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照片 一桩姻缘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orse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摄影》杂志曾以“好书推荐”栏目,介绍过巴义尔先生所著《烙刻——记忆中的影像》这是作家出版社新推出的一本很有史料价值又非常具有阅读趣味的图文书,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讲述影像背后的故事,链接影像与历史、与人生的关联。让人不断地感受着景像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本刊将分期刊发其中真实而又生动的独特的篇章,与朋友们共享影像的魅力。
  
  毛主席没想到,韶山的那些少先队员们也没想到,拍摄这幅作品的侯波也没想到,这样一幅作品成就了一桩奇特有趣的婚姻。紧紧依偎在毛主席身边的一对男女少先队员后来竟成了夫妻。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其中一项活动是参观韶山的学校,师生们自是满心欢喜。就在这喜气洋洋的时刻,少先队员们向伟大领袖献上了鲜花和红领巾,作为毛泽东身边的专职摄影师,侯波早已把这灿烂的景象收入镜中。照片的形式堪称完美——构图充实,人物位置恰当,所有人物的表情都在最好的状态……
  
  这幅照片大量的印刷品随即出现在全国各地,挂到了千家万户的墙上,进入了学生课本,进入了几十年来能进入的各种媒介。它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欢乐、质朴、朝气、美好、领袖为中心。
  照片上紧靠主席的男孩蒋含宇、女孩彭淑清在1963年分别考上大学并在1971年结为伉俪,婚姻将他们这幸福的时刻永久地延伸了下来。几十年来他们还到各地演讲,办收藏展,讲述领袖,讲述革命,讲述美好的人生,把这幸福的时刻又最大限度地扩展到全国各地,直引得无数男女好生羡慕!
  这次访问的波动是如此之大,后来作家周立波还写了一篇散文《韶山的节日》。这篇散文后来被“四人帮”批了好几年。周立波在文中描述道:
  1959年6月25日晚,毛泽东同志在罗瑞卿同志和其他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自己的故乡——湖南湘潭韶山冲。这一天成了这个山冲的真正的节日。大家站在韶山招待所门前那块细沙地坪里,用欢呼、拍手朴质恳切的笑谈来迎接自己的亲人。第二天,毛主席起来后洗完脸就往外走,也没说去哪里,罗瑞卿等人就跟在后面。主席到了山顶,在一个长满茅草的小坟前面停住了,大家看了墓碑,才知道小坟是领袖父亲和母亲的合葬墓。事先大家都不知道毛泽东同志要到这里来,连纸花也没带一朵。幸亏有位青年同志头脑还算灵活,他在近边折了一些松枝,用野草捆成一束,交给主席,毛主席从容地献在坟前,在肃穆的空气里鞠了一躬,大家也鞠了一躬。到达山下,毛泽东同志随即去视察韶山学校。
  
  或许这幅照片太出名了,这个故事也太美好了。几十年来,夫妇俩应邀做了许多次报告,到各地演讲,收到了2000多封信函,同时也收到各地寄来的纪念毛泽东主席的书法、绘画、诗词、著作等作品共1000多件,为此,他们还于2000年、2003年、2004年在南昌、长沙、福州等地举办了四次大型收藏展。每每见到有关毛主席的书籍或纪念品时他们都要买,如今收藏量已经很可观了。
  现在蒋含宇、彭淑清夫妇回忆起来仍是激情满腔:
  我们就出生在毛主席的故乡韶山。那年毛主席的到来,给韶山带来了“真正的节日”。6月25日下午,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把我们俩叫到大队部说,明天有重要的首长来我们学校,经研究,决定由你们俩代表韶山少年向首长献花、赠送红领巾。根据种种迹象我们已经猜到是毛主席要来了,这是多么不寻常的任务啊!我们俩想什么花最香,什么型号的红领巾合适,动作怎样才算熟练,因为自己戴领巾是顺手,给别人戴是反手。全校700多名学生,只有我们俩才有这个光荣,我们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
  26日早晨7点多钟,毛主席就来了。有同学喊:毛主席来了!我们怕花蔫了,头一天就没摘,一听到喊声,赶快到校园花圃摘了花飞跑到主席面前,敬了个礼,把花献给了毛主席。主席接过花闻了闻,问我们“你们几岁?”我们回答:14岁,上初二。毛主席接着说:要努力学习,争取做个好学生。我们点着头,激动得直流眼泪。
  欢呼的人群不断簇拥着主席向前走,进到校园里,毛主席不断地问这问那,气氛十分热烈,毛主席从小学部到操场,听完校领导汇报后到了中学部,辅导员示意让我在这儿先向毛主席献红领巾,然后合影留念。这时蒋含宇走到主席面前踮着脚尖把红领巾系上,主席问:你真的把红领巾送给我了?含宇点了点头,主席说,那我就把红领巾带到北京了,我现在又年轻了,变成少先队员了。大家都笑了,那样开心,那样爽朗。
  时间过得真快。10点多钟了,警卫告诉毛主席说该吃早饭了,毛主席说:他要我回去吃饭,你们同意不同意啊?大家依依不舍地说:同意!毛主席缓缓地走向大门,全校师生目送着毛主席,高唱《东方红》,高喊“毛主席万岁”、“毛爷爷,再见!”
  没多久,我们就得到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后来我们有了一张翻拍的底片,但是同学们总要,我们就不断地洗,直到把底片都洗坏了,很可惜。40多年来,这次幸福的会见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她一直是我们力量和勇气的源泉。我们俩后来一起上了高中,1963年含宇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淑清上了北京石油学院炼油机械系。大学四年级时我们相恋了,是共同的经历给了我们共同的信念和追求。1968年我们毕业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们选择了辽宁农村和企业。1971年我们就在辽宁凌源县结了婚,花了40多元钱。从毕业到结婚,4年间我们只见了3次面。后来我们又响应党的号召,到了江汉油田参加石油大会战、80年代又到江西参加建设炼油厂。
其他文献
自从佳能、尼康﹑索尼推出各自的全画幅相机之后,逐步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佳能何去何从令人瞩目。自EOS 5D Mark Ⅱ(“无敌兔”)面市以来,反响甚大,日前笔者有幸试用,深感其在画质﹑高感度﹑低噪点﹑性价比﹑防尘等方面,均比5D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不但相机的像素已提升至2110万,实用的自动防尘功能一扫5D“吸尘器”的阴影,而且相机的价格也非常让人心动,一万六千元左右的价格就可以买到顶级画质的相机
3月31日,《大众摄影》安徽马鞍山联谊会走进和县,与当地影友欢聚一堂。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未,包括隶属马鞍山市的三个县(当涂县 和县 含山县) 摄影家协会和三个分会。其中和县摄影家协会成立于2008年。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与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毗邻,古称历阳,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了这片土地。和县山川毓秀,名胜棋布,西楚霸王项羽拔剑自刎的乌江、李白驻足吟唱的天门山
这是一个突出个性的时代。  个性十足的摄影作品可能在于发现,也可能在于构思,但是也可能出自器材。  奥林巴斯E-620就是一款可以展现个性的照相机。      个性十足的奥林巴斯  在全画幅呼声极高的今天,奥林巴斯的数码单反相机本身就极富个性。4/3英寸的影像传感器与佳能、尼康、索尼的感光元件尺寸截然不同,轻便、小巧的机身,品质卓越的镜头,尤其是使用大孔径长焦镜头时,4/3系统更显优势,300mm
郑德雄 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以霞浦独特的滩涂风光和渔耕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摄影创作活动,带动了摄影界的“霞浦现象”。  有了创新,期待再创新  从一开始拍霞浦我就希望能在题材上求新求变,因为千舟竞发、惊涛拍岸、大海的壮美已不乏有许多名家抒写,所以我把目光投向那些滩涂、港汊。在那里,讨小海的泥橇画出一道道曲折迷离的五线谱,扦插的牡蛎像是一个个高低错落的音符……在那里,一次次的潮起潮落,在滩涂上
“苹果”一个在最近几年被拓展了词义的词语。在今天,它成了最受国人追捧的新媒体,它的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集合拍摄、编辑、传输、发布为一体的影像传播模式,也裹挟了一大帮摄影人加入“果粉”的行列。  2010年推出的iPhone4,将它的图片质素提高至500万像素,高清晰的影像还原力和层出不穷的影像应用软件,让人们感受着苹果给他们带来的拍照乐趣。正如其广告语所说的那样:再一次改变一切。  对于更多
(编者按)“先人一步、本色精彩、轻装上阵、毫不妥协、坚持不懈、特立独行”,这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因为有了众多精彩、奇妙的摄影作品而变得形象起来。2012,联想U系列超级本与摄影联手,以影像诠释U系列超级本一贯倡导的“U锋睿”理念。就这样,如同小时候考试时的命题作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主题,却因不同的人而演绎出斑斓效果。面对联想发出的“考题”,这些年轻摄影师的创意,对经常打比赛的摄影爱好者,有着不错
中国的桥是古建中的另类,它铺遍祖国大地,是水色山光之中亮丽的风景线。如赵州桥为中国最古老的桥,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世界土木工程的杰作。其鬼斧神工的营造,被古人赞曰:“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后行”。不夸张地说,如果将中国所有的桥连接起来,恐怕一生都走不完。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不同时期的古代桥梁建筑风格多样,桥梁结构、其上装饰和周围地貌环境乃至人文风貌都不同。作为建筑记录的摄影可能
卡片相机新趋势     2011年的数码相机市场,尽管还未有超重量级的专业级产品出现,但紧凑型数码相机却一派欣欣向荣,各厂商在产品的推广形式上也花样百出。入门级单反相机价格更低,微单相机领域也开始区分出高端与低端,卡片相机在技术和功能上必然也会有更多提升。其中,佳能主打“色彩好多,快乐好多”,尼康强调“突破影像界限”,索尼以“炫色溢彩”为主题,奥林巴斯则推出“革命新境界”……在数码相机越来越成熟的
来自加拿大的摄影师Denis Collette(丹尼斯·克里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印象派感觉,氤氲的雾气、迷蒙的色彩,这或许与他美术设计师的工作不无联系。这组作品把我们的思绪带入了油画中,宁静、安详,充满了新鲜氧气的感觉。  “对我来说,摄影艺术是一种形而上学和冥思苦想的经历。许多个清晨,我都会沿着小河边去追寻美丽的光线。我是一名美术设计师,并拥有自己的图形设计工作室,我有大量的时间让我的感觉自由
虽说艺无定法,但摄影仍是一门讲究技巧、有一定之规的审美意趣。尤其是对光影、色调、构图、透视关系等都颇为严谨的黑白建筑摄影。我们在艺术创作中常说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然而坚守艺术创作的规律,追求艺术创作的品质,中规中矩也是一种常看不厌的美。    我喜爱摄影,尤其喜欢将视野中的影像伴随着相机快门凝固的那一瞬。  在拍摄这组黑白建筑照片时,我采用了数码相机佳能EOS-1D Mark Ⅲ。个人认为胶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