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模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cat8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地不断推进,如何对原有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然成为了我们所急需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从进行模式改革的具体背景、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两个方面给予分析阐述,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参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方式中进行有效地改革,本文以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
  1.进行模式改革的具体背景
  在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在教学目标上更加具体,尤其在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上提出了要求。这就从根本上由以前那种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关注。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地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学习活动中,对知识给予理解和掌握。为了达到这一切,教师应该善于将所学的知识有机地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在教学方式上,逐步从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新课标改革的方向[1]。
  2.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2.1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学科跟语文教学学科不同,就初中数学学科来说,它具有极其强烈的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要对这些抽象的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尽快地地理解和掌握,也是不易的事情。尤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将这些抽象的东西,通过情境创设,将其转化到具体的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在情境之中进行自主地探究活动。例如七巧板、图形、打折销售都是一些很好的情境。教师将要教学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一些教学情境之中,真正让数学知识跟生活关联起来,进而让数学更具丰富和生动性。也让学生在意识中明白,数学其实就在他们的身边。比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平方》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用折纸的游戏来进行。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一张纸,给学生示范如何折纸,并要求学生也一起做折纸游戏。在游戏中提出问题:如果对折40次,可以折多高?学生通过折纸和计算,一下子惊呆了,原来这样对折一张纸,实际上涉及了平方,进而体会到平方的意义。其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2.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主要。毕竟,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所进行的也许仅仅就是教学上的一个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恰恰不同,他需要学生从一些新的角度新的视点对所学知识提出看法,提出疑问,这就需要学生要对知识点进行大量地探究,对其把握和理解,才能够提出猜想和假设,才能够有自己的意见。在问题提出时,实际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提出问题给予了明确地阐述。即,在要求学生能够从生活书本中,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当然,为了促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问题的发现,首要的任务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了质疑就会对这些疑点进行探索。接着引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比如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上进行提问,在延伸猜想中提出问题,在概念的内涵上提出问题等等,促使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提高他们的思辨的能力[2]。
  2.3 指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
  尽管提出问题重要,但是如果只提出问题,而不去解决它,无疑是徒劳的无意义的。毕竟提出问题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没有对问题解决就没有良好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在组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之中。一方面,在时间上,教师要留给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地思考,自主地合作探究活动。指导他们从知识的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解决。教师要承认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样性。毕竟,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一定一样,认知水平不尽一样。所以,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对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另一方面,教师积极地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即学生是如何进行合作探究的。这需要教师对班级进行科学地分组,很好地将学生进行搭配,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小组里得到互补性地学习,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当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教师不能够由教师代替。毕竟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学生为核心进行的,不是围绕教师和书本为核心地进行教学的。
  2.4 积极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教师在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之后,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学生所获得的这一方法,能否在实际生活中有自身的价值呢?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以促进学生真正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毕竟进行数学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几道数学题目,这不是教育的目标,而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和过程。所以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教师还要组织如何对所学知识的进行延伸和拓展。以促进学生实践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将知识延伸到生活之中,如果要在某一个写字楼顶设计一个圆,并且这个圆刚好不超过写字楼主体,如何设计?进而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活动[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建立起一种教学的模式,其目的在于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合作探究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胜林.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J].学周刊,2013,01:188
  [2]尹丹丹.小议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4:71-72
  [3]吴辰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3,73:61-62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与感想:一、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二、放下师道尊严,跟学生一道打造“学习共同体”;三、循循善诱,导之以“思”,培养问题意识;四、搞好数学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模型。  【关键词】教学行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共同体 问题意识 数学实验活动  笔者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实践告诉
习惯往往能决定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较为优秀,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就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谈谈体会。  一、教学生会“听”  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
[摘要]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学校正全面进行着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并且善加利用,正确巧妙地引导,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让“错误”因此美丽起来,让课堂因此更加精彩。  [关键词]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初中数学  一、引言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因而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学历层次的追求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效益的要求上。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 课堂教学 科学备考 知识体系  一、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1 给学生点自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影响了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颁发以后,我们对数学直觉思维的重要性才有所认识,才懂得了正确处理学生问题中的直觉思维问题,才摸索了一些实用有效的做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数学教学,常规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数型结合  在新课程标准下,明确提出发展学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的德育渗透工作大多不够扎实,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向学生介绍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让他们深刻领会教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给他们认真剖析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恰当选择数学资料和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数学潜在的文化内涵,都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为此,德育意识渗透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疏忽不得。  关键词:数学教师 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
摘 要:在当前城市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的环境下,很多城市都加强了对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也相继居住在高层建筑中,而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消防安全管理的完善性、消防设施的有效性等都是关乎着人们生命安全的关键部分,本文就主要针对高层居民建筑的消防监督工作进行分析,明确在实际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应问题制定完善的优化策略,为确保高层居民安全性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高层居民建筑;消防
摘要 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会创设一些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操作来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索等活动体验,其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活动过程中通过探究直接获取数学知识.本文就一次观摩数学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学生操作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误区”谈笔者个人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操作活动环节 技巧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的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判断”,几堂课的教学都不约而同设计了一个展示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而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以下谈谈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