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悟”的能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_yu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决问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创造力等都体现出来,而让学生“悟”出数学思维,掌握解题的方法,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另一教育意义。对此,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指导策略,力求让学生由“解”至“悟”掌握数学思想,提升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小学生;实践能力
  “悟”既是佛学用语,又是哲学思想。无论是“参悟”还是“领悟”,都有“当头棒喝”的含义,小学生面对问题管窥蠡测,因此,既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解题,只有通过大量实践而“顿悟”,才能形成“解题思想”,进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大量的解题过程,如果不能领悟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悟”的能力,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引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悟出解题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数学题,因此,解数学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小学生反感解数学题,并且,枯燥乏味的解数学题更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事实上,之所以解题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解题的技巧和规律,或者说,并没将技巧转化为技能。严格来说,有很多奥秘和技巧都隐藏在看似简单的解数学题中,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以及“悟”出解数学题的规律。
  小学中段学生已开始接触乘、除、分数等较为复杂的题型,因此小学中高段学生必须掌握解数学题的技巧。在实践中,教师可教会学生灵活掌握数字0,1和余数的用法,以此来引导学生解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0”的用法:
  数学题:(1)1300×3=?(2)1600×5=?(3)470×3=?(4)5008×5=?
  解题思路:数中间或末尾的0都占一个数位,因此,用乘数去乘被乘数时,不管乘数中间有几个0,都需要一个一个地同乘数相乘;遇到被乘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然后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0,填写0的个数要与被乘数末尾的0的个数相同。
  解题:
  再如余数的用法:
  数学题:已知今天是周三,那么20天后是周几?
  解题思路:每周7天,以周一为第一天计算,那么周三则是第三天,所以解题方法为:(20 3)÷7=3……2,答:再过20天是周二。
  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巧妙解题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a-(b c)=a-b-c;反之,则a-b-c=a-(b c)。再如,接近整数的运算可以采用“补数”和“减数”的方法来加快运算速度,如:198 68=?观察发现,加数“198”加“2”即凑成整数“200”,那么,在计算时则可列式:198 2 (68-2)=266。总之,要让学生多解题、多练习,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悟”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
  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悟出建模思想
  当面对抽象的数学题时,首先将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记忆表象建立模型,其次将题中的数字代入模型,从而提高解题效率,这就是建模思想的体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形成建模思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转化为技能。
  以“混合运算”一课为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初次接触混合运算,用刚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数学题则有些困难。基于这种状况,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解混合运算题时将题转化为实例。
  例如,首先列出混合算式:50-3×8=?
  其次,将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实例,并建立模型:小明用50元钱分别购买了圆珠笔、笔记本和直角尺,而三种商品的价格都是8元,此时小明身上还剩下多少钱?
  解题思路:毫无疑问,题中涉及了乘法,即“3个8”,而这正是小明花掉的钱;用原有的“50”减花掉的“3个8”,即为小明身上剩下的钱数。
  (1)提问。用数量关系来解释,这一例题则构成了上面的算式:50-3×8;但算式中的50、3和8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对象,如50元钱,3种商品和单价8元。那么,要解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
  (2)将数字代入模型,并引导学生解题。50元钱是总的数目,小明购买了3种价值8元的商品,用加法来计算即是3个8,这说明小明花去了24元钱。50-24=26,因此,在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本中的数字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一种纯数量性的知识。长期按照数字的形式来开展数学教学,学生所学到的则是一组组数量关系,而这种数量关系是极具理论性的,使得小学生很难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将数字转化为有形物质,如此,则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掌握解数学题的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解决问题”考验学生掌握知识的厚度和深度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学生成长并学会技能的过程,而这正是教育实施的最终目的。因此,重视“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悟”的能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媒介。
  参考文献:
  王书秀.新课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01).
其他文献
我国的珠宝行业日益发达,并逐渐与国际接轨,这要求我国珠宝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关专业外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珠宝行业。针对技工学校珠宝专业英语课程,总结教学现状,并提出由教
一段时间以来,思品学科的作业一直是困扰老师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一是由思品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所致,二是部分教师对学科作业标准把握不到位。所以,如何科学地设计思品学科的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从"导入"上下工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2 m^3卡尔多炉旋转装置润滑方式不合理,导致轴承高温损坏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实施改造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相关冶炼炉降低热损失和提高旋转装置可靠性提
本文介绍了200 kA铝电解槽超常态电解工艺及其与电流效率的关系,以及实现此工艺的关键措施与管理理念,通过在200 kA电解槽上实践,证明了此工艺的节能、增产效果。
行政法学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非常高的科学,繁杂性大大超出别的法律学科。由于法治国家建设与法学教育密切相关,同时行政法学教学是由多种措施促进依法行政过程的逐渐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