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冀谷19和沧谷4号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施氮量对于夏谷品种群体结构、形态特征、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品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的时间上有差异;沧谷4号的各项生态学指标及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有效穗数、穗粒重最大,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最高;而冀谷19各项生态学指标及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冀谷19的有效穗数、穗粒重在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施氮量为225~300 kg/hm2时,经济产量最高,但不同施氮处理沧谷4号各项生态学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