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qief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HIE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HIE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维持良好通气换气,维持良好循环功能,维持血糖正常值,控制输液支持治疗,予以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早期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14、28d后,两组NBNA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分别比较,观察组治疗14、28d后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促进智能发育。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行为神经评分;智能发育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6-34-0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v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v,HIE)是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常导致患儿发生脑发育不良、癫痫、语言或听力障碍等后遗症,是造成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HIE治疗的需尽可能降低神经系统后遗。HIE早期合理治疗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国内许多研究证明高压氧(hvperbaric oxygen,HBO)治疗HIE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越早应用高压氧治疗效果越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高压氧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及智能发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HIE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产科出生的足月适于胎龄儿,出生3d均行CT检查之前,未作任何特殊治疗,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畸形或其他系统严重畸形。其中男31例,女29例,出生体质量(3.22±0.14)kg。HIE包括轻度17例、中度10例、重度5例。患儿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此次研究,将60例HIE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出生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维持良好通气换气,维持良好循环功能,维持血糖正常值,控制输液支持治疗,予以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早期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舱内温度25~30℃,治疗压力:0.06~0.08mPa,氧浓度75%,加压15min,减压15min,稳压30min,总治疗时间60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0~15d,共3~5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1.3.1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 采用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生后7,14,28d NBNA评分的变化情况。
  1.3.2智能发育评价 采用Gesell初评方法测试其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等4个能区的智能发育商。治疗后3、6个月后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小儿的神经运动整体性、功能的成熟度及智力发展的潜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d后,两组NBNA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分别比较,观察组治疗14、28d后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两组患儿智能发育评价
  随访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3。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或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引起不同程度的运动、智力障碍、癫痫、中枢性视听障碍、多动症等)。目前认为HIE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生成增加、细胞内钙超载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等逐渐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HBO治疗的目标就在于使HIE半暗带的脑细胞恢复功能,从而对脑部病变及其后遗症发挥效果。早期干预治疗可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智力发育,减少智能伤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尽早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尽快恢复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修复受损组织细胞,减少或避免迟发性神经细胞凋亡。
  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增加毛细血管血液氧弥散距离,改善新生儿各脏器、组织的缺氧状态;同时高压氧还具有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改善毛细血管功能,改善组织微循环的作用。提高脑组织中氧分压和氧有效弥散半径,抢救濒死的缺氧细胞,改善脑缺氧,逆转缺氧的病理生理过程,恢复脑细胞正常能量代谢,促进受损脑细胞功能恢复。
  NBNA评分是近年来新生儿科领域的新进展,是一种综合性行为神经检查方法,能对新生儿行为能力,各种神经反射及神经状态进行全面评价。其预测窒息儿预后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
  本研究选取60例HIE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维持良好通气换气,维持良好循环功能,维持血糖正常值,控制输液支持治疗,予以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早期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显示,治疗14、28d后,两组NBNA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分别比较,观察组治疗14、28d后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路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说明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
  同时本研究表3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言语能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促进患儿智能发育。但在应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好高压氧治疗的时机,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生命体征稳定、无禁忌证的基础上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轻中度HIE一般1~2个疗程,重度2~3个疗程,疗程越长效果越好。
  综上,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促进智能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自2010
目的研究年龄、性别、婚姻与精神状态、文化与职业、慢性腹泻及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病史、胆囊炎或胆囊切除病史、结肠息肉史、家族史、吸烟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是否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并总结应用清热解毒凉血法治疗乙肝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热毒炽盛型乙肝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30例,西医治疗组34例。西医治疗组仅给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凉血法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度(PTA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述情障碍评分,疼痛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因子1~4及总分的述情障碍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
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安全稳定为硬指标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