌尿学、功能泌尿学、盆底功能障碍等领域有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一直伴随着中国尿控事业的发展,正值她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以检索到的杂志发表论文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间叶组织肿瘤,好发于全身各部位,但输尿管少见。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本文报告1例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全麻下接受输尿管节段性切除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疗效良好。
本文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精索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本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行根治性左侧睾丸切除术+左侧精索高位结扎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精索平滑肌肉瘤。本病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术后放疗可减少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
节段性睾丸梗死发病率极低,通常表现为睾丸急性疼痛,需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鉴别,只有少数病例报告。本文报道2例,例1患者13岁,因右睾丸肿大、疼痛3 d,伴呕吐1次于2017年5月5日入院,行右侧阴囊探查+睾丸固定术,术后诊断为右侧睾丸局部梗死。术后第5日睾丸疼痛症状消失出院。术后1年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例2患者26岁,2018年3月15日因左睾丸肿痛6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4例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男26例,女18例。年龄(55.9±13.7)岁。44例共47个占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回声、边界、彩色血流情况,做出常规超声诊断。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物增强时相、增强水平、增强模式、是否有环状增强,
髓外浆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以外组织的局限性浆细胞肿瘤,发生于附睾十分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右附睾髓外浆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旨在提高泌尿外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目的建立预测前列腺癌术后切缘阳性结果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相应的验证,为预测术后切缘阳性的风险提供依据。方法纳入PC-follow数据库中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2018年收治的2 21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67.3(33~88)岁。PSA(45.2± 18.9)ng/ml。前列腺穿刺活检针数6~32针,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