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之行》的多重意蕴探析

来源 :人文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拿马之行》通过维纳小姐的言行展示了她对贫困、金钱、爱情、死亡以及良知的复杂态度和矛盾认识,表达了作者对于受过教育的女性出路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无法得到浪漫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女性的深切同情.
其他文献
一、工笔花鸟画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产生和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画花画鸟的阶段和形成花鸟画的阶段。前一阶段的断代时间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至两晋南北朝,后一阶段的断代时间从隋唐至明清。  (一)起源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具有描绘鸟形以及花形图案的能力,至今可以从大量彩陶上的图案得以证明。如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骨刻双鸟纹,形象简洁但细腻,能把禽鸟的羽毛刻画出来,这就是画花画鸟的萌芽状态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各自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作为东西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绘画艺术,两大体系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却未能相互同化,相互代替。处于各自传统绘画体系中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差异何在?其表现形式是什么?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山水画应该说是风景画的范畴,和欧洲的风景画比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是在作画的目的到表现方法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海上画派的一位代表性的人物。他开创了雄强霸悍,奔放灿烂的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面貌,获得世人“雅俗共赏”的称誉。吴昌硕的绘画艺术思想中非常注重“气”,在他的画语和题跋中经常提到关于“气”的内容,如“作画时须凭一股气”、“梦痕诗人养浩气,道我笔气齐幽燕”,等等。正是这种独特的“以气入画”的绘画思想陶铸出了他气势磅礴、生机勃发的绘画艺术面貌。后人也多以与气有关的审美内容来品评吴昌硕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