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趣。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激趣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质量
  一、开设活动,激发兴趣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主要的任务就是普及语文知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学习就是一种生活工具,它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为此,初中语文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学习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学以致用,初中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老师的讲授,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能把这些语文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行为、思想中去,成为学生能力的一部分。初中生爱热闹,喜欢表演,喜欢竞争,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许,为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上可以巧妙的开设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必须实现知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的统一,一方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语文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内容必须针对学习内容,要有效的整合教材内容,所有的活动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前提。这些语文活动可以是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书法比赛、三笔字比赛、背诵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各展所长,让他们获得自信和快乐,并收获学习之外的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变化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多媒体于声、形、像多种功能于一体,这种动态的、灵活变化的功能备受学生青睐。传统的教学手段因其框框化、呆板化,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大显身手,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特别是动画、影像和声音,使教材变得生动,并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把教材中艺术美、意境美完全地、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审美主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竞争,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与好胜心强。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多让学生之间产生竞争,形成矛盾。他们要想解决矛盾,就要理清知识脉络,把问题搞清楚,这样,学习就不再是单调的事了。如要解决某一问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学生们就会各显其能,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把问题解答得圆满,让自己的小组处于领先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学习的效率也很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促进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2.采用幽默,挖掘兴趣
  照本宣科,古板单调的教学风格,一般教学效果不佳。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门艺术和一门科学,有一定的规则遵循,那就是学生兴趣得到激发了,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自觉学习,那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语文知识本来就很枯燥乏味,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轻松幽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上,适当的调侃可以实现幽默课堂,到调侃不能为了娱乐而调侃,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多数都是相关的,并且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只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为此,开展名人轶事,幽默故事,哲理小品等也可以辅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在学习韩愈的文章时,需要让学生了解韩愈的基本情况和文章的创作背景,这些是学好文章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采取幽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选择韩愈做官的角度,我说七品是芝麻官,九品是菜籽官,四品是蚕豆官,这是学生被逗笑了,然后我把话题一转?韩愈的做官经历就是经过这样的过场的,这时候学生很急迫了解韩愈的官场之路,这就吸引到了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对下面文章的学习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设置问题,投石击浪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段落等,语文教师应根据“课情”、“学情”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如我在教〈曹刿论战〉时,紧紧抓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文眼”,启发学生探究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的具体表现。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播放电视连续集《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片段“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后问学生:梁山好汉中,最能与歌词相符的人物是谁?从而引出课题,再扣住“拳打”两字,围绕歌词设计以下中心问题:为什么出手?什么时候出手?怎样出手?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文章主题的多元性(在“是否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上众说纷纭),我没有按部就班,逐段赏析,而是以“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生活情景,你认为哪儿的生活更有趣?”这一主问题“投石问路”,引导学生探究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结果自然是“公婆论理”,莫衷一是。我抓住意见分歧的契机与初一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按见解的对立冲突将全班学生分为“百草园派”和“三味书屋派”两大阵营,请学生陈述各自的理由,说说你认为有趣的人与事,教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赏析精彩语段的内容与写法。待双方的唇枪舌战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我相机诱导,请学生辨析刚才双方提出的趣事,想一想,哪件事真有趣?哪件事细细想来是没味的?这样的探究,没有限制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学生均能畅所欲言,为自己所持的观点寻找理由,从而深刻地、多角度地理解了“文本”。
  参考文献:
  [1]李涛会.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
  [2]张年松.初中语文教学激趣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就需要地理教师优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取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笔者长期
摘 要:本文讲述的是在初中的教学中,老师不光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科学教学  一、为了达到科学教学老师应该做到哪些  伴随着我国教育方式的不断的前进,以及科学的教育方式不断的深入。在一年一度的中考命题作文中也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出现了大量开放性的试题。如何在学习中增强学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生生互动是课堂文化的主旋律。互动可以使课堂生动起来,将竞赛引入课堂教学是产生课堂生生互动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合作;竞争;提高  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竞赛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竞赛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当今社会,一个人只有知识、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合作和竞争意识,地理学习是一个合作竞争的过程,学习需要竞争,竞
书籍是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社会的阶梯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巨大的精神文明的力量,吸收这种能量靠阅读来完成。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我们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理想之路在何方呢?我认为,从偏重内容分析到关注文本表达形式,是语文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
摘 要:当前,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完善在深层次地呼唤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改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是全新的课题,也是新的挑战。要实施新课改,的确存在诸多困难,一方面教师既无特别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亦不能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传统应试教育下所养成的不良习惯也给新课改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然而新课改的积极因素还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浓厚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实施新课改还是有章可循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观学生语文素养并不高,其中一个很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在或快或慢的进行着变化。课改,教师至关重要。现在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宰的天下,我们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我们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本文从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的地位出发,从学生思想到教师的观念,从学生的课堂活动到教师指导任务,讨论了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自主的学习。  关键词:数学;自主学习;学习欲望;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数学教育要
历史新教材在全国早已全面推行,在四川也已经实行了两年,从明年开始,四川的高考命题将完全以新教材为依托。如何适应新教材下的高考,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摆在全体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有必要弄清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这此些变化,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又应发生怎样的改变?  从课程目标上讲,过去的历史教材因为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都在以新课改为契机,不断研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但初中生物新课标在农村中学的推广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初中硬件建设、师资力量、教育观念、生物实验开设情况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初中在生物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领导重视、硬件建设、新课标的落实、教材与教学、考试改革等几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  一、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新的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