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以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的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破坏和肠黏膜免疫异常等密切相关.总结目前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对今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有所裨益.
【机 构】
: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中药评价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119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以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的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破坏和肠黏膜免疫异常等密切相关.总结目前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对今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肿瘤临床治疗手段日新月异,除临床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外,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也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疗效,成为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最近对肿瘤突变抗原的深入研究,一些关键性肿瘤驱动突变抗原以及靶向这些抗原的T细胞得以发现.同时,这些肿瘤驱动突变抗原特异性T细胞高效诱导了抗肿瘤应答,提示了以T细胞-肿瘤驱动突变抗原识别为基础的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肿瘤免疫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巨大潜力.对近年肿瘤驱动突
T细胞作为机体适应性免疫的主力军,可以攻击病原体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在维持机体稳态中发挥作用.其表面存在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能够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呈递的抗原多肽,并将抗原结合信号转换为胞内酪氨酸磷酸化信号,引发下游信号通路来激活T细胞.在临床上,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TCR-T)疗法有望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突破.简要阐述T
免疫治疗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抗体、肿瘤疫苗、免疫调节剂、过继细胞治疗等显著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部分晚期肿瘤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T细胞受体基因工程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TCR-T)治疗是将识别肿瘤抗原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导入到患者的外周T细胞中,制备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T细胞,然后将这些基因工程T细胞回输患者的治疗方法.该疗法采用天然的TCR信号,具有更高的治疗潜力和更低的
利用靶向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抗原的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进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可有效清除肿瘤且无明显副作用,实现令人欣喜的治疗效果.但该治疗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筛选肿瘤特异性抗原及其对应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极具挑战性.综述TCR-T临床试验项目研究进展,总结神经网络计算机学习在辅助发现潜在抗原和候选TCR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介绍近年来基于多学科综合搭建的针对肿瘤特异性抗原及其对应TCR的
慢性肾病(CKD)常伴随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CKD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发现和监测肾功能是预防CKD发生和发展的关键.传统的肾功能生物标志物检测在早期CKD中灵敏度较低,因此迫切需要高灵敏性的诊断方法.脂质组学是研究脂质紊乱的代谢组学分支,自2003年提出以来,逐渐成为CKD早期诊断和监测的有效手段.综述近年来脂质组学在CKD及相关慢性肾损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涉及的脂质紊乱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