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中药影响淋病奈瑟菌粘附的体外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36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8种不同单味中药分别预处理人尿道上皮细胞(UEC),淋病奈瑟菌(NG)以及尿道上皮细胞一淋病奈瑟菌(UEC-NG).观察中药对NG粘附UEC的影响情况.光镜下见草麻等5种中药处理的UEC表面粘附的NG数址明显减少,与白术等3种中药及无药对照相比均有差异.扫描电镜发现,UEC经草麻等中药预处理后,细胞表面光滑、细胞壁无皱缩及破损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草?、制大黄等中药可有改善宿主机体对NG的非特异性抗感染因素、抑制NG对UEC的粘附及避免细菌耐药发生等作用.本实验为筛选临床治疗淋病的中药提供了一种方法.

其他文献
我们从1990年12月至199I年12月用东北制药总厂生产的环丙沙星(Ciproflaxscia)片单剂量治疗无合并症淋病11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我们为了探讨IgA在银屑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观察了20例银屑病皮损中IgA及分泌小体(secretory component,SC)的改变,及其血清IgA含量的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我们在1991年5月-1992年6月应用McCoy细胞培养法对本院性病门诊439例NGU患者作了沙眼衣原体(CT)培养,并对其中部分息者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作了CT及其它病原菌检测定,现总结如下.

我们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组合培养皿培养人体皮肤细胞技术.
期刊
患者女,15岁,出生时发现而部及全身多发黑素痣,大小不等.随着年龄增长.痣的颜色加深,面积增大.
期刊
最近我们治疗了一例天疱疮患者,经临床、治疗经过、病理及免疫病理确诊为苯妥英钠引起的红斑性天癌疮,现报道如下.
我们在十余年的临床观察中,用煤焦油加中药制成复方酊剂治疗白癜风患者数千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372例总结如下.
我们对35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白介素2受体(IL-2R)和转铁蛋白受体(TfR)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一、病例和方法(一)对象:银屑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2~55岁,平均26.54岁,病程1月至20年,平均5.49年;寻常型22例,脓疤型5例,关节型3例,红皮病型5例。进行期26例,静止期9例。正常对照组为39例本院健康献血员,男28例,女11例;年龄18~47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