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及提高策略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声乐演唱时,流畅优美的歌声往往能够感染听众,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而要想唱出美妙的歌声,则离不开适当的气息运用,其在声乐演唱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论述了声乐演唱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经验总结以及演唱观察、实践等,提出了一些提高气息运用水平的策略,希望可以对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提高声乐演唱的效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声乐演唱 气息运用 控制方式 气息服务感情 流动气息
  一、声乐演唱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的基础是演唱者的发声,而发声虽然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人体的声带,但是离不开其他器官的辅助。在人体的结构上,口腔和鼻腔是相连相通的,呼吸是通过口腔和鼻腔共同完成的。因此,唱歌也需要借助口腔、胸腔、鼻腔等共同的辅助作用才能实现。而在演唱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呼吸,呼吸是发声的基础,演唱离不开发声与呼吸气息的相互协调配合。合理的气息也是演唱者保持体力、抒发感情、声音变化的基础,气息是生命存在的提前,如果在演唱过程中,呼吸不顺畅,则势必会影响演出的效果。呼吸的节奏对演唱效果的好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对于声乐演唱,呼吸发挥着非常直接的作用,不过在实际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能够通过自身训练,主动地去调节呼吸的深浅、频率、长短等,从而改变气息和运用方法,为演唱提供合适气息。所以,经常看到,在实际演唱舞台上,优秀的演唱家们通过主动调整自身的呼吸,有效地配合演唱的节奏,为艺术演出增添艺术魅力。声乐演唱家要想演唱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赢得听众的掌声,必须做到对气息的熟练掌控,这样才有可能使演唱效果更加饱满、圆润、流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声乐演唱中气息运用的提高策略
  气息的运用需要对气息进行控制,而气息的控制是建立在吸气与呼气时的肌肉群抗拒的基础上。在现实演唱时,演唱者要注意根据歌曲的风格、演唱要求等的不同,采取合理的控制方法去控制这种抗拒关系。声乐演唱的不同曲目,对气息的频率、强度等要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时而急促轻快,时而坚定有力,时而温柔轻缓地进行变换。可以说,声乐演唱中气息的控制是一项基础难点,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训练、思考总结,才能逐步掌握气息控制的策略和技巧,在实际演唱时做到游刃有余,更好地为演唱服务。正如我国著名的声乐大师金铁霖先生所言,演唱需要有气息的支持,在演唱作品时不仅要保持有足够的气息,同时我们还要思考如何来控制气息的支点。在演唱不同作品时,对气息的支点控制也是不一样的,只有找到最佳的气息支点,才能最佳地表现自己的声音和表现作品,绝不能用一种声音套所有作品。在本文的研究中,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如下几种提高气息运用效果的策略:
  (一)保持气息的流动性
  演唱者在演唱曲目时,气息不是平稳、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强度、频率之间来回切换,这就需要演唱者时刻保持气息的流动感,并学会根据不同曲目的情感照应,变换出合适的速度,做到快慢有度,顺畅过渡。气息的流动性,能够帮助演唱者唱出更加动人、悠扬婉转的声音,使得曲目表现的艺术魅力更加丰富深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演唱者自身的感情,起到打动听众的效果。所以,要想表现出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演唱者的个人感情,必须使得气息具有流动性。
  (二)小腹控制气息
  在声乐演唱时,需要用小腹对气息进行控制。演唱者要保持小腹的适度紧张状态,依据唱歌发声的音量大小、强度不同等,调整小腹收缩和舒张的程度。在唱高音时,小腹要大幅度舒张,以让胸腔和肺部吸入更多的气体。在演唱声音逐渐降低时,小腹的舒张程度也要随之放缓,其紧张程度要适应气息的变化,并对气息的大小进行调整。运用小腹控制气息对声乐演唱者来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才可以掌握。日常人们的呼吸并不需要特殊控制,而在演唱声乐时,就需要根据演唱曲目的特点,合理地运用小腹控制气息,从而使得唱歌声音更加动听。
  (三)气息不可用尽
  演唱声乐时,要注意任何一口呼吸的气息都不能用尽。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注意,随着气息的慢慢释放,在感觉气息快要完全呼出时,就要迅速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入气体,让气体快速补充上来,这个过程也需要运用小腹进行配合。通过这种做法,让演唱者的气息永远保持充沛有力,从而保证演唱曲目的连续性。
  (四)气息服务感情
  演唱歌曲要想表现出应有的感染力,则一定要唱出感情,融入演唱者个人感情的歌声往往更容易打动人心。演唱者要通过气息控制,服务好唱歌的感情融入。声音的发出需要感情的推动,在不融入感情的情况下,演唱声音就会显得呆滞,生硬,气息的运用就会显得非常机械。所以,对演唱者来说,在演唱歌曲时,一定要通过自身的感情,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气息,从而让气息服务于感情,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三、歌唱中气息的训练方式
  掌握正确的呼吸是发声的关键,不仅需要加强对呼吸方法的理论分析,而且应当学会一套切实可行的呼吸训练方式,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演唱者的表演水平。通过如下几种方法的训练,有助于气息运用水平的提高。
  第一,歌唱者在演唱时,身体要呈直立的站姿,左右肩膀放松并且要自然下垂,注意小腹不能过于突出,要将小腹稍微收起一点,在平静的状态下进行深呼吸,在吸气量达到八成左右时,停止下来等待两秒后慢慢地呼出,这样连续反复训练几次;第二,保持与第一点同样的姿势,在吸气后缓缓进行发音训练,要求气息均匀流出,并且随着训练的深入,发音时间逐渐延长,通过这种方式训练慢呼,掌握好慢呼对于演唱者保持平稳的演唱状态、克服紧张情绪、舒缓情绪等具有的十分重要的作用,慢呼也是做好气息控制的重要基础,演唱者在控制气息的频率、力度时,需要运用慢呼进行调节;第三,自然平躺在床上,让身体的肌肉彻底放松,并且用两肋、横膈膜及小腹的扩张与收缩去体会演唱时的呼吸,这样可以有效地练习胸腹式呼吸;第四,这需要借助我们生活中受到惊吓时的状态,从而使得两肋突然张开,以此模仿唱歌时的快速呼吸。
  上述几种气息训练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通过反复训练上述方法,对提高自身的气息运用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不同的练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气息训练技巧及方法。像吹蜡烛、做健美操、跑步等动作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人的气息。在户外运动的同时,时刻注意声乐演唱气息的训练,并将气息运用的重要性铭记于心,通过训练气息运用的技巧,更好地表现和抒发作品的艺术价值及个人情感,从而让气息更好地为演唱服务。
  四、结语
  声乐演唱是一项极具艺术表现力的活动,对演唱者个人艺术水平的要求也非常高。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无论是成名优秀歌唱家还是初学者,都必须运用不同的气息呼吸模式,演唱不同的声乐作品,掌握科学的气息技巧和运用策略,这对提高演唱者的个人演出水平和艺术魅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泉.试论声乐演唱中气息、力度与音色的表现力[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2]胡宝石.论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嗓音与风格方面的异同[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3]常虹.论声乐演唱中的气息运用和艺术表现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0(01).
  [4]徐琨.关于“唱在气息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5]尹飞.论歌唱中的艺术表现与气息运用的关系[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7.
  (作者简介:钟韦怡,女,西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美声歌唱与藏族声乐艺术的对比)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文化塑造了特定区域的人的意志、情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以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点,重点论述了中原地区形成文化自觉的人文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研究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化的协调发展,切实做到让传统音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传统音乐 文化自觉 文化产业  中原地区传统音乐文化丰富,是人们个人情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摘要:巴金的《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缩影,通过深入刻画封建大家庭的历史,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在描写年轻人的生活与爱情的同时,也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过程。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赞扬了新一代年轻人的觉醒与反抗精神。成功地塑造出一批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文学人物。  关键词:人物形象 悲剧 叛逆  《家》呈现了一个大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支离破碎的过程,表面上看是在描写一个具
摘要:“美”在我看来,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让人活得快乐、幸福。而中国美学能使人以审美的、超脱的态度去面对和化解生活中的一些烦恼,使乏味的琐事也变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美让人陶醉之时可以抵制外物的诱惑,可以培养起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爱”与“敬”的感情,从而可以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拓展胸襟、提升境界的作用。无论一个人是否了解“美”,它对于现实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美学 生活 启示  一、“美
摘要:本文以Lambert提出的语言态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态度的情感性因素、认知性因素和行为性因素三个维度出发,采用问卷的直接调查法,分析影响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语言态度的因素。分析得出,影响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语言态度有效因素为年龄、是否为华裔、HSK等级、来中国前及来中国后学习汉语的时间。东南亚留学生对汉语语言的情感、认知与行为性成分评价总体上表现出:情感性成分>认知性成分>行为性成分。东南亚留学生对
摘要:本文深刻剖析了女作家白薇作为近代知识女性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整个过程,反映出知识女性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  关键词:白薇 知识女性 自由婚恋  20世纪20年代,许多近代知识女性反对传统的包办婚姻,主张男女平等,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然而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她们的自由婚恋生活却是不幸的或者说是失败的。笔者以近代女作家白薇为例,通过对白薇与杨骚两人自由婚恋生活的考察,通过白薇自由婚恋,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图像已经成为最为方便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渐渐影响到了艺术家尤其是艺术家的创作。在安迪沃霍尔将图像变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之后,问题就出现了,艺术家大量地利用图像代替写生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拉开了创作与客观世界的距离,这种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写生必要性 灵感 艺术创作  一、图像时代下,写生的必要性  图像时代的兴起,改
摘要:潮州建筑风格作为我国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装饰风格和性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通过对潮汕地区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对准确说明充分发扬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推动潮州文化的发展以及挖掘其中蕴含的艺术规律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促进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装饰艺术的融合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潮州建筑 装饰风格 建筑特点  潮州处于岭南地区,虽然在长期发展
摘要:公共音乐课是众多高校选修课中的一门,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很容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提高高校学生对公共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公共音乐课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高校公共音乐课改革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 公共音乐课 课程建设 改革  一、高校公共音乐课现状  其一是国内很多普通高校在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定位、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师资安排等方面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