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q12262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位新建了办公楼,楼前种上了一长溜宽阔的、漂亮的绿化带,长约两百米,宽约十七八米。
  公交车停靠站设在办公楼前绿化带边上偏西位置,正好斜对着办公楼的大门。公交车停靠站与办公楼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由于中间隔着绿化带,而绿化带内各种植物严严实实的,高大乔木下还种上了密密匝匝的矮灌木。按照正常道路行走,下公交车之后,需要经人行道绕过那一长溜绿化带,才能从办公楼东侧经车行道绕到办公楼前。
  不知从哪天起,无论是上班的人,还是来办事的人,发现公交车停靠站与办公楼之间的绿化带中被人踩出了一条小路,原本一些美丽的灌木倒伏一旁。除了逢乔木绕过,这条小路的走向几乎就是在公交车停靠站与办公楼之间画出了一条便捷的连接线。于是,不少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从这条小路上过去,而且通过这条小路往来的人与日俱增……
  一天,单位领导在办公楼前下车后,一时兴之所至,没有直接进办公楼,而是走到绿化带前观赏风景。发现绿化带中被踩死的一长溜灌木后,领导心里很不舒服。
  进办公楼后,领导把综合部正副主任都叫到了办公室,生气地说,“办公楼前的绿化带被人踩坏了,你们知道吗?”
  综合部正副主任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其实,他们都发现了绿化带中人为踩出的那条小路,而且都曾因避大日头或赶时间图方便,偶尔也不自觉地随着人流走过那条路。
  “绿化带是我们办公楼前的亮丽风景。如今,好好的绿化带被糟蹋成这样,实在大煞风景。这可都是花大价钱请人设计并种上的。这样破坏公物的行为是要不得的,必须坚决予以制止,不能任其发展!”领导没等手下回答,紧接着发出指令,“你们说怎么办吧!”
  “建议在绿化带被踩出的路两头,各设置一块提示牌,写上‘植物也有生命,破坏绿化带可耻’之类的话语。”综合部主任思索一下后提议。
  “好!就这么办。”
  然而,提示牌设置后,绿化带中那条小路依然人来人往,而且越踩越大,越踩越结实。
  领导很生气,让综合部派人轮流在提示牌旁值日。见有人守着,本单位的人自然都不好意思穿越绿化带;但来单位办事的一些人却不大在乎。因劝阻不成,值日的人还时常与穿越绿化带的人发生争吵。更何况,单位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派人守在这里呀!于是,绿化带中的那条小路越来越清晰……
  领导正在办公室批评综合部正副主任们办事不力的时候,他一位在园林部门工作的朋友来访。了解原委后,领导的朋友去绿化带前看了看,说了一句,“顺其自然!”
  领导不解,“难道就这样任人践踏?!”
  “當然不能!”领导的朋友说,“绿化带中没被踩坏的植物应该保护好。但这条小路既然已经成形了,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你今天补种了,也许明天又会被踩倒,甚至还会踩出另外的路。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它存在好了。”
  “这样不是很难看吗?!”
  “没事,只要略作设置,也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领导按照朋友的指点,顺着绿化带中被踩出的路的走向和宽度,摆上了一块块青石条。一块块错落有致的青石条延伸于绿化带中,别有一种诗情画意。
  从公交车下来后,人们大大方方踩着绿化带中一块块青石铺就的小路前往办公楼,感觉蛮美的!
其他文献
爱 松 本名段爱松,云南昆明晋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4届高研班学员,参加过《诗刊》第30届青春詩会,出版诗集《巫辞》《弦上月光》《在漫长的旅途中》《天上元阳》等,曾获《安徽文学》年度文学奖等。
期刊
窗前一盆石菖蒲,风貌萧疏,叶奇香,含章蕴藻,有简古清奇之姿。人间碌碌,石菖蒲或可寄意;人间碌碌,读好文章如对可意人。菖蒲是嘉草,竹峰的《竹简精神》是佳文,朝夕有此二物相伴,得岩烟岫云供养,自以为衣貌行止如散仙。  竹峰的文章,读得很早,也读得很多,这是我和他的缘分,也是我的福气。在竹秀于林之前,竹叶初展竹箨尚鲜之时,我即知其文章前程不可限量。因他敬畏文章如祭山川鬼神,虔诚读书写作如信徒转山朝圣,年
期刊
我第一次见到真实的老外,是教授我们口语的Steven,一个标准的清教徒似的男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学外语还很吃香,找工作占据绝对优势,在校园里谈恋爱也能有优先挑选权,连带地外国语学院里长相凶蛮的院长“郭老太”,也似乎看上去气质优雅了一些。郭老太在每届新生开学典礼上,都会用她土得掉渣的山东沿海普通话,骄傲地表示,外语学院是前途无量的学院,一旦跨进这个门槛,就意味着你离出洋留学也不远了。而且这
期刊
1  大凡事物都有一个兴盛衰败的过程,每一样物件都有它时兴式微的时候,都会被打上时光的水印,老物件里自然就藏着许多旧时光。  作为物件的笈,其具象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今人对它已经非常陌生,作为汉字,也随着具象的淡出,使用频率几近冻结,也早进入生僻的行列。于我,则不然,它是储存我人生记忆的一块移动硬盘,里头藏着我的许多旧时光。  记不得何时认识它的,可与它亲密接触,是自打踏进学堂门第一天开始的。  
期刊
吉祥街上店铺不计其数。  卖豆腐的店铺却只有两家。  一家在北边,一家在南边。北边的豆腐店老板姓冯,叫冯国昌,今年四十六岁;南边的豆腐店老板姓赵,叫赵国盛,今年四十三岁。冯老板长着一张国字脸,身高一米八,身材本就魁梧,现在有些发福了,显得膀大腰圆,像个天天杀猪吃肉的屠夫,不像豆腐店的老板;赵老板长着一张刀条脸,身高一米七一,身材瘦削,倒像个常年吃豆腐的。冯老板和赵老板在一起说话,得隔开两米远,不然
期刊
闲扯一下小说。  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中,不合理的距离是致命的。  在本期中,王东梅展示给我们的距离并不长,只有半米,但是,我们判断了一下,觉得这个距离支持了她的小说,是颇为合理的,因为,这符合冲突的一般原则:父子二人相距很近,但心很远。小说由此为我们带来了无比丰富的联想。  《偷自行车的人》是维托里奥·德·西卡的名作,也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掉这个书袋是想说明,父亲里奇和他的儿子布鲁诺同
期刊
我的工作平时挺忙的,很少能顾得上家里。妻子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很辛苦,得了轻度的抑郁症,需要好心情。周末我开车带她和孩子去另一个城市游玩散心。在游乐场,妻子说,孩子们还从来没有见识过雪,希望和我一起去“冰雪世界”玩一玩。我一看门票价格不菲,想着省点钱,让她带着大孩子去玩,我抱着小的在外面等着,没想到妻子突然就不高兴了。  为了安慰妻子,我赔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我以前不是和你去过世界之窗吗?
期刊
多年来,父亲疯狂购买动物,而动物本身又在无止境繁衍,母亲终日忙碌于动物和动物之间,照顾它们的吃喝拉撒,有时累倒在猪圈里,或鸡舍旁。父亲见状,非但不上前查看,还冷嘲热讽地说:“别装啦,快起来吧,生个丫鬟命,装什么小姐身。”很早之前我就说过,母亲终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早晚要出事儿,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一切会来得这么快。  接到父亲的短信后,我连夜赶回故乡,一进门看到父亲躺在床上,灯光昏暗,他眯着眼抽烟
期刊
那只白色的百灵鸟,老是在金明的梦里飞来飞去。  那是一只多漂亮的鸟啊:通体雪白,无一根杂毛,展翅一飞,就像一个白色的精灵。还有它的叫声也格外悦耳,让人听得心醉……  金明每次醒来,都会问自己:这白百灵真的存在吗,它为什么总托梦给我呢?过去他在草原打工,也听蒙古老乡说起过白百灵,他们说那是神鸟,很少有人见过。  冬天,草原下雪了。金明的家就住在草原的边缘地带,这里的雪也一样纷纷扬扬。大雪封门,正是在
期刊
一  雄田健二,鬼子兵的狙击手。  我爷爷刘先旺记不住这个名字,不过他有办法来记。在我们苏北里下河平原一带的方言中,“健”与“贱”、“二”与“啊”差不多同音。这下我爷爷就省事了,他把“雄田”两字省略,把“健二”记成“贱啊”,瞧,这多省事。当然,我爷爷背后称他“贱啊”,当面当然不能这样叫,得后缀上“太君”二字,合起来就是“贱啊太君”。  “贱啊太君”不喜欢说话,黢黑的马脸又瘦又长,脸上布满沟壑纵横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