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性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性.方法 200例学龄前儿童,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调查其睡眠状况与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及其睡眠状况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性.结果 200例儿童经问卷调查,行为异常、品行异常、多动、同伴交往异常、社会行为异常、情绪异常、SDQ总分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2.0%(44/200)、17.0%(34/200)、27.5%(55/200)、30.0%(60/200)、26.5%(53/200)、22.0%(44/200)、28.5%(57/200),其中同伴交往异常率最高,品行异常率最低.学龄前儿童睡眠质量好、一般、差分别为42.0%(84/200)、39.5%(79/200)、18.5%(37/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情绪、行为、多动、同伴交往、社会行为及SDQ总分情况是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睡眠质量是情绪、行为、多动、同伴交往、社会行为及SDQ总分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情绪、行为、同伴交往、社会行为、SDQ总分均是儿童夜间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夜间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较差的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较多,且情绪与行为问题较多的儿童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故家长应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与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预防对策.方法 66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性别、
目的 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及预后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