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供给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探研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wu8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有效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落实新课改课堂教学目标,仍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积极探究的问题。文章主要探讨有效实现课堂供给侧优化,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具体可行性教学措施。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堂效率;供给侧;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0-0087-01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早已是老生常谈的教学探究课题之一。但是如何有效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落实新课改课堂教学目标,仍旧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摸索、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而课堂供给侧优化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革。
  一、课堂供给侧及优化途径
  生物课堂供给侧优化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革新,科学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高质量的、有教育意义的知识指导教学,给予课堂教学活动更多的生机活力,以此达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供给侧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提供课堂知识教学活动。有供给必定存在对应的需求,课堂供给侧所对应的就是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不能脱离学生学习需求,同时也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优化课堂供给侧的可行途径,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纯粹的理论讲解。在给学生系统讲解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等生物细胞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必须结合图片等具象的教材加深学生对细胞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显微镜独立观察树叶细胞,创新生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对细胞產生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力和显微镜的应用技能,增加有效教学指导的供给。
  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应侧重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生物课堂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偏重教师课堂讲解部分,过分追求生物知识讲解的详细化。这样容易导致教师兢兢业业地讲课、学生知识吸收效率低的教学尴尬处境,从而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激情和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应侧重于有效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免疫”一课的课件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时,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中直接为学生讲解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不同作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区别,不应该直接跟学生讲授免疫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因为纯粹的知识讲解不仅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每个知识点,而且容易使学生在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产生混淆,加大后期自学的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创设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指导方法,将生物教材中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我们现在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甲同学是皮肤和各种黏膜,乙同学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丙同学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请问: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代表哪一道防线?甲、乙、丙的各种武器和特有技能是什么?”教师在生物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能够加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同时,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结合适当的教学指导和知识提问,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应侧重于有效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生物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生物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教师应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改革,既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学科的实际应用领域和对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又能引导学生在对生物知识的探索中收获不一样的认知,提高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提供食物变质引发的身体不适等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中有关微生物的知识进行讨论。比如,食物变质大都是由什么生物因素引起的、微生物生产和繁殖的条件、微生物对身体健康的利弊影响,等等。因此,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生物知识的强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畅所欲言、踊跃发言的课堂学习热情,同时对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和对生物知识实际运用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是实现构建生物高效学习课堂的可行性教学途径。
  四、结束语
  教师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不仅是自身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更是教师素养的驱动。课堂教学是为师者的修行,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可以促进学生生物知识水平的综合发展。因而,在生物教学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探索供给侧优化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师课堂教学活动遵循学生主体性和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李一.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01).
  [2]肖安庆.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10).
  [3]丁文奎.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应利用有效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深入浅出,加强对数学教材进行研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56-01  由于数学内容逻辑性和复杂性比较强,与学生想象
摘 要:在学习中,学习错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但只要将这些错误资源做到巧妙利用,错题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文章以小学数学为例,从错题录入、错题分类、错题共享三方面阐述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进行有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自主管理;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59-01  美国教育学家杜
摘 要:结合当前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状况,对初中生物课堂小结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解读,提出了运用图表、运用口诀、运用多媒体、运用鼓励性语言等方式进行生物课堂小结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小结;图表;口诀;多媒体;鼓励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75-01  课堂小结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它是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对
摘 要:地理学科承担着培养时代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搜集合适的教学资源,合理安排丰富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快、气氛活跃的教学氛围,使课堂高效而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地理;愉快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1-0073-01  地
摘 要:释放眼,成就缤纷色彩;释放手,创造斑斓美景;释放脑,放飞发散思维;释放口,倾诉美好世界;释放空间,沐浴阳光;释放时间,享受童年。实现学生全方位解放,让孩子们快乐、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幼儿;自由;解放;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75-01  陶行知先生说过:“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的评价语言,在评价方法上创新求变,以不断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语文教师的评价应具有艺术性,应合理恰当、委婉真诚、积极温暖、公平公正、巧妙机智、风趣幽默。  关键词:评价方法;艺术性;语文教学;激励;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91-0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
摘 要: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素质,口语交际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借助朗读“说”得有感情、利用插图“说”得有条理、撷取素材“说”得较完整三个方面,研究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材;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47-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口语交
摘 要:对学生的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评价学生方面,存在诸如评价方式单一、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即时评价、作业评价、期末评价三角度重新认识评价的作用和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促进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教师;评价;影响;成才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
近年来随着健康新概念的传播,中药熏蒸以其特有的方式确有的保健与治疗效果及无损伤的特点正日益成为自然疗法的宠儿。中药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中药雾化透皮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