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分析与适应对策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son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医院建立有效培训机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分析本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环境及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1)急诊护士SCL-90各因子分中,除躯体化、强迫、焦虑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2)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学历、工作年限的影响,表明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减少;学历组间比较SCL-90各因子分大专组均高于本科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护士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的不可预知性是影响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急诊护士应当提高自身抵抗压力的能力,加强应激训练,调整心态,以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轻松地工作。

其他文献
核酸适体是通过指数式富集法配体进化(SELEX)技术从人工合成的DNA或RNA随机库中筛选出来的,能够与目标分子进行高亲和性和高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1-2].适体,经常被称作
重症胸外伤常发生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且一般合并有其他部位的损伤,如不能及时、正确救治,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胸外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54例重症胸部创伤病人,采取了积极合理的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心肌肌钙蛋白是目前反映心肌损伤最敏感和特异的生物学标志物,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早期危险分层、判断心肌缺血再灌注干预效果
在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过程中,细胞移植的抗凋亡机制已引起广泛关注.移植细胞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和营养因子、直接结合、促进血管发生及抗炎等发挥抗凋亡效应.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心源性栓塞最常见的来源,其卒中风险和卒中病死率都很高。急性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难题是,发现一个大的心源性栓子源是否需要早期抗凝治疗以降低卒中早期复发和病死率。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向管腔内隆起引起管腔狭窄或斑块脱落,造成远端血管栓塞,从而导致脑部供血减少而发生缺血性事件.多层螺旋CT的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系指输入血液、血浆及相关制品6h内急性发作的临床综合症[1],主要表现为肺部受损的症状,是一种严重的非传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无症状卒中病灶.无症状卒中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高于有症状卒中,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等是其公认
中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2],传统的检测方法如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虽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