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凤城市玉米高密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具体栽培技术要求如下:
1 选择适合当地的高产耐密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前提
丹东登海良玉种业选育的“良玉99”,其生育期128天,根系发达,果穗均匀,不秃尖,株高273厘米,穗位106厘米,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平均亩产700-800公斤,是我市主推高产耐密品种。
2 地力肥厚、整地粗细程度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基础
2.1 地块选择选种高密品种种植 为获得高产,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比较丰富,保肥保水性能好,肥力中上等的平地或缓坡地栽培;陡坡地、渍水地、岗地和地板差的地块不适合栽培密植品种。
2.2 整地
2.2.1 整地时间 整地包括灭茬、耙地、起垄作畦。
2.3 灭茬、耙地、施用基肥 目前我市70%玉米地块实行机械整地。采用机械整地进行深松深耕,可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而且工作效率高,省工、省时、节约成本,是传统犁铧整地不能相比的。
2.4 起垄、作畦 根据种植形式不同,选择起垄或作畦。如采用清种或二比空种植形式,可直接起垄,垄距为60厘米。
3 掌握科学的播种技术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
3.1 种子选择及处理
3.1.1 种子选择 播种前种子要精选,除去瘪粒、碎粒及杂物。种子大小力求均匀一致,种子芽率要达到95%以上。
3.1.2 种子处理 为提高抗旱、增产,减少病虫害危害,播种时种子需带药下地,拌相关种衣剂和拌种剂。(1)防治玉米丝黑穗病:10千克玉米种子用2%戊唑醇种衣剂3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种;(2)防病灭虫种衣剂:20%福.克种衣剂,1:60拌种。
3.2 播种时期 当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即可播种。凤中、南、北要根据当地土壤温度和墒情选择播种期。根据我市历年种植经验。凤北地区播期在4月25日左右,凤中、南地区在5月1日前后,全市5月5日播种基本结束,遇特殊环境可延至5月10日。其中山坡地、涝洼地可适当晚播。
3.3 播种方法 密植品种播种密度大,为省工、省种,在确保亩有效穗数前提下,提倡采用单粒或双粒精播。采用机械化播种要求单粒播种;采用播种器人工播种倡双粒播种。
3.4 播种密度及种植方式 密植品种以提高亩有效穗数获取高产,种植时在其允许范围内,尽量提高亩有效穗数。良玉密植品种系列亩种植穴数在3800-4200穴为宜;丹玉种业密植品种系列亩种植穴数在3500-3800穴为宜。
种植方式主要采用大垄双行、二比空、清种三种形式。
3.4.1 大垄双行 大垄双行采用畦作,即在整理好的畦面上,种两行玉米。为尽量发挥大垄双行通风透光优势,增加边行效应,种植时提倡畦面两行适当靠近,形成“宽窄行”,行距缩小在20-40厘米。
3.4.2 清种 清种即采用等距种植。60厘米垄,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调整株距,确保播种穴数。
3.4.3 二比空 即60厘米玉米垄,种两垄丢一垄,其目的是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率。为保证亩有效穗数,种植垄上要适度缩小株距,株距为清种2/3。
4 科学田间管理是玉米获得高产的保障
4.1 苗期管理 播种后15-20天后,玉米种陆续发芽出土。苗期要做好地下害虫、苗枯病的防治。
4.2 中后期田间管理 施肥原则和方法用量 在亩施优质农家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
方法:中等肥力地块,每亩施用含量为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30kg+磷酸二胺10kg+尿素25kg
高等肥力地块,每亩施用含量为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35kg+磷酸二胺10kg+尿素30kg
4.3 田间除草 除草以化学药剂除草为主。一般选用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
4.3.1 土壤封闭除草 ①施药时间:用药时间在杂草出土前进行,一般播种后5-7天施药。②施药方法:土壤封闭除草剂选择无风天,土壤墒情好时施用,土壤干旱影响施药效果应加大用水量。③药剂种类及用量:我市当地常用土壤封闭药剂是50%乙草胺乳油200-250毫升+38%莠去津悬浮剂200-2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施。
4.3.2 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 ①施药时间:在玉米3-5叶期,禾本科杂草在3-5叶期施用。②施药方法:选晴天、无风天,将配好药液直接喷施到杂草茎叶上。
4.3 除蘖打叉 部分密植品种出苗20余天后,即拔节前常有大量分蘖发生,为减少与主茎争夺水肥要及时掰掉蘖枝。
4.4 追肥 玉米进入拔节期后,是玉米需肥高峰期,要及时追施氮肥,最好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期追施,也可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施。追施时要距植株6-8厘米处进行穴施,并要掩埋,防止挥发流失。(用法用量参照施肥)
4.5 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主要防治方法:①灭越冬幼虫: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6月前),用白浆菌封垛或粉碎、烧毁秸杆,破坏其越冬场所,压低虫源基数。②灭成虫:利用其趋光性,安装频振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6 适时收获
当玉米达到生理成熟时,即种子出现75%的黑层粒时,進行收获。收获可采用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目前提倡采用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具有省工、省力优点,同时做到秸杆还田,培肥地力,破坏玉米螟幼虫生存场所,压低虫源基数等作用。
1 选择适合当地的高产耐密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前提
丹东登海良玉种业选育的“良玉99”,其生育期128天,根系发达,果穗均匀,不秃尖,株高273厘米,穗位106厘米,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平均亩产700-800公斤,是我市主推高产耐密品种。
2 地力肥厚、整地粗细程度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基础
2.1 地块选择选种高密品种种植 为获得高产,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比较丰富,保肥保水性能好,肥力中上等的平地或缓坡地栽培;陡坡地、渍水地、岗地和地板差的地块不适合栽培密植品种。
2.2 整地
2.2.1 整地时间 整地包括灭茬、耙地、起垄作畦。
2.3 灭茬、耙地、施用基肥 目前我市70%玉米地块实行机械整地。采用机械整地进行深松深耕,可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而且工作效率高,省工、省时、节约成本,是传统犁铧整地不能相比的。
2.4 起垄、作畦 根据种植形式不同,选择起垄或作畦。如采用清种或二比空种植形式,可直接起垄,垄距为60厘米。
3 掌握科学的播种技术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
3.1 种子选择及处理
3.1.1 种子选择 播种前种子要精选,除去瘪粒、碎粒及杂物。种子大小力求均匀一致,种子芽率要达到95%以上。
3.1.2 种子处理 为提高抗旱、增产,减少病虫害危害,播种时种子需带药下地,拌相关种衣剂和拌种剂。(1)防治玉米丝黑穗病:10千克玉米种子用2%戊唑醇种衣剂3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种;(2)防病灭虫种衣剂:20%福.克种衣剂,1:60拌种。
3.2 播种时期 当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即可播种。凤中、南、北要根据当地土壤温度和墒情选择播种期。根据我市历年种植经验。凤北地区播期在4月25日左右,凤中、南地区在5月1日前后,全市5月5日播种基本结束,遇特殊环境可延至5月10日。其中山坡地、涝洼地可适当晚播。
3.3 播种方法 密植品种播种密度大,为省工、省种,在确保亩有效穗数前提下,提倡采用单粒或双粒精播。采用机械化播种要求单粒播种;采用播种器人工播种倡双粒播种。
3.4 播种密度及种植方式 密植品种以提高亩有效穗数获取高产,种植时在其允许范围内,尽量提高亩有效穗数。良玉密植品种系列亩种植穴数在3800-4200穴为宜;丹玉种业密植品种系列亩种植穴数在3500-3800穴为宜。
种植方式主要采用大垄双行、二比空、清种三种形式。
3.4.1 大垄双行 大垄双行采用畦作,即在整理好的畦面上,种两行玉米。为尽量发挥大垄双行通风透光优势,增加边行效应,种植时提倡畦面两行适当靠近,形成“宽窄行”,行距缩小在20-40厘米。
3.4.2 清种 清种即采用等距种植。60厘米垄,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调整株距,确保播种穴数。
3.4.3 二比空 即60厘米玉米垄,种两垄丢一垄,其目的是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率。为保证亩有效穗数,种植垄上要适度缩小株距,株距为清种2/3。
4 科学田间管理是玉米获得高产的保障
4.1 苗期管理 播种后15-20天后,玉米种陆续发芽出土。苗期要做好地下害虫、苗枯病的防治。
4.2 中后期田间管理 施肥原则和方法用量 在亩施优质农家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
方法:中等肥力地块,每亩施用含量为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30kg+磷酸二胺10kg+尿素25kg
高等肥力地块,每亩施用含量为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35kg+磷酸二胺10kg+尿素30kg
4.3 田间除草 除草以化学药剂除草为主。一般选用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
4.3.1 土壤封闭除草 ①施药时间:用药时间在杂草出土前进行,一般播种后5-7天施药。②施药方法:土壤封闭除草剂选择无风天,土壤墒情好时施用,土壤干旱影响施药效果应加大用水量。③药剂种类及用量:我市当地常用土壤封闭药剂是50%乙草胺乳油200-250毫升+38%莠去津悬浮剂200-2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施。
4.3.2 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 ①施药时间:在玉米3-5叶期,禾本科杂草在3-5叶期施用。②施药方法:选晴天、无风天,将配好药液直接喷施到杂草茎叶上。
4.3 除蘖打叉 部分密植品种出苗20余天后,即拔节前常有大量分蘖发生,为减少与主茎争夺水肥要及时掰掉蘖枝。
4.4 追肥 玉米进入拔节期后,是玉米需肥高峰期,要及时追施氮肥,最好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分期追施,也可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施。追施时要距植株6-8厘米处进行穴施,并要掩埋,防止挥发流失。(用法用量参照施肥)
4.5 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主要防治方法:①灭越冬幼虫: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6月前),用白浆菌封垛或粉碎、烧毁秸杆,破坏其越冬场所,压低虫源基数。②灭成虫:利用其趋光性,安装频振杀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6 适时收获
当玉米达到生理成熟时,即种子出现75%的黑层粒时,進行收获。收获可采用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目前提倡采用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具有省工、省力优点,同时做到秸杆还田,培肥地力,破坏玉米螟幼虫生存场所,压低虫源基数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