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族的奇葩名字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1569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上有好事者整理出一批看上去比较古怪的学生姓名,例如“白富美”、“高富帅”、“芈月”、“李元芳”、“杜子腾”、“常卫妍”等,有的非常霸气,有的与影视剧里最红的主角重名,有的字面意思很美好,但是谐音很怪异。
  网上的消息真假参半,我们不知道这些姓名到底是真是假。不过从常理上分析,父母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也并非不可能。早在十几年前,这些孩子刚刚出生那会儿,什么“白富美”、“高富帅”,什么“芈月”、“元芳”,大家根本就没听说过,只是到了今天,它们才碰巧成了社会热词,大家才会感觉有些古怪。搁在以前,正常得很嘛!
  要说古怪,下面这些名字才叫真的古怪。先请大家看一份名单:
  赵不呆、赵不干、赵不学、赵不测、赵不贱、赵不俗、赵不伪、赵不傲、赵不悔、赵不吝、赵不屈、赵不移、赵不耻、赵不嫖……
  不俗、不贱、不伪、不傲,名字直白了一些,寓意还算美好——不俗就是雅,不贱就是贵,不伪就是真,不傲就是谦,高雅、高贵、真诚、谦虚,都是好名字。
  不悔、不吝、不屈、不移,应该都是有出处的名字。不悔和不吝出自《周易》,不屈和不移出自《孟子》。孟子说过:“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可是再看那些剩下的名字,不呆、不干、不学……随便举出一个,都能让人眼前一黑。什么?你叫“赵不干”,难道是想辞职吗?他叫“赵不测”,意思是说天有不测风云、活不了多久吗?那位叫“赵不耻”,莫非人品很无耻?父母给孩子取如此奇葩的名字,难道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
  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上述名字确实奇葩。更加奇葩的是,它们竟然还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名字,而是宋朝皇室中某一代男性成员的名字。
  我们知道,三国以前中国流行单名,姓是一个字(复姓则是两个字),名也是一个字。像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典韦,都是单名。從东晋和南北朝开始,渐渐出现双名,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谢灵运、郦道元、陶渊明,都是双名。到了宋朝,双名已经非常普及,甚至超过了单名,宋朝皇室也不例外。
  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有两个弟弟,分别是赵光义和赵廷美。弟兄三个,全是双名。按照宋朝男子的取名规律,凡取双名者,前一个字都表示辈分,同一家族的同辈兄弟,前一个字一般都是一样的。所以赵光义本来叫赵匡义,赵廷美本来叫赵匡美。只不过,赵匡胤当了皇帝,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其他人不能再使用“匡”字和“胤”字,于是赵匡义改成了赵光义,赵匡美改成了赵光美。等到后来赵光义继承大统,“光”字和“义”字也不能用了,三弟赵光美不得不再次改名,从此叫作赵廷美。
  赵匡胤是宋太祖,赵光义是宋太宗。太祖在位时,已经给三兄弟的子孙后代排好了辈分,儿子为“德”字辈,孙子为“惟”字辈,曾孙为“从”字辈,玄孙为“世”字辈。例如太祖的儿子分别叫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孙子分别叫赵惟正、赵惟忠、赵惟和、赵惟吉。可是太宗一即位,马上另起炉灶,让太祖的子孙后代继续使用太祖排好的辈分,而给他自己的子孙后代单独又排了一套辈分。
  具体说,太宗的儿子为“元”字辈,分别叫赵元侃(即后来的宋真宗)、赵元佐、赵元僖、赵元份(人数太多,后续从略,下同)。
  太宗的孙子为“允”字辈,如赵允升、赵允言、赵允熙、赵允让等。
  太宗的曾孙为“宗”字辈,如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赵宗述、赵宗诱、赵宗孟等。
  太宗的玄孙为“仲”字辈,如赵仲衢、赵仲先、赵仲翩、赵仲■等。
  太宗的高孙为“士”字辈,如赵士程、赵士化、赵士贩、赵士嚣等。
  从高孙再往后,紧接着就是“不”字辈了。刚才说的那些奇葩名字,统统都是宋太宗的“不”字辈后代。如果将宋太宗定为第一代,那么这些“不”字辈的皇族子弟就属于第七代。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个华山派,华山派掌门叫岳不群,他和他的同门师兄弟也都是“不”字辈,例如封不平、丛不弃、成不忧。这批华山剑客当然不属于大宋皇族,不过非常巧合的是,他们的名字在宋太宗第七代子孙中都出现过——《宋史·宗室世系表》中的赵不群、赵不平、赵不弃、赵不忧,恰好可以对应《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封不平、丛不弃、成不忧。或许金庸先生当初构思《笑傲江湖》的时候,刚刚翻读了《宋史》中的宗室世系表。
  问题是,宋朝皇族取名,干吗要取一些看上去特别奇葩的名字呢?原因有三:
  第一,宋太宗当初给他的后代子孙排辈分,其他辈分用的字都很好,就这个“不”字不太妙,因为无论多么典雅的字,一旦放到“不”的后面,就不典雅了。
  第二,宋太宗即位以后,大肆迫害哥哥宋太祖和弟弟赵廷美的子孙,搞得老大和老三的支系七零八落,人丁不旺,而他自己的后代却是迅速膨胀到了惊人的数字。到第七代“不”字辈时,人数已经上千,那么多人取名,既不想重名,又不能使用上一代用过的字,那就只能挑选一些奇葩的名字了。
  第三,古今字义有很大变化,像赵不嫖的那个“嫖”字,现在很不雅,古义却是“轻浮”的意思,不嫖者,很稳重,不轻浮是也。
  事实上,由于宋太宗的子孙繁衍太多,彼此之间不通音信,取名时沟通不畅,即使用了那么多奇葩的名字,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名现象。据粗略统计,宋太宗的子孙中至少有七个人叫“赵不器”,有四个人叫“赵不愚”,另外还有四个“赵不求”、三个“赵不武”、三个“赵不愤”、两个“赵不惑”。这些人取名时,肯定不知道会跟其他皇族子弟重名,主要是因为人数实在太多了,大家互相不认识。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南宋初年,宋高宗被金兵赶得四处逃亡,途中遇到一个皇族子弟。高宗问道:“你是哪个支系的子孙?”答曰:“太宗那支。”高宗又问:“你是什么辈分?”答曰:“‘不’字辈。”“那你叫什么名字呢?”答曰:“赵不衰。”高宗大喜:“赵氏不衰,好名字,好名字,看来我们赵家江山兴复有望啊!”竟然当场封赏了这位赵不衰。
  其实按照辈分,宋高宗与赵不衰同辈,按照排行,他应该喊人家哥哥或者弟弟。但他不认识这位同辈兄弟,还得仔细询问一番,才能知道对方的支系、辈分、排行和名字。
  有人可能会说:“宋高宗名叫赵构,名字里面没有‘不’字,怎么会跟赵不衰同辈呢?”
  这是因为宋朝皇帝为了减轻同辈皇族改名字的负担,从宋真宗那一代开始,一个皇族成员只要被立为太子,或者被封为亲王,老皇帝都会去掉他们名字中表示辈分的那个字,把双名变成单名。宋高宗属于“不”字辈,本来应该叫赵不构,但他爹是宋徽宗,他一生下来就被封了王,所以就从赵不构变成了赵构。
  (淡写摘自《看历史》)
其他文献
精神上的朋友宛因,和我的通讯里,曾一度提到死后,她说:“我只要一个白石的坟墓,四面矮矮的石阑,墓上一个十字架,再有一个仰天沉思的石像。……这墓要在山间幽静处,丛树阴中,有溪水徐流。你一日在世,有什么新开的花朵,替我放上一两束。其余的人,就不必到那里去。”  我看完这一段,立时觉得眼前涌现了一幅清幽的图画。但是我想来想去……宛因呵,你还未免太“人间化”了!  何如脚儿赤着,发儿松松地挽着,躯壳用缟白
“上帝”是永远正确的,并且,他无所不在。  比如群里。但凡大一点的群,有几十人的那种,一般都有几个相当活跃的人。如果这几个人有趣,那是一种幸运。如果这几个人酷爱讲道理,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那就惨了,几乎无法好好聊天。无论是讲男女关系、明星八卦还是国内外形势,他或者他们,都会滔滔不绝地、居高临下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纠正抨击他人。反正,什么都懂,对任何问题都会有成熟的、成体系的思考。  然后天儿就
每年一度的同学聚会,混得最好的那位一定是大家争相回忆爆料的焦点,小时候的糗事相继公布于众,却只能佯装无所谓的模样尴尬一笑,暗自决定避免此类聚会,于是同学聚会到场的人总是逐年减少。  我想人的内心是不喜欢被开玩笑的,尤其是那些没有善意的玩笑。但为什么从小到大这样的玩笑病毒般层出不穷?曾被人狠狠涮过的人也很善于拿别人的槽点开涮,好好的交流因为几个“嘴欠的”搞得如同撕逼前奏,明明场面紧张到一点就炸,恶意
年少时,在影院门口或街头,只要看到有人穿的裤腿太窄或是穿喇叭裤,就会有执法者拿着剪刀上前,哧啦一下从裤脚剪至大腿根。谁穿得出格,就找谁下刀裁剪,这算是那个年代的暴力美学了。刚学到的新词“暴力凝视”,恰好用来解释此事。现在,我也喜欢盯着破洞牛仔裤看。  读了鹫田清一的《衣的现象学》以后,才知道这些由穿着引起的“冒犯”里,其实藏着科学与时尚。  这位日本哲学家阐释说,时尚服装的起源,就是冲着冒犯而来。
如果生活中只能有一种“主流”审美,那么即使你皮肤够白,也会有人说你不够瘦、眼睛不够大、鼻子不够高、腿不够长、腰不够细或是衣着打扮不够时髦……   90后女孩小棋囤了一柜子的美白面膜和美白霜,只为了能“体面”迎接露胳膊露腿的夏天。   “老天真是不公。同样是黄种人,有人白到发光,偏偏我黄里带黑。”   小棋自称的“黑”,只是肤色略偏黄而已。这种正常的肤色,对于大多中国女孩来说,却是一种需要去掩
给宠物命名并非中国古代人的传统。尽管《诗经》中有数百个形容马的专有名词,清嘉庆三年(1798年)还出版过养猫专著——王初桐的《猫乘》,里面提到一本更早的、写作年份不详的养猫专著《相猫经》,其中也记录了对猫的众多称呼,但这些称呼大多数是根据马或猫的毛色、长相或性格所赋予的类称。  据史书记载,最早有自己名字的马,是周穆王的“八骏”,分别被命名为:“绝地”“翻羽”“奔霄”“超影”“逾辉”“超光”“腾雾
在别人嘲笑你之前,先嘲笑自己,是幽默最安全的方法,把开玩笑的矛头指向自己,笑自己的无能,谈自身的缺憾,不至于产生反感排斥。在人人都抢着护着自尊的年代,愿意坦然爆料,是需要一点勇气和豁达的心境,因此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无形中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认为是有包容胸襟、富有幽默感的人。  一位太太听说骑马对减肥有效,不迟到不早退地骑了三个月,结果是马瘦了十磅她一磅也没瘦,这样的结果她一直讲给朋友逗笑
1  “你的智力在出生时就受到了损害”  我上小学的时候特别笨,抄写拼音字母,“a”全是尾巴朝上的,改不过来,数学课几乎每次上黑板做题都不会。小学二年级,我第N次数学不及格时,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狠狠骂了一顿,说我是智障。我哭丧着脸回到家,跟我爸说。他看着我很认真地说:“对啊,你出生的时候智力就受到了损害啊。”我当时就震惊了。  “你出生的时候,因为一点点小问题,医生说你可能不会说话和走路。我和你妈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单枪匹马地战斗。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古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突出的特征是语言精练、含蓄,具有跳跃性、韵律感。这些对于以学习白话文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感知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小学阶段对古诗在语言方面的学习要求以积累为主,对于古诗中语言形式方面的目标要求上比较模糊,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就需要认真细读文本,关注古诗的语言形式,捕捉诗句中的“语用”训练点,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在实践活动中将古诗的“语用”学习落到实处。一、领悟语言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