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o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课堂,只见所有的孩子都是腰杆挺直,双手背后,双脚并齐。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场面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这是美国教育工作者看到我国教育现状后所讲的话。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种种束缚,已把他们年轻的心灵破坏得“千疮百孔”,学生没有个性的张扬,没有人格的塑造,更没有主体的回归。“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课堂要为学生架设自主发展的桥梁,使数学教学真正走向学生的内心,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垒面发展。
  
  一、以生活原形为契机,引领学生回归生活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学生身边就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新奇有趣的内容,都是数学教学的“活教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或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教学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就要把数学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将学生紧紧地束缚在课本当中,让他们围着课本团团转的教学,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我们在依据教材的同时,更应冲破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发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解放,促使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自主发展。
  
  二、以学习过程为窗口,丰富学生心灵
  
  1.寓教于乐。新课程教学以“玩”贯穿始终,我们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游戏素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越学越有劲,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
  例如,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虚拟的数,对学生来讲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我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把教材中的套圈游戏改成了男女同学夹玻璃球对抗赛,男生5人参加比赛,女生4人参加比赛,由奖状该发给谁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迅速形成欲求不能、欲罢不甘的矛盾状态,让学生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 质疑问难。著名的科学家波普尔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去实践、去观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合作伙伴,必须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积极思考和主动质疑习惯。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使数学教学成为“问”数学、思考数学,可以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垒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修订后的大纲以“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为教学目的,对实施开放的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为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动力支持,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考核和评价,其目的是通过评价促进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考核的导向功能。评价不是目的,应通过评价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索和创新上。不同的评价方法的功能有所不同,如果在评价方法上存在缺陷,预期的目的就可能无法达到,甚至出现与评价目的背道而驰的结果。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来评价学生,首先要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孩子,要看是否能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师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你讲得好!”“谢谢你的回答”“如果你再想一想,会说得更好”,这些心灵的对话使师生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受到爱的感染与滋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学习要成为儿童自觉需求,改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方式已是当务之急。宽松的问题情境对于儿童充分展示业已形成的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考题设计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实行星级记分,目的是淡化以分数来衡量优劣的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考试改革评价方武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考试评价的作用很重要。大量的事实证明,改革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方式已是当务之急。语文学习要成为儿童自觉需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
在大班幼儿活动中,在有系统、有计划的主题整合活动背景下,绘画的技能与创作灵感得到和谐地发展,创作出充满个性、富有生活气息的幼儿绘画作品,以此来论述大班幼儿主题活动背
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最终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作为一线教师,这些都应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课堂中,数学课生活味浓了,数学思维
摘要数学开放题教学是课程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动手分类”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和应用题教学中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特征。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活动创新学习发展    现代活动数学教学,以“主动参与、自觉探索、学会学习”的素质教育观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觉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是我国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活
摘要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过程探索性的养成,把探索性的学习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上。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是学习
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带有情 Zakhoven
【摘要】本文立足个性新颖的教学资源,着眼教学活动、人际情境、教育氛围等方面,从素材、人力、非预设情境等资源生长点展开探究,更好地优化课堂,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资源 灵智趣 慧亲信 美谐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104-03  新时代背景下的课堂呼唤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