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显精巧,笔触蕴诗意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6432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原题】
  四季,色彩斑斓。草长莺飞的春,阳光绚烂的夏,天高云淡的秋,雪花纷飞的冬,给你遐想,让你向往。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童年,活泼快乐的少年,追求独立的青年……每一个“季节”都是风景,每一个“季节”都令人回味。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图】
  开头:五月之景的细腻描摹
  中间:由景及人的联想感触
  结尾:五月之景的整体感悟
  【作文呈现】
  五月小札
  湖北省仙桃一中海天文学社 胡佳妮
  五月渐渐清晰。(劈头一个“清晰”,点出了暮春时节大自然的盎然春意,总领下文)
  枝叶弥散,薄绿色的树林接连成片。尽管已入暮春,但枝頭仍有朦胧春意辗转。绿枝缠绿枝,青叶盖青叶,穿越层层叠叠的柔嫩,大地洇开一地青灰色的碎影。
  一步之外,暖阳明媚。闭眼时,暗香浮动的风与云彩一同流溢而过。
  五月里,海棠凋尽,春光却依然流淌。这美好春光,沿着砖瓦石缝,寸寸攀附青墙。(先写植物。作者抓住绿色植物、光影流云来写,凸显了五月里春光依然美好)
  一只只白粉蝶栖在墙头,它们正屏息凝气,等一阵恰到好处的风悄然抚过,它们便会凭借风力,掀起蝶翼,在柔软成蜜的阳光中招摇而下,落进午后困倦的兰花丛里;旋又飞离这一片香巢,抖抖翅尖,翩然乘风而去——在阳光下飞向水晶一般的静谧湖面。(后写动物。作者着意描写了蝴蝶在植物间嬉戏,又翩然而飞的情形,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写动植物转到对春风与湖水这些无生命物质的描写)
  春风对这湖水该有几多偏袒几多柔情?它掠起了柳丝也不忍掠动湖水。只有当枝头的碧叶没入水中时,才惊开浅浅涟漪。
  湖水太安静了,像一位对镜绾发的少女,眉目低垂,长睫下明眸善睐,顾盼流转。你一看便会明白湖水静谧的原因——对那双风情万种的眼睛来说,任何言语都是多余。(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对一湖春水作了细腻、生动、传神的描写,将春天写得满含生机)
  如若可以,我也想将生命浸入这温润明澈的湖水中,一享这岁月踪影难辨、灵魂亦被分层的生活——过轻的那部分卷入暗波,悄然消散;过重的那部分沉淀湖底,融入青泥。
  故而,我常常会静默着透过水幕,看玉兰树上的白鸟一只只飞走,看云层上的羽毛纷纷凋落。仿佛身处迷离而又安宁的梦境之中,心满意足地荒度整整一个下午。(这里重在写观景和观景感受,突显“我”对暮春之景——尤其是对午后湖景的迷恋,“荒度”一词韵味十足,颇耐寻味)
  日暮西沉,暖光初褪,落日余晖开始悄然消散时,晚霞又染红了半边天际,霞光的绒絮在整个西天镀上一层薄薄的金红,被春风焐热了似的就快要燃烧起来,纷纷扬扬,仿佛是被赋予了生命。
  黄昏时分的云絮,难道是恋乡的故人不忍别离,悄悄地乘了和风归来了吗?
  于昼夜交替之时无声无息飘落故土,期望回旧人身旁。可哪怕真的能够再次相遇,也只能斟酌揣摩一番昔日的眉眼,至于指尖灼烫轻柔,却该放下了。
  哪怕心生狂喜,哪怕热泪夺眶,也只能缄口不言,将喷薄欲出的眷恋与情思一并沉入寂寂春光,唯留过眼翩跹,转瞬烟消云散。
  即知身作梦中客,却也一晌贪欢。(再由物及人。从飘飞的云絮,想到思归的游子,自然蕴藉;含蓄的描写,令人回味无限。不过“人的季节”却未有着落)
  五月啊,是春夏之交,是一岁中最轻盈的时节。
  而在有关四季的记忆里,那些悠闲恬淡的片段也总是在五月——花枝流香吐馥,蝴蝶扑棱翅膀,湖水恍若凝固……日光正好,柳絮轻扬。
  光阴缓缓,流云缓缓。日光温柔慷慨,月色诗意深沉,垂丝海棠花期已逾,而在梧桐树梢,已有耐不住性子的蝉儿嘶鸣。
  韶光正好,怎有人会舍得辜负这明媚的五月?(总结。用“轻盈”一词概括出五月的特征。云淡风轻,柳暗花明,蝶儿纷飞,蝉儿嘶鸣……五月有着一种让人难以割舍的美好。文章诗意盎然,文采斐然,但是最大的遗憾是未能涉及命题材料中“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天真烂漫的童年,活泼快乐的少年,追求独立的青年……每一个‘季节’都是风景,每一个‘季节’都令人回味”这一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作者审题、构思上的一个比较大的疏漏)
  【得失总评】
  细致的观察回味,细腻的叙述描绘,构成了这样一篇满含诗意与柔情的美文。文章由景及人,再由人到景,描摹与感悟浑然一体,景物与人物完美交融,读之如在画中行。
  不过这篇作文的命题要求虽说是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话题,但是同时命题材料中又暗示这篇文章不仅仅要写出大自然的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写出自己对某个季节的喜爱,还需要写出“人生”的“季节”,表达对人生的某一“季节”的钟爱。从这一点来看,这篇文章的内容就稍显单薄了。因此,作者除细腻生动地向读者呈现大自然的“季节之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外,还须由此延伸到人生的“季节”——当然不是生硬的嫁接,而是自然的转换,即由大自然中某一季节的特征联想到人生的某个季节。就像这暮春五月,正如褪尽稚气向成熟过渡的青春时节,正是广大的高中生即将面对的阶段,故作者应当有感而发。当然,写“人生的季节”可以稍微简略一点——作为对大自然季节之美的生发与延伸,无须与自然的季节等量齐观。这篇文章,只要将对美景的感悟转换为人生之季的感怀即可。
其他文献
近日,一些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代吃火锅”“代喝奶茶”等服务,令人惊讶。代排队、代取号尚可理解,代吃代喝究竟图啥? 是不吃不喝要成仙? 还是免费福利送吃喝? 事实上,从广告词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全程直播照片,替你感受美食魅力,热量我扛,代你长胖,你只需要做快乐健康的小可爱。 ”原来,服务的初衷不单是为了喂饱卖家的馋虫,更是为了成就买家用美食晒朋友圈、发小视频的社交需求。  对于“代吃代喝”,有人
期刊
都说买到就是赚到,看着一次次抵扣,一笔笔津贴,这样的判断难以反驳。那么,如果换一种问法: 什么都没买的你,是不是亏了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审视双十一,事情或许会变得更有趣。  双十一是什么,还得从“价格歧視”说起。  虽然名字中带有歧视两个字,但这并不是什么贬义词——至少在最初界定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家们那里,这并非贬义,而是随处可见的商业现象。比如我们常见的阶梯水费、峰谷电价、机票折扣,乃至大家喜闻乐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向长期致力于传承弘扬甲骨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一撇一捺总关情,一横一竖传文脉。历经三千多年时间洗礼而不朽的甲骨文,是漢字的源头,是千年中华文明的标志,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有力推动了世界文
期刊
5G时代,流量资费的降低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大力普及,让信息的传递愈加便捷,而硬件的升级也使互联网资讯传播的载体变的愈加丰富,融合了文字、表情、图片、声音及视频的各类短视频因人人都可创作的低门槛、传播性强和表现形式丰富等特点成为当下最具流量和商业价值的内容创业风口。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短视频的创作及传播提供支持,大数据分析、智能化推荐的运用为短视频自媒体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短视频日益成为极具价值的版权内容资产,但与此同时新兴行业与先进技术也对理论体系带来了困惑与思考。
  本文立足于短视频发展现状,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年来网上流行一个词,叫“二倍速”。所谓“二倍速”,就是在观看视频时将播放速度调快至原来的2倍,这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遗漏重要的情节,很快,什么“二倍速吃饭”“二倍速读书”等说法纷纷冒出来。这个现象引发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表示“二倍速更适应快节奏生活”;有网友感叹“当代年轻人时间有那么紧张吗?什么都要开二倍速?”也有网友表示,“二倍速”会
期刊
近日,在广州上大学的姐姐问起我的近况。我说,我很幸福。班级的篮球赛赢了,喜欢的艺人终于和我讨厌的公司解约了,心心念念的海外专辑到了。她笑着打趣我,你的幸福可真简单呀。  其实,不是我的幸福简单,而是幸福常常就在我们身边,不需转弯去寻找。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习惯了身边的幸福而忽略了它。  晨曦静好,一抹阳光恰好落在枕边。可以不用急着起床,躺在被窝里听着妈妈在厨房里轻手轻脚地忙碌,不一会儿荷包蛋的香味
期刊
随着科技多元化发展,专利的申请愈发庞杂,然而专利委员会的评审专业背景有一定的局限,人员也会越来越紧张,专利的争议纠纷更是让法官难以决断,交给专利复审委员会也会有不小的几率作出错误的决断并且时间成本过高。还有一个问题也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那就是在各个高校有很多教授、学生发明的专利没有机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能这并非他们本意,而是缺乏流通的渠道,学校又没有条件去把这些休眠专利生产制造出来,去市场上交易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信任危机等问题。所有的这一系列问题在科技创新发展的今天,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问世,
我们都读过名著,名著中的人、事、物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名著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方法,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模型。吸取名著中的写作技巧,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还能充分地发挥名著的影响和作用。  我们读名著,总会忘不了一些人,如肥头大耳的猪八戒,尖嘴猴腮的孙悟空,相貌堂堂的关云长,粗犷威猛的张翼德等。这些都得力于作者传神的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
期刊
家国情怀是一种自家而国、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情感触摸与人生追求,是历史的沉淀。而贴近时代,积极反映家国情怀的主题也一直是高考作文的高频话题。  比如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精心选择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启示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并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期刊
灯谜是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时人们会在元宵节时阖家出游,赏灯猜谜。而如今,无论是正月里的元宵节,还是农历八月的中秋节,许多地方都会组织猜灯谜的活动,为节日助兴。灯谜雅俗共赏,妙趣横生,具有浓厚的节日色彩,历史更是源远流长。  灯谜的变革与传承  灯谜有一个古雅的学名,叫作“文虎”,而它的历史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代——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歌谣。通过暗示隐喻的方式来描述事物,是灯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