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与流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有必要严格区分发明和创新。发明是技术上的突破,而根据熊彼德的原意,创新是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斯氏的政策建议或许对促进发明或基础研究有一些作用,于创新却无法收到其宣称的效果。今天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不是发明,而是创新,是如何将技术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如何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斯氏认为应建立奖励制度以及由政府支持创新活动,但他没有想到,如果是事后奖励,市场其实是最有效的机制。资本市场使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对于刺激创新而言,这样的奖励强过所有的高科技证书和委员会颁发的奖金。如果是事前奖励,则必须回答“奖励谁”的问题。在技术的商业应用未经市场检验之前,任何委员会或个人都无法确知创新将会出现在什么地方。汽车的大规模生产是一项重要创新,哪个委员会准确地找到了亨利福特并给予奖励?
  市场经济中,创新的主体从来就是企业和个人,他们所需要的外部支持,不是什么委员会的认可或政府的资助,而是斯氏不以为然的知识产权保护。
  斯氏正确地将知识和技术划入公共品的范畴,却错误地用边际成本为公共品定价。科斯早就批评过这种生搬硬套是“黑板加粉笔的经济学”,不是现实中的经济学。不错,蜡烛照亮别人的边际成本等于零,但如果因此令蜡烛的价格为零,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人生产蜡烛。
  同理,假如没有专利制度的保护,技术免费使用,还有人投资开发技术吗?专利保护过严的确可能阻碍技术扩散,但如果没有专利保护,企业就没有积极性从事创新。这里原创是第一位的,扩散是第二位的,两者不是对等,而是源与流的关系。专利制度的设计必须在企业的原创和向社会的扩散之间保持平衡,而不是根据边际成本等于零,取消专利保护以求最大程度的扩散。如何把握原创和扩散之间的“度”,要根据市场实践并经过实证研究决定。
  对于中国而言,最紧迫的任务是原创而不是扩散,这就需要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目前的问题不是知识产权保护过度,而是保护不足。
  至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问题主要不在TRIPS是否过严,而是政治因素的介入。我们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放松对技术出口的限制,但也没有过高的期望,根本之计仍在提高我国企业自己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其他文献
评之评    自1979年以来中国银行制度改革的所有努力,都是围绕如何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一主题逐步展开的。  真正的银行是产权明晰、治理规范的企业。银行改革的基础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衙门式银行办成企业型银行,使银行改革具有产权改革的特点。通过产权改革,资本对银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取代了行政指令,金融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整体经济效率得到提高。  真正的银行是风险管理主体。商业银行只有自主决
人保集团入主华闻控股,广联退出,王政掌门时留下的“华闻系”格局瓦解    在失去自由18个月之际,昔日叱咤风云的王政知悉了曾掌持的“华闻系”的最终命运。  6月17日,透过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638,下称新黄浦)的一纸公告,一场股权战争终结的消息传递出来。  这场争夺战,围绕新黄浦实际控制人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闻控股或华控)而展开,历时一年有余。  参与博
在土地频频流拍背后,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方政府进退两难    4月,随着开发商疯狂拿地后陷入资金困境,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方政府,也面临进退两难境地。  2008年年初,在经历罕见的多次土地流拍后,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大幅削减了一季度土地供应计划:2月和3月,北京仅四宗住宅用地入市,均以超出标底不高的价格成交;原计划入市的15宗土地,推迟至二季度入市。这之中,便包括备受瞩目的“明
中钢首桩海外敌意收购能否如愿以偿    “这么大规模的连锅端,以前没有过。”5月7日,谈到正在进行的收购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中西部公司(Midwest Corporation Limited,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代码:MIS)行动时,53岁的中国中钢集团(下称中钢)总裁黄天文并不掩饰这次收购对于中钢的意义。   4月29日,中钢将其对中西部公司收购报价从每股5.60澳元提高到每股6.38澳元后,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