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混凝土用循环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将废弃混凝土反复循环再生用作结构混凝土粗骨料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5个系列普通混凝土经二次循环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分析了其矿物与化学成分,并依据不同的粗骨料质量等级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等级评定。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与吸水率降低,压碎值、吸附的砂浆质量分数与微粉质量分数增大;第二次循环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指标趋于稳定,化学成分中CaO质量分数增大了49.7%,SiO2与Al2O3质量分数降低了33.90%与9.78%,满足RILEM、英国BS标准和国标G
其他文献
利用均匀设计法安排有丝氨酸参与的美拉德反应,对样品用五个细化的指标评分,通过多项式回归拟合该反应的回归方程,分析各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反应的影响,结合回归方程和实际情况
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碘盐及发酵温度对低盐固态法酿造酱油的影响.试验分析表明微量碘对酱油的色泽有一定影响,使用碘盐的酱油色率略高于非碘盐的酱油,红色指数相近.而发酵温度
地球大气的物理变化与海洋的物理化学变化是相互关联的。大气中氢离子的失衡导致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等一类的极大饱和,使海洋中的盐碱浓度增大,从而致使海洋中某些生物(例如恐
Web2.0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涌现使得虚拟环境中顾客间互动日益频繁。现有顾客间互动研究多集中于实体环境,虚拟环境中的相关研究匮乏。虚拟品牌社群连接品牌、顾客与潜
通过界面聚合法对Pyrovatex CP微胶囊化,研究了乳化分散剂用量、乳化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