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目标教学就是在给学生“授之以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目标教学的作用,用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自学能力 思维习惯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们在教学中大多养成一个习惯:上课按教材内容顺序张口就来,讲到哪里是哪里,非常随意,根本就没有什么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掌握哪些基本的知识,也不知道本节的重难点在哪里,更谈不上达到什么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历史课的教学中既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不能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吧。因此,我认为,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提前制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课教学有了目标,才有了定向性,才有了要求,才有了学习目的。历史课教学,就是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学史明志”,以达到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历史课赋予学生的现实意义。
我在日常的历史课教学中,最常采用的就是“目标教学法”。比如,在讲授《美国的独立》這节课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下面几个教学目标:(一)什么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二)殖民地为什么要独立;(三)独立的过程是不是艰难曲折:(四)领导殖民地斗争的英雄是谁;(五)独立后的国家走上了什么道路。我把目标用小黑板展示后,就要求学生围绕目标仔细去阅读课文,在熟读几遍课文后,我就要求学生们用“你答我问”和“你问我答”的方式对“目标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熟悉,胸中有丘壑,所以他们显得游刃有余,各抒己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完美的完成了各个教学目标。例如在引导启发学生围绕“独立战争中的英雄"这个目标讨论时,学生给出了华盛顿是最大的英雄的正确答案,教师提问:华盛顿的功劳仅仅限于领导了“独立战争”吗?学生回答:不,他在美国初创时期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美国今天能领先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再问:那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们相互讨论之后踊跃举手发言:一个国家只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施顺应潮流的政策才能发展壮大,这给我们今天的祖国也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教师情不自禁的为学生的精彩回答鼓掌叫好。 这个实例就说明了,实施目标教学,教师不但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形成,学生学会了灵活的学习,学会了融会贯通,并且富于想象和勇于发挥。
有人说:不合格的教师给学生传授真理,合格的教师教学生寻找真理。我认为,运用目标教学,就是让学生去寻找真理。寻找真理是学生开发智力的落脚点,找到了真理是学生智力开发结出了硕果。很显然,在历史课上恰当的运用目标教学,巧妙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就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主动”,教师讲的“生动”,学生掌握知识就不再“被动”,课后学生也不必要去死记硬背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我坚信,在历史课堂上适时进行目标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也是广大的同行们可以继续研讨的话题。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自学能力 思维习惯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们在教学中大多养成一个习惯:上课按教材内容顺序张口就来,讲到哪里是哪里,非常随意,根本就没有什么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掌握哪些基本的知识,也不知道本节的重难点在哪里,更谈不上达到什么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历史课的教学中既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不能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吧。因此,我认为,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提前制定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课教学有了目标,才有了定向性,才有了要求,才有了学习目的。历史课教学,就是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学史明志”,以达到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历史课赋予学生的现实意义。
我在日常的历史课教学中,最常采用的就是“目标教学法”。比如,在讲授《美国的独立》這节课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下面几个教学目标:(一)什么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二)殖民地为什么要独立;(三)独立的过程是不是艰难曲折:(四)领导殖民地斗争的英雄是谁;(五)独立后的国家走上了什么道路。我把目标用小黑板展示后,就要求学生围绕目标仔细去阅读课文,在熟读几遍课文后,我就要求学生们用“你答我问”和“你问我答”的方式对“目标问题”展开讨论,由于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熟悉,胸中有丘壑,所以他们显得游刃有余,各抒己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完美的完成了各个教学目标。例如在引导启发学生围绕“独立战争中的英雄"这个目标讨论时,学生给出了华盛顿是最大的英雄的正确答案,教师提问:华盛顿的功劳仅仅限于领导了“独立战争”吗?学生回答:不,他在美国初创时期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美国今天能领先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再问:那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们相互讨论之后踊跃举手发言:一个国家只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施顺应潮流的政策才能发展壮大,这给我们今天的祖国也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教师情不自禁的为学生的精彩回答鼓掌叫好。 这个实例就说明了,实施目标教学,教师不但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形成,学生学会了灵活的学习,学会了融会贯通,并且富于想象和勇于发挥。
有人说:不合格的教师给学生传授真理,合格的教师教学生寻找真理。我认为,运用目标教学,就是让学生去寻找真理。寻找真理是学生开发智力的落脚点,找到了真理是学生智力开发结出了硕果。很显然,在历史课上恰当的运用目标教学,巧妙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就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主动”,教师讲的“生动”,学生掌握知识就不再“被动”,课后学生也不必要去死记硬背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我坚信,在历史课堂上适时进行目标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也是广大的同行们可以继续研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