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对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自动挖掘、自动加工、自动装配、自动检测、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机械运输六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我国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86-01
引言
就目前而言,自动化技术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与应用,不仅为机械制造企业降低了生产、运营的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是,在工业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一直处于不断更新换代的状态。而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向智能化发展,成为当前时代中的最新产物。
1 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概述
机械设备自动化是工业生产实现批量生产的基础,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还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就可实现一个机床,甚至于一个车间的生产工作。同时,机械设备在计算机系统的操控下,已经能够实现一定动作指令的精确完成,只要不出现机械或系统故障,就可以确保机械动作不会出现问题,相较于经验丰富的生产师傅更能保障产品质量。此外,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排除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大大提升生产速度,人们可以根据标准生产速度预计月、季度以及年生产量,而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产速度仍有上升空间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应用
2.1 应用于机械电气化自动挖掘技术中
随着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于多组电机实现设备驱动的电牵引技术被各个国家相继使用于产品输送环节,而电牵引技术应用效率高、可靠性强、维护方便以及抗污能力好的特点不仅实现了日常生产效率的提升,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电牵引挖掘技术的核心为计算机控制技术,整合了多种故障诊断以及工况监测等功能。在输送机方面,目前电气自动化正向着重承载、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并且很多企业已经应用双速电机,特别是通过集成式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改变了以往单产模式,转而升级为集成高产模式。
2.2 应用于机械电气自动加工中
当前,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机械加工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各种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加工设备。这两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都能够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加工作业,两者的区别在于全自动化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装卸过程化,并且实现加工循环,而半自动化设备的工件装卸过程还是以人工为主。加工过程自动化可以代替人们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甚至可以代替一部分脑力劳动。例如当前大多数机械加工过程所使用的都是数控机床,对加工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批量加工出各类零件,实现流水作业。
2.3 应用于装配过程中
装配是工业生产中除加工意外的另外一个重要过程,就是按照技术要求,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成基础的部件或套件,并进一步组装成为完整的产品。在机械设备自动化研究之始,加工环节是人们研究的重心,在实现机械设备自动加工技术后,加工环节的技术工人们转移至装配环节,但是随着自动化加工技术的深入应用,加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加工环节和装配环节的全部员工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于是人们开始进行自动化装配的研究。零件装配质量会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从技术角度来说,装配过程要比加工过程更加复杂,因为其不属于完全的流水化生产过程,需要自动化装配系统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能够自动判断出连接处或者是接触处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连接的是否牢靠等,这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支持,使自动装配系统能够模仿人脑思维。
2.4 应用于检测过程中
检测是及时发现产品缺陷并且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重要环节,以玉米油的生产为例,在进行实际的生产之中,生产部门首先会对收购的玉米的品种、质量等进行检测,符合标准的玉米进入加工环节,而加工环节完成后玉米油成品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检测,确保质量和重量无误后才能进入市场。随着加工和装配过程的自动化,人工检测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各类自动化识别技术应运而生,例如,在对玉米油成品的重量情况进行检查时,就可以将电流信号作为依据,也可以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做出判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也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5 运用于计算机辅助制造中
机械设备自动化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根本依据,通常来说计算机辅助制造包括的物流设计和工艺设计两大类。其中物流设计内容囊括了所有物流相关事项,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涉及到生产装备件的物流活动,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数控编程。对于辅助工艺的设计,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升编程效率的同时,还能提升技术的精准度。
而无论是设计过程还是在生产过程,都涉及到大量与生产过程有关的数据,将这些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生产物料信息、生产工艺流程、年度生产计划、成本控制计划以及产品订单信息等,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生产过程的信息流,信息流的自动化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整个产品生产周期的管理。
2.6 对故障进行快速的诊断
一般来说,故障的出现是任何工业生产工序中都不可避免的,工业制造业也不例外。但是,虽不能完全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减少因故障而造成的损失,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帮助我们对一些故障发生的征召借鉴监测与预警,如在酒精生产过程中,乙醇成分挥发泄露以及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工作人员要对此特别重视,为了将泄露的概率降到最低,有效减少因故障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自动化技术可对酒精生产过程中泄露出来的气体进行监测与预警,并且经过一定的分析后能够迅速锁定发生泄露的区域,并一步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到具体点的故障位置。这样就为更快的解决故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检修的速度,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因为乙醇泄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进一步保证了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束语
当前,我国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各个相关行业、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内的机械自动化水平还处于研发与应用的初级阶段,较之国外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为了实现我国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更好发展,逐步推动机械设备中自动化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应在有效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研究经验的同时,更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相信经过我国科研技术人才的不断研究,我国的机械自动化道路势必会愈加顺畅。
参考文献
[1] 胡海华.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05):165.
[2] 丁语珊,苏媛媛,丁久航.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实践运用[J].四川水泥,2017,(03):124.
[3] 林天德.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7,(09):265-266.
[关键词]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TU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2-0086-01
引言
就目前而言,自动化技术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与应用,不仅为机械制造企业降低了生产、运营的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但是,在工业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一直处于不断更新换代的状态。而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向智能化发展,成为当前时代中的最新产物。
1 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概述
机械设备自动化是工业生产实现批量生产的基础,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还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就可实现一个机床,甚至于一个车间的生产工作。同时,机械设备在计算机系统的操控下,已经能够实现一定动作指令的精确完成,只要不出现机械或系统故障,就可以确保机械动作不会出现问题,相较于经验丰富的生产师傅更能保障产品质量。此外,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排除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大大提升生产速度,人们可以根据标准生产速度预计月、季度以及年生产量,而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产速度仍有上升空间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具体应用
2.1 应用于机械电气化自动挖掘技术中
随着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托于多组电机实现设备驱动的电牵引技术被各个国家相继使用于产品输送环节,而电牵引技术应用效率高、可靠性强、维护方便以及抗污能力好的特点不仅实现了日常生产效率的提升,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电牵引挖掘技术的核心为计算机控制技术,整合了多种故障诊断以及工况监测等功能。在输送机方面,目前电气自动化正向着重承载、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并且很多企业已经应用双速电机,特别是通过集成式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改变了以往单产模式,转而升级为集成高产模式。
2.2 应用于机械电气自动加工中
当前,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机械加工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各种全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加工设备。这两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都能够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加工作业,两者的区别在于全自动化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装卸过程化,并且实现加工循环,而半自动化设备的工件装卸过程还是以人工为主。加工过程自动化可以代替人们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甚至可以代替一部分脑力劳动。例如当前大多数机械加工过程所使用的都是数控机床,对加工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批量加工出各类零件,实现流水作业。
2.3 应用于装配过程中
装配是工业生产中除加工意外的另外一个重要过程,就是按照技术要求,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成基础的部件或套件,并进一步组装成为完整的产品。在机械设备自动化研究之始,加工环节是人们研究的重心,在实现机械设备自动加工技术后,加工环节的技术工人们转移至装配环节,但是随着自动化加工技术的深入应用,加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加工环节和装配环节的全部员工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于是人们开始进行自动化装配的研究。零件装配质量会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从技术角度来说,装配过程要比加工过程更加复杂,因为其不属于完全的流水化生产过程,需要自动化装配系统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能够自动判断出连接处或者是接触处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连接的是否牢靠等,这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支持,使自动装配系统能够模仿人脑思维。
2.4 应用于检测过程中
检测是及时发现产品缺陷并且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重要环节,以玉米油的生产为例,在进行实际的生产之中,生产部门首先会对收购的玉米的品种、质量等进行检测,符合标准的玉米进入加工环节,而加工环节完成后玉米油成品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检测,确保质量和重量无误后才能进入市场。随着加工和装配过程的自动化,人工检测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各类自动化识别技术应运而生,例如,在对玉米油成品的重量情况进行检查时,就可以将电流信号作为依据,也可以根据人工神经网络做出判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也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5 运用于计算机辅助制造中
机械设备自动化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根本依据,通常来说计算机辅助制造包括的物流设计和工艺设计两大类。其中物流设计内容囊括了所有物流相关事项,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涉及到生产装备件的物流活动,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数控编程。对于辅助工艺的设计,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升编程效率的同时,还能提升技术的精准度。
而无论是设计过程还是在生产过程,都涉及到大量与生产过程有关的数据,将这些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生产物料信息、生产工艺流程、年度生产计划、成本控制计划以及产品订单信息等,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生产过程的信息流,信息流的自动化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整个产品生产周期的管理。
2.6 对故障进行快速的诊断
一般来说,故障的出现是任何工业生产工序中都不可避免的,工业制造业也不例外。但是,虽不能完全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减少因故障而造成的损失,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帮助我们对一些故障发生的征召借鉴监测与预警,如在酒精生产过程中,乙醇成分挥发泄露以及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工作人员要对此特别重视,为了将泄露的概率降到最低,有效减少因故障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自动化技术可对酒精生产过程中泄露出来的气体进行监测与预警,并且经过一定的分析后能够迅速锁定发生泄露的区域,并一步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到具体点的故障位置。这样就为更快的解决故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检修的速度,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因为乙醇泄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进一步保证了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束语
当前,我国自动化技术已经在各个相关行业、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内的机械自动化水平还处于研发与应用的初级阶段,较之国外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为了实现我国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更好发展,逐步推动机械设备中自动化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应在有效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研究经验的同时,更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相信经过我国科研技术人才的不断研究,我国的机械自动化道路势必会愈加顺畅。
参考文献
[1] 胡海华.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05):165.
[2] 丁语珊,苏媛媛,丁久航.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实践运用[J].四川水泥,2017,(03):124.
[3] 林天德.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7,(09):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