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跃历史课堂气氛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0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理念转型时期,古典的应试教育和单一教学目标今天还大量流行,那是因为他具有短期效应,那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容易把学生培养成狭隘、自私、追名逐利的心态,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长期效应,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真正的成人成才,才是我们教育必须坚持、不懈追求、孜孜奋斗的方向。而活跃课堂气氛在高中历史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中亦为重要。因为高中学生较之于小学初中学生更具有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与老师之间更能进行语言、思想、情感的沟通。更需要课堂的活跃性和幽默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激情、激情比方法更重要。所以改变古板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供同仁借鉴。
  
  一、敢撒手、学生唱
  
  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要多样化、新鲜化。让学生多参与且主动参与到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撒手让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探究、自主、合作性学习。发挥学生活泼好动、求新好奇的特点。比如:讲古代史两宋时期的文化,让同学了解了基础知识后,结合初中历史的讲解,请同学们自编自演一场宋朝人的市民生活场景剧,从中活灵活现,身临其景地领会和感受到两宋的文化水准:吃的有……穿的有………住的有……。用的有……。行的有……。从中感受宋文化的繁荣和在今天生活中的影子,找出与今天的差距。学生都有表现欲,参与度极高。敢于撒手,给学生一个展现的空间,并适时收网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重实践、三观扬
  
  历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源于历史,以史为鉴,用于实践,服务社会。学习历史要加强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情感教育。唐王李世明之所以有流芳百世的贞观之治,就是善于用人、敢于纳谏、虚怀若谷。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用于感化我们的同学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心去融化别人的错误,那不是放纵而是原谅,在潜移默化中改正别人的错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那“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最好的三观教育的材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而扬起三观教育的激情。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做到社会化实用化。经世致用为现实服务学习历史关注社会,既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又关注高考热点难点问题。从古代的毁林开荒到今天的退耕还林,从大跃进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从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到今天的全球一体化和地球村。都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从历史的悲剧中去领会和总结今天的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加快社会发展。让学生学以致用,从成就感和责任感中去增加兴趣。
  
  三、巧设疑、轻点破
  
  讲解历史知识的手段可以戏剧化、生活化。比如;讲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滥发纸币,造成货币大量贬值。其危害性有多大?我就想到了一个脑筋急转弯:贝贝走在大街上,看见一根骨头和十元钱,贝贝要了骨头而没有要钱,为什么?有的同学马上就想到了:贝贝是条狗。好非常好,这是转弯想到的,但答案不是唯一的,那么我要求同学们脑筋不转弯你看还有什么答案?一边提问一边提醒:也就是说贝贝是人。这样,就有同学可以回答了,钱是假币。对,还有呢?肯定钱是不作用的,有了,民国时期滥发纸币,民国卷一钱不值。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授刮民脂民膏,人民身在水生火热之中。历史知识有机的和日常生活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同学们兴趣怏然,大胆的,积极的思考,效果非常的好。
  
  四、深挖掘、勤交错
  
  把历史和各学科间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形成知识的框架化、综合化、网络化。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有:昔秦皇汉武,略书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在讲封建帝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一用,增加文采,活跃气氛。还有:在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时候,其路线图就用毛泽东站在陕北黄土高坡,感慨万千豪抒的《长征•七律》来表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豪迈的雄浑的诗歌朗诵中既增加对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崇敬又生动的理解了长征路线:翻五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墙——走乌蒙取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陕北会师。除此之外,历史和地理,历史和政治,历史和物理,历史和化学,历史和数学,历史和外语都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课别之间的网络知识来带动学生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灵活运用。总之,历史不是老古董,历史不是木乃伊,历史不是孔夫子,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学习方法也是千变万化,历史就是要将“死”的历史知识讲活教活学活,以激发兴趣,挑动激情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寓教于乐,乐中解惑,乐中求学,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既愉悦了心境又获得了新知,不亦乐孚。
其他文献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
期刊
21世纪是越来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受重视,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极好途径,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不像传统学科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有统一的考试评价制度,所以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
期刊
内容摘要: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教育者的外部要求与学生的内在心理总是存在着矛盾的,这个矛盾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教育者通过使外部要求适应学生的内在心理来解决这个矛盾,并在新的基础上使外部要求"超越"学生的内在心理,促使两者之间矛盾的产生,并加以解决。如此循环往复,在每个新的阶段上又获得新的质,达到新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沿着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集体 竞争性 规范  
期刊
教学策略是重点研究“如何教”一类的问题,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有助于最优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工作方式。教学模式是具有某种规定性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不应停留在模式的表面层次,重要的是深入研究模式的具体构成和相关的细节问题。侧重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学生水平、知识内容等诸方面探讨化学教学策略的构思及其内容。    一、根据教学目标构思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目标,通常指与学生智力
期刊
儿童的记忆、模仿能力特别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小学开设英语课,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可能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它还可能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情文并茂,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炉,是塑造美好灵魂的典范。那么,小学生如何才能学习好英语呢?我认为,“母语教学法”是一个良好的尝试。  “母语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如同婴儿学说
期刊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新概念作文运动的兴起,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自主创新方面功不可没,但在为什么写作文的问题上仍然没有给广大师生以明确的指向,“某地又出少年大作家”“一篇作文上北大”等新闻报道使个别有作文天赋的少年一夜成名,也使多数作文成绩平平的学生更加困惑:作文好等于一切吗?新概念作文运动从反对应试作文开始,可惜不久又不知不觉滑向了应试
期刊
内容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物体颜色、动感、声音大小的对比,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协同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有极大的帮助。还能更广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学习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 应用    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英语没有母语的学习环境,无疑使多媒体成了最佳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感受着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观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 ,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     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 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 选择来
期刊
课堂因灵性而充满精彩。教师因创新而获得成功,教师能把课教“活”学生才能有积极性。“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思想品德课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因此,使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政治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
期刊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实践活动 建构 主体    《数学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