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高校:拓宽成长新途径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成长共同体,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已不再陌生,多样化的共同体正在成为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力军。对于学校来说,如何扶持和促进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要有效深入推进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让基层学校与高校牵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新途径。
  利用高校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教师成长共同体,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内部建设是不够的,更需要从理念、目标、策略、追求、模式、评价、检测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而这些是基层学校比较欠缺的,高校资源的介入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失,能够高瞻远瞩地对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持续、深入发展提供有效指导,使之少走弯路,有利于共同体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提升,掌握方法,树立自信,取得成功。
  成立合作联盟,创新管理形式。教师成长共同体,需要从长远发展和内涵建设上下工夫。而基层学校与高校合作因地制宜成立教育联盟,创新管理形式,实行优势互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教师成长共同体发展的机制。2011年起,我校与江苏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牵头成立了“苏北小学教学科研联合体”教育联盟,把双方的互利互赢、共同发展作为价值追求,大力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教师共同体建立、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四项工程,开设校长论坛,建立实践基地,盘活教育资源,有力推动了学校特色文化和教师共同体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移植成功经验,培育团队名师。教师成长共同体,在学校中往往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存在,虽说有学校领导的干预,但是共同体的长期稳步推进还需要经验引领和不断实践,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和反思,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会阻滞共同体的发展,使教师对共同体失去信心。在共同体建设中,立足实际,移植和借鉴教师成长共同体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关键是如何查阅、分辨、移植与运用多样共同体的经验,这也需要高校人才和资源的介入。因此,牵手高校,发展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就团队名师,这是基层学校打破教师成长共同体发展缓慢“瓶颈”的有效做法。
其他文献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这一点来说,校长的领导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校长的领导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升的。具体来说,要成为一名好校长就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优秀的品德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正确的权益观,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等。  我是2012年走上夏邑高中校长的工作岗位的,至今已经3年了。虽然此前我已在这所学校担任了5年主管业务的副校长,但接手学校的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莱萸次碱与吴茱萸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迪马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庚烷磺酸钠溶液(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