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激发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u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能否创新是人类在以创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求知、创造的意识开始。语文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更因它具有自然习得的特性而蕴藏着无限的生机。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设置情境,激发创造热情
  为了让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首先,我通过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主题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表述教材、活化教材,把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活力。其次,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主导精神。教师要立足于“导”,即学生理解教材要“导”,学生思路受阻要导”,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方法也要“导”。总而言之,改“灌”为“导”,也就是“导趣、导疑、导思、导创”。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白居易的《暮江吟》一文时,要求学生弄清《暮江吟》这首诗的内容后,再读课文。要求学生读课文时要将自己融入美丽的诗境中,并仔细阅读感悟体验每个字的意思。在学生潜心细读后,我打开录音机,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结合书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想象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在夕阳的斜照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一瞬间变化……天空,一弯新月缓缓升起,好像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条精致小巧的小船一样!在学生想象的同时,我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乐曲,诱导学生尽快入境,通过想象,体验到诗的意境之美。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一改平时教学的呆板、生硬,为学生潜在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空前提高,正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二、 培养“问题”意识,通过争辩激活创造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到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实现创新。
  现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语文的多义性、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因此,我坚持不搞一言堂、一刀切,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辩论的舞台,抓住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问题争辩中明辨是非,追求真知。如学习《司马光》一课,我在引导学生弄清司马光是如何救出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时,引发学生广泛讨论,设想出抢救落水儿童的种种办法:找绳子把他拉上来;丢进缸里一块儿木头,先让他浮上来,再去叫人;拿水桶把缸里的水舀干。对这三种办法,我没有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看这些办法是否可行。学生纷纷以课文描述的情境为依据,抓住重点词语,分析这些救法的不可行之处。最后在争辩中大到共识:这三种方法固然可以采用,但不是在千钓一发,救人于为难时的最佳选择。绳子、木头、水桶不可能很快找到,延误抢救时间,落水儿童就会淹死。还是司马光搬石头砸缸来得最快。这堂语文课,通过“问题”的争辩,挖掘了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激发了学生的求导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因此在教学中不要把一个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抓住一个焦点问题引发讨论,使学生在不断的肯定或否定中,经历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
  三、 采用“讨论式”教学,激发创造性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将学习过程置于多向交流中,其间有认同、碰撞、吸纳、排斥……创新的火花常常闪烁其间。“文思如涌泉、浚之愈新”,学生渴求解答的好奇心,成欲就能得以極大满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加上同学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如我在教《麻雀》一课时,课文中写“小麻雀在将被猎狗吃掉的时候,老麻雀不顾一切,像石头一样落在地上”,学生提问:“为什么麻雀会像石头一样落在地上救小麻雀?”踊跃发言,讨论导常激烈。有的学生问:“是什么力量使老麻雀明知自己不是猎狗的对手,却还要奋不顾身地飞下来救小麻雀呢?”学生又是一场活跃的讨论,有的说是“母爱的力量”,有的说是“见义勇为的精神”……学生就在这样的讨论中发展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贵在激励学生参与创造,把语文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精密结合起来,这样学习才会学得生动,学得有趣,才会使语文教学中充满创造的活力。
其他文献
林业发展近几年的形势非常不乐观,森林破坏、林业面积缩减等问题表现突出,为了进一步落实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技术人员提出了植苗造林的观点,本文将
森林资源关乎我国林业的产业化与可持续的发展,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森林资源管理的触手可及的彼岸。 The forest resou
当前,我国十分重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农业部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重点技术之一。同时,我国各地也认真组织、大力推进、精心实施,加强玉米保护性种植技术研究、指导和交
本文主要阐述了亚硫酸氢钠法、铁屑铁粉处理法、铁氧体法等含铬电镀废水的化学处理技术.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探究性阅读;应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使学生学会创造性阅读,尊重学生个人体验,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展个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特点实施个性化探究想象体验  正文 个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教育要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中的“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在20世纪40年代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浓厚的兴趣和激烈的争论。本文将回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发展轨迹,探讨对其思想内涵的理解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工业生产也逐渐引进了信息技术.通过采用计算机为核心建立一个对污水厂进行全面管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能够使得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低碳城市设计是目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低碳城市与高碳城市的概念;其次分析了设计低碳城市的现实意义;最后是笔者基于低碳理念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提高,是很具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也是新能源开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水资源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水资源质量管理原则、水资源质量管理的主要途径等问题。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