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患者镇痛镇静效果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患者镇痛的疗效及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择手术后需镇静镇痛的患者60例,按照右美托咪啶所给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镇痛泵进行镇痛,分别采用0.5 μg·kg-1·h-1、1.0 μg·kg-1·h-1两种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均镇痛48 h。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的比较,记录两组患者镇静满意度,谵妄发生率及平均谵妄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随着术后镇痛时间的延长,各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 h、8 h、12 h VAS评分[(3.01±0.53)分、(1.95±0.58)分、(1.52±0.35)分]均低于对照组[(3.92±0.32)分、(2.86±0.67)分、(2.25±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4.11、2.43,均P<0.05)。术后24 h、48 h时,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镇痛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术后8 h 、12 h Ramsay评分[(2.95±0.83)分,(2.22±0.55)分]低于对照组[(3.76±0.78)分,(2.98±0.89)分](t=3.45、2.38,P<0.05);术后24 h、48 h时,两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6.67%),谵妄发生率及平均谵妄评分[3.33%,(15.11±2.03)分]均低于对照组[13.33%,(19.23±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2、4.32、3.27,均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两组患者在治疗中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选用1.0 μg·kg-1·h-1浓度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患者24 h内术后镇痛镇静等效果最佳,可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且无明显药物副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BKC)的临床症状、体征,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顺市人民医院眼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门诊最终诊断为BKC的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与BKC诊断标准分析误诊原因。结果88例BKC患者中误诊59例,误诊率67.04%。安顺市人民医院误诊10例(12.19%),其中住院医师误诊6例(6.81%),主治医师误诊2例(2.27%),副主任及以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有效预防和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液状石蜡、泛影葡胺口服造影及手术治疗等。结果57例患者中,麻痹性肠梗阻7例,保守治疗后均缓解,成功率100.0%;早期炎性肠梗阻37例经保守治疗36例缓解,成功率97.3%;机械性肠梗阻13例经保守治疗无法缓解,保守成功率0.0%,再次手术治愈。前两组患者与机械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例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结果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22~68岁,病程2~6 d,均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部分并发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肌溶解,1例晚孕者出现死胎,首次血糖为35.6~67.8 mmol/L,HbA1c 5.8%~6.7%,空腹C肽:<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