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唐敖庆先生遗志,展现当代中国化学风采(代序)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著名的理论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院士不幸于2008年7月15日与世长辞。《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决定以“继承唐敖庆先生遗志,展现当代中国化学风采”为主题,出版纪念专集。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结合毛细管电泳的免疫分析研究在不断加强[1].特别是毛细管电泳免疫激光诱导荧光(CEIA-LIF)检测由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十分引人注目.常文保等[2]用CEIA-LIF检测雌三
合成了25,27-二羟基-26,28-双(3-苯并噻唑基硫代丙氧基)-5,11,17,23-四叔丁基杯[4]芳烃, 并将其研制成PVC膜化学修饰电极. 探讨了膜电极的修饰方法及伏安性能对金属离子的识
以氢氧化锂、醋酸锰和柠檬酸为原料, 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i+与Mn2+摩尔比为1∶2的前驱体化合物LiMn2L(Ac)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热重/差热等测试方法对前
将高能Zn2+注入到CaF2介电基质中, 在CaF2的表面下注入Zn2+浓度呈近似高斯分布, 通过氧气氛后经热退火形成ZnO量子点. 采用Materials Studio和Gaussian 98W程序, 结合实验结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端基具有一个卤素的聚苯乙烯,并通过叠氮化反应得到端基为叠氮基团的聚苯乙烯.利用叠氮基与单壁或复壁碳纳米管的反应,将聚苯乙烯接到碳纳米管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多芳基取代咪唑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和MS等确定, 并采用MTT法测定了它们对由P-糖蛋白(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效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