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
避免应用过量的镇静、解痉剂,及时应用宫缩剂,如:缩宫素,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脑垂体后叶素等,辅助用药(加强缩宫素的活性)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推荐脑垂体后叶素-脑垂体后叶素是从动物的脑垂体提取的成分,含有缩宫素和加压素,小剂量可增强子宫的收缩,大剂量能引起强直性宫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压迫而起止血作用。而且脑垂体后叶素中含血管加压素对血管的平滑肌产生收缩作用,能起到较好的止血作用。脑垂体后叶素的半衰期20分钟左右,稀释后子宫肌壁多点注射,可引起良好的子宫收缩。血管加压素可使血管痉挛,减少注射部位附近的血流使血液凝固。局部使用血管加压素可对剖宫产术中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有效。脑垂体后叶素适用于多数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以及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预防用药。
用法与用量:①肌注:每次6~12U,用生理盐水10~20ml稀释。可子宫肌壁、黏膜下注射,阴道分娩者经宫颈注射。②静脉注射:5%葡萄糖20ml+垂体后叶素12U缓慢静推。正确稀释非常重要,禁止原液注射到血管内。③静滴:5%葡萄糖500ml+垂体后叶素12U,靜滴。
用药注意事项:①禁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各种心脏病等。②用药后出现面色苍白、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等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③垂体后叶素对子宫颈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还有升压作用,不宜用于引产或催产。④垂体后叶素为动物脑垂体后叶提取物,含有微量的异性蛋白,有过敏反应史禁用。
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处理
胎盘残留,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是产后出血常见原因,考虑胎盘残留及时行清宫术,考虑胎盘粘连可行手剥胎盘,考虑胎盘植入而且出血多及时开腹手术,胎盘完全没剥,出血不多时可把胎盘暂留在宫腔内,注意感染密切观察,如果胎盘植入明确,但患者强烈要求保子宫者可保留胎盘在宫腔内,应用MTX治疗后可行刮宫术刮出,但足月应用MTX增加感染,故建议不用MTX,留置胎盘在宫腔4~5个月可自行吸收,但要密切观察,注意感染及与患者的沟通,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或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软产道损伤的处理
宫颈裂伤较重出血不反要给予缝合,而且产道血肿不管何时发现,都应及时切开排出血块,缝合止血不留死腔,也可放置橡皮引流条,缝合方法可用“棒球缝合法”既从伤口里面最底层进针从阴道面出针,可预防穿透直肠也不留死腔,如血肿已向上发展至腹膜下、阔韧带,则需开腹手术治疗。
凝血功能异常的处理
检查相关化验,并及时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等,必要时转上级医院。
产后出血的手术治疗
双手压迫法:一手伸入阴道握拳置阴道前穹隆托起子宫,另一手于腹部压迫子宫体,此方法简洁有效。
宫腔填塞纱条:将特制大纱条填塞宫腔压迫止血,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宫,术者由宫底由内向外、纱条紧填于宫腔不留空隙避免造成隐性大出血。
宫腔放水囊(内科三腔气囊,避孕套等),灌水量因人而定填满宫腔压迫止血为止,宫缩好转后可逐步取除。
缝扎子宫动脉上、下支及卵巢-子宫血管支或髂内动脉(难度及风险大,不宜常规用)。
剖宫产术中缝合子宫肌层治疗产后出血,常规处理方法是在宫腔内进行缝合,宫腔底部,子宫下段则无法进行宫腔内缝合,可采用经子宫浆膜层进针,缝合子宫浆膜层和肌层,可阻断肌层的血管达到止血目的,在出血对应处的子宫浆膜层和肌层缝合,止血效果明显,尤其在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时,效果更为理想。
剖宫产术中前壁前置胎盘及中央型前置胎盘,在切开子宫之前,用橡胶止血带扎住子宫下段后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迅速娩出胎儿就不影响新生儿结局,但却能大幅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的关键在于扎止血带后快速娩出胎儿,娩出胎儿的时间以控制在1分钟内为宜,须将止血带绕过子宫后方,拉紧后用血管钳夹住,勿需打结,操作必须熟练。胎儿娩出后胎盘剥离面活跃出血,可下推膀胱,可在子宫更低的部位扎止血带,并行平行于切口的“U”字缝合,打结在子宫浆膜层。
经阴道宫颈缝合治疗子宫下段产后出血,前置胎盘或子宫下段宫缩乏力时子宫下段出血较多且难以缝扎止血,可行经阴道宫颈缝合术,止血效果好,不担心损伤膀胱或输尿管,经阴道靠近穹窿横行间断缝合宫颈(1~2点进、10~11点出、10~11点进、7~8点出、7~8点进、4~5点出、4~5点进1~2点出,共间断缝扎4针),术中采用间断缝合技术,不穿过宫颈黏膜,所以不会导致宫颈管狭窄,不影响宫腔血液的排出,所用逢线为可吸收线,术后无需拆线。
子宫环行捆扎术:对剖宫产术中子宫体部收缩乏力可考虑施行子宫体部环行捆扎术,在输卵管下方用可吸收线穿过阔韧带无血管区,经过子宫后面,再穿过对侧阔韧带在子宫体部前面行捆扎术。在第一道结扎线下方2cm同法行第二道捆扎,注意不要扎住卵巢,可将子宫动脉上行支完全结扎,并捆扎了子宫肌层内的血管,止血彻底,有宫腔感染者禁用此法,因可致引流不畅。
B-Lynch缝合法有多种改良B-Lynch缝合法,较简单的一种是子宫切口下方,从子宫后壁进针,子宫前壁出针,在子宫底部打结,左右各一针,较简单实用。
晚期产后出血
阴道分娩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行抗感染、诊刮、刮出物送检病理。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避免诊断刮宫、保守治疗成效及少,转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等。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
建立2~3条静脉通道,安置尿管,快速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原则:先晶体后胶体、快速补充失血量的2倍液体。及时输血,补充失血量的1/3~2/3,输全血量:液体量=1:3,每输全血3000ml,补充1g钙,纠正酸中毒。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严密观察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及会阴切开的指证。胎肩娩出后立即应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出血量达200ml以上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高度重视产后2小时观察。特别警惕识别失血性休克的征象,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合理应用药物及手术方法积极处理产后出血,但效果不佳却出血量多于3000ml并血源无保障时应行急诊子宫切除。
避免应用过量的镇静、解痉剂,及时应用宫缩剂,如:缩宫素,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脑垂体后叶素等,辅助用药(加强缩宫素的活性)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推荐脑垂体后叶素-脑垂体后叶素是从动物的脑垂体提取的成分,含有缩宫素和加压素,小剂量可增强子宫的收缩,大剂量能引起强直性宫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压迫而起止血作用。而且脑垂体后叶素中含血管加压素对血管的平滑肌产生收缩作用,能起到较好的止血作用。脑垂体后叶素的半衰期20分钟左右,稀释后子宫肌壁多点注射,可引起良好的子宫收缩。血管加压素可使血管痉挛,减少注射部位附近的血流使血液凝固。局部使用血管加压素可对剖宫产术中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有效。脑垂体后叶素适用于多数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以及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预防用药。
用法与用量:①肌注:每次6~12U,用生理盐水10~20ml稀释。可子宫肌壁、黏膜下注射,阴道分娩者经宫颈注射。②静脉注射:5%葡萄糖20ml+垂体后叶素12U缓慢静推。正确稀释非常重要,禁止原液注射到血管内。③静滴:5%葡萄糖500ml+垂体后叶素12U,靜滴。
用药注意事项:①禁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各种心脏病等。②用药后出现面色苍白、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等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③垂体后叶素对子宫颈有强烈的兴奋作用,还有升压作用,不宜用于引产或催产。④垂体后叶素为动物脑垂体后叶提取物,含有微量的异性蛋白,有过敏反应史禁用。
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处理
胎盘残留,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是产后出血常见原因,考虑胎盘残留及时行清宫术,考虑胎盘粘连可行手剥胎盘,考虑胎盘植入而且出血多及时开腹手术,胎盘完全没剥,出血不多时可把胎盘暂留在宫腔内,注意感染密切观察,如果胎盘植入明确,但患者强烈要求保子宫者可保留胎盘在宫腔内,应用MTX治疗后可行刮宫术刮出,但足月应用MTX增加感染,故建议不用MTX,留置胎盘在宫腔4~5个月可自行吸收,但要密切观察,注意感染及与患者的沟通,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或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软产道损伤的处理
宫颈裂伤较重出血不反要给予缝合,而且产道血肿不管何时发现,都应及时切开排出血块,缝合止血不留死腔,也可放置橡皮引流条,缝合方法可用“棒球缝合法”既从伤口里面最底层进针从阴道面出针,可预防穿透直肠也不留死腔,如血肿已向上发展至腹膜下、阔韧带,则需开腹手术治疗。
凝血功能异常的处理
检查相关化验,并及时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等,必要时转上级医院。
产后出血的手术治疗
双手压迫法:一手伸入阴道握拳置阴道前穹隆托起子宫,另一手于腹部压迫子宫体,此方法简洁有效。
宫腔填塞纱条:将特制大纱条填塞宫腔压迫止血,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宫,术者由宫底由内向外、纱条紧填于宫腔不留空隙避免造成隐性大出血。
宫腔放水囊(内科三腔气囊,避孕套等),灌水量因人而定填满宫腔压迫止血为止,宫缩好转后可逐步取除。
缝扎子宫动脉上、下支及卵巢-子宫血管支或髂内动脉(难度及风险大,不宜常规用)。
剖宫产术中缝合子宫肌层治疗产后出血,常规处理方法是在宫腔内进行缝合,宫腔底部,子宫下段则无法进行宫腔内缝合,可采用经子宫浆膜层进针,缝合子宫浆膜层和肌层,可阻断肌层的血管达到止血目的,在出血对应处的子宫浆膜层和肌层缝合,止血效果明显,尤其在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时,效果更为理想。
剖宫产术中前壁前置胎盘及中央型前置胎盘,在切开子宫之前,用橡胶止血带扎住子宫下段后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迅速娩出胎儿就不影响新生儿结局,但却能大幅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的关键在于扎止血带后快速娩出胎儿,娩出胎儿的时间以控制在1分钟内为宜,须将止血带绕过子宫后方,拉紧后用血管钳夹住,勿需打结,操作必须熟练。胎儿娩出后胎盘剥离面活跃出血,可下推膀胱,可在子宫更低的部位扎止血带,并行平行于切口的“U”字缝合,打结在子宫浆膜层。
经阴道宫颈缝合治疗子宫下段产后出血,前置胎盘或子宫下段宫缩乏力时子宫下段出血较多且难以缝扎止血,可行经阴道宫颈缝合术,止血效果好,不担心损伤膀胱或输尿管,经阴道靠近穹窿横行间断缝合宫颈(1~2点进、10~11点出、10~11点进、7~8点出、7~8点进、4~5点出、4~5点进1~2点出,共间断缝扎4针),术中采用间断缝合技术,不穿过宫颈黏膜,所以不会导致宫颈管狭窄,不影响宫腔血液的排出,所用逢线为可吸收线,术后无需拆线。
子宫环行捆扎术:对剖宫产术中子宫体部收缩乏力可考虑施行子宫体部环行捆扎术,在输卵管下方用可吸收线穿过阔韧带无血管区,经过子宫后面,再穿过对侧阔韧带在子宫体部前面行捆扎术。在第一道结扎线下方2cm同法行第二道捆扎,注意不要扎住卵巢,可将子宫动脉上行支完全结扎,并捆扎了子宫肌层内的血管,止血彻底,有宫腔感染者禁用此法,因可致引流不畅。
B-Lynch缝合法有多种改良B-Lynch缝合法,较简单的一种是子宫切口下方,从子宫后壁进针,子宫前壁出针,在子宫底部打结,左右各一针,较简单实用。
晚期产后出血
阴道分娩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行抗感染、诊刮、刮出物送检病理。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避免诊断刮宫、保守治疗成效及少,转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等。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
建立2~3条静脉通道,安置尿管,快速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原则:先晶体后胶体、快速补充失血量的2倍液体。及时输血,补充失血量的1/3~2/3,输全血量:液体量=1:3,每输全血3000ml,补充1g钙,纠正酸中毒。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严密观察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及会阴切开的指证。胎肩娩出后立即应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出血量达200ml以上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高度重视产后2小时观察。特别警惕识别失血性休克的征象,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合理应用药物及手术方法积极处理产后出血,但效果不佳却出血量多于3000ml并血源无保障时应行急诊子宫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