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4-000-01
摘 要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仍旧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针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管理,同时不断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重视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文章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虽然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仍旧无法满足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但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一、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现状
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终身体育理念已经逐渐走入体育教学课堂,在学生当中反响良好,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良好影响[1]。尤其是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已经开始由以往应试教育中不重要的课程转变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容。体育老师教学地位也有了很大提升,开始重视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变。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体育课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强健体魄的兴趣。虽然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也暴露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些不足,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形势和改革的方向是良好和正确的。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内容也十分枯燥,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也不科学,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效果不佳[2]。实施高效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仅将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停留在宣传口号上,必须要在实践中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
二、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高校体育教学开始转向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教学原则,注重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和实效性。高校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是社会人才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解节奏也越来越快,缺乏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从事高危需求较高的社会劳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高校体育教学至关重要[3]。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也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目标与思想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者所占比例开始逐渐下降,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大部分脑力劳动者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是不科学的[4]。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三、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摄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环境,高校体育教学必将面向多元化和信息化发展[5]。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将会进一步创新,更加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需求,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将会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需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多样性。通过向学生讲述专业体育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展个性化教育。这都将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流内容。
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渗透到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体育教学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网络体育教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对高校体育老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高校体育老师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实现高校体育的远程教学,尤其是针对一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网络教学更能够为其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老师也能够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要发挥高校体育教学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高校加大力度支持体育教学的改革,聘请或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体育人才任教,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机制,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艳华.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选用教学方法的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07.
[2] 唐晶.对湖南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3] 王保奎,邹利民,钟浩.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03(11):41-42.
[4] 谭劲松.浅析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J].科技风.2013(01):215.
[5] 刘雪克,王国福,耿菲.哈尔滨市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Z].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01-04.
摘 要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来看,仍旧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针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管理,同时不断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重视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文章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虽然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仍旧无法满足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但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一、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现状
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终身体育理念已经逐渐走入体育教学课堂,在学生当中反响良好,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良好影响[1]。尤其是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已经开始由以往应试教育中不重要的课程转变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内容。体育老师教学地位也有了很大提升,开始重视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变。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体育课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强健体魄的兴趣。虽然在实际调查过程中也暴露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些不足,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形势和改革的方向是良好和正确的。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内容也十分枯燥,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也不科学,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效果不佳[2]。实施高效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仅将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停留在宣传口号上,必须要在实践中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
二、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是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高校体育教学开始转向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教学原则,注重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和实效性。高校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是社会人才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解节奏也越来越快,缺乏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从事高危需求较高的社会劳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高校体育教学至关重要[3]。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也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目标与思想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者所占比例开始逐渐下降,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大部分脑力劳动者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是不科学的[4]。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三、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摄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环境,高校体育教学必将面向多元化和信息化发展[5]。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将会进一步创新,更加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需求,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将会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需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多样性。通过向学生讲述专业体育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展个性化教育。这都将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流内容。
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渗透到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高校体育教学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网络体育教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对高校体育老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高校体育老师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实现高校体育的远程教学,尤其是针对一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网络教学更能够为其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老师也能够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要发挥高校体育教学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高校加大力度支持体育教学的改革,聘请或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体育人才任教,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机制,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改革模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艳华.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选用教学方法的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07.
[2] 唐晶.对湖南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3] 王保奎,邹利民,钟浩.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03(11):41-42.
[4] 谭劲松.浅析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J].科技风.2013(01):215.
[5] 刘雪克,王国福,耿菲.哈尔滨市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与发展研究[Z].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