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中的版式设计的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基础物质需求得到较好满足的同时,对于精神世界追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国博物馆产业发展迅速,如何做好博物馆陈列相应的版式设计,根据一定的原则完成文字、图形、色彩等多种要素的合理搭配,为观赏者带来二维与三维的视觉震撼,是现代博物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就博物馆陈列相关版式设计工作而言,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复杂性特征,广泛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实际要求。笔者即从博物馆陈列入手,就其版式设计基本要素、一般原则等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示;版式设计;要素;原则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我国博物馆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博物馆陈列版式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和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就现代博物馆而言,博物馆陈列对应的版式设计是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的扩展和延伸,是博物馆形式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博物馆展览设计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理论知识的空间艺术形式,广泛包含绘画、雕塑、环境艺术、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形式。只有合理分配各类设计要素,才能实现二维平面语言与三维空间艺术的科学融合和艺术性展现,进而为观赏者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另外,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相关人员还需注意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等现代陈列展示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即围绕博物馆陈列,就其版式设计发展历程、基本要素以及设计原则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博物馆陈列版式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
  在展示陈列领域,版式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视觉信息传播形式,即属于媒体形式。就博物馆陈列而言,版式设计具体是指根据陈列大纲、策划文案、陈列内容等相关要求,综合空间布局、造型、声光电等表现方案,针对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要素进行合理、恰当的加工,并以特定的版面为基础,按照一定版式进行组合编排的过程。版式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展示陈列信息的个性化、完整化表达,并由不同的展示内容共同构成一个主题突出、内容完整、构思新颖、颇富趣味的二维展览表现形式。
  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相对较晚,早期的版式设计带有明显的书籍装帧艺术色彩,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例如,目前仍有部分博物馆采用并列式、散点式、对称式、分组式、网格式、重叠式、出血式等规则或不规则的编排设计形式,其中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装帧版式设计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从设计手法的角度分析,参考书籍装帧艺术得到的博物馆陈列设计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追求秩序感和理性,带有鲜明比例感、秩序感、时代感和连续感的程序版面设计。其二则是追求感性,以多变的版面和构成活泼为特征的自由版面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表现技术和信息技术,如声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等在博物馆陈列展览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同时,在多种新型材料的支持下,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可能性越来越丰富,其版式设计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现代版式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网络环境背景下的审美需求,促使设计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而二者的变化和结合,则共同促使博物馆展览陈列对于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要素的编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相比较于书籍装帧版面时代,现代版式设计逐渐由传统的静态化、平面化设计,发展成为综合化、动态化的设计,艺术语言更加新穎独特和丰富多彩。
  二、博物馆陈列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
  (一)文字要素分析
  文字是信息传递、展示最基本的符号和工具,就展览版式设计而言,加强文字形象的策划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文字形象的展示效果,在正式文字设计前,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认识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来说,文字表述内容主要存在于陈列大纲中,能否正确认识陈列大纲中的各项文字表述内容,是决定展馆布置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方案设计前,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从标题文字、大纲展名、叙述文字等角度,对大纲包含信息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梳理,以确定不同文字在展览中的作用。
  完成展览大纲文字内容的理解和梳理后,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展览的整体风格对文字进行进一步的艺术处理,从而丰富版面文字的基本内涵,达到“以形达意”的信息传递要求。具体来说,设计人员可从文字的构造原理入手,通过对文字构造原理的深入解析,正确理解不同文字间的呼应、穿插关系,并通过错位、切割、打散、变异等艺术手段的科学处理,对结构的元素进行重新整合,从而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和形态。
  (二)图形要素分析
  就博物馆版式设计而言,图形是介于展品实物与文字间的视觉信息符号,并且相比较于文字要素来说,图形可以有效打破文字语言的地域性限制,从而被更广泛的受众群体理解和接受。不同知识水平、文化程度、心理认知以及民族属性的受众,在观看到图形信息时,都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图形所传递的语言信息,并接收其带来的视觉快感,对于活跃人们思维、激发个体内在求知欲,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展示设计实践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科学利用图表、插画、标识以及与展览相关的图片等资源,实现展品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和情感在展览空间氛围中的科学转入,从而在短时间内向观众有效地传递各类信息,最大可能地达到逻辑清晰、简洁明确的展览表现要求。同时,图形要素设计应注意趣味性和说明性要求控制,以深化观众的展览认识和理解。
  另外,在版式设计实践过程中,关于图形元素的设计和处理,除了基本的尺度调整、残缺修复外,设计人员还应注意加强艺术化的处理,需按照展览的主体和整体氛围,完成图形色调、形状、排列方式等的内容设定,从而充分发挥图形语言的装饰性和艺术性特征,保障展品内容与展示环境交相辉映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展览视觉形态的活力和生动性,进而带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三)色彩要素分析
  色彩也是版式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一种表现力强烈的艺术语言,不同色彩的应用可以实现受众不同情感、感觉的引导。在版式设计中,色彩要素往往无法单独存在,需要与版面中其他视觉要素进行结合,以完成完整的视觉表现。
  就版式设计实践而言,对于色彩的设计和应用,离不开关于色彩应用载体图形、文字以及背景色配置等内容的考虑,并且以上要素间的色彩配置,仅以平淡、简单的色彩组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围绕某一展览主题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创意,才能完成色彩要素的艺术性表达。现代博物馆组织展览时,都会拟定其特定的主题,并会根据这一主题和展览主要内容,确认一个与展览主题相近且最富有表现的专用色。因此,在版式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从整体和细节的角度,全方位加强展览专用色的设计和应用,以科学增强设计的视觉诱导作用,加深观众对于展览的印象。
  另外,设计人员还应通过色彩要素的合理利用,突出展览的品牌效应,并借助不同展区的差异性色彩设计,在整体设计中形成一种差异性的色彩变化关系,进而激发观众的探索兴趣,避免单一色彩造成的视觉疲劳,综合提高展览的传达效率和表现效果。
  三、博物馆陈列版式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
  (一)主体鲜明,内容完整原则分析
  就博物馆展览而言,围绕文本策划进行设计,是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之一。文本具体是指以解释为主的一种展览语言方式,而版式设计就是围绕文本策划进行的以各类学术资料为基础的二次转换工作。设计师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和内涵,才能确保展览内容的完整性表达。同时,设计人员还应注意展览主题的突出和氛围的营造。版式设计作为一种空间视觉艺术,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征,其本质就是展示陈列主体的反映。因此,在版式设计过程中,所有的设计要素都必须围绕展览主题开展,进而为受众创造一种最佳的认知方式和途径,确保受众可以在一种轻松、自由、愉悦的环境中,更好地接受展览传递的信息和教育意义。
  (二)富有趣味,构思新颖原则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的常规性版式设计越来越难满足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只有构思新颖、形式奇特、具有一定审美情趣的版式设计,才能吸引人们的青睐和兴趣。对于版式设计来说,想要提高版式设计的趣味性、艺术性和独特性,设计人员就必须从文字、图形、色彩等基本要素的设计和创意入手,通过合理的组合和编排,提高设计的审美情趣。具体来说,设计人员可通过夸张、对比、象征等设计手法、技巧的应用,全方位提高版面设计的艺术效果,同时提高展览视觉信息的传递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博物馆陈列版式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设计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的重视和关注,从博物馆陈列版式设计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现代博物馆陈列版式设计的实际要求和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对文字、图形、色彩等要素的科学运用,综合提高版式设计的审美情趣和独特性,进而促进我国博物馆陈列版式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玲,牛文静.浅谈博物馆临展策划设计与宣传--以戚城博物馆“羊年羊文化”展览为例[J].大观,2015,(08).
  [2]杨叶红,邓洪.交互网站《剪纸博物馆》版式设计及Flash交互的实践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
  [3]朱继伟.对博物馆少儿版网站建设的思考[C].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2012.
  [4]翟威.博物馆陈列中的版式设计研究[C].2012科学与艺术研讨会,2014.
  [5]张靖媛.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視觉元素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形象陈列馆为例[D].北京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
其他文献
摘 要:朱素臣所诠释的伦理是世俗的伦理,是情理相融的伦理。在戏曲形式、思想上,作者积极寻求兼具情、理,有着气格之雅,达到“亦理亦情”的圆融审美境界。其对传统的伦理绝不是按部就班,而是进行修正和重新诠释,即道德与人性化的伦理。  关键词:朱素臣;伦理;传奇  明末清初时期由于伦理色彩的剧作较多,学术界对于朱素臣等苏州派作家的作品,往往评价不高,贬多于褒。  康保成对苏州派的剧作批评道:“苏州派是沿着
五当召是一座独具藏式佛教建筑色彩的寺院,它的地理位置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五当沟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目前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纯藏式喇嘛寺院.这种建筑风格起源于西藏格
摘 要:线条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画家表情达意的重要表述形式,从古至今,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线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技法和经验,变得非常丰富且形式多变多样化。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条作为一种绘画语言,我们必须继承传统,同时也要勇于创新,我们应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下苦功夫和狠功夫注重基础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发扬我们的线描艺术。  关键词:线条;工笔花鸟画;运用  一、工笔花鸟画中线
博物馆导视系统作为博物馆内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和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是离不开的,从最早开始对公众开放具有现代博物馆意义的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到1851年伦敦水晶宫世界
摘 要:以古希腊雕塑为切入点,通过对古希腊美学思想以及具体雕塑的探讨,研究古希腊雕塑中追求和谐比例的人体关系。  关键词:古希腊雕塑;人体比例;研究  关于古希腊艺术家们的摹仿问题,他们并未像17世纪荷兰艺术家们那样对现实世界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摹仿确实是希腊人所追求的,但是对于完美的追求却是古希腊人永恒的目标。那么,这就需要艺术家们对人物形体结构高度了解才能实现。然而,这种对形体完美的追求其实是
在当今阅读形式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淳朴的纸质书籍以它独有的文化魅力占据着书籍设计中无可替代的地位.从纸质书籍带给人们的触感体验以及纸质文化的魅力等角度分析现代最美
现代报纸新闻传播随着世界媒体的大发展和数字技术进步,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对于美术编辑来说报纸的版式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也更加苛刻,报纸版式设计要展现更多的艺术性
图形被喻为一门“世界语”,究其原因,好的图形设计哪怕没有文字的解释,也能够让不同国家、 民族、 男女老少、 文化深浅、 语言差异的人们所看懂,并不同程度地了解其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