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的意外伤害当中,头部受伤的比例虽然只占到五分之一左右,但由此造成的死亡比例却占到第一位!除了头部损伤直接导致伤者死亡以外,现场处理不当也是重要原因。所以,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脑部损害,在头部受伤以后及时、正确处理,往往可以防止死亡事件的发生。
认识颅脑损伤
所谓的“颅脑损伤”,指人的头部受到外界暴力而造成的损伤。损伤方式有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两种,颅脑损伤通常发生在意外情况下,如交通事故、地震、摔伤、工伤事故。由于现在机动车多,工地、工厂多,所以工伤事故也多,受创伤的伤员也大大增加。无论平时或战争时,颅脑损伤都占到全身各部位损伤总数的20%左右,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却居各类损伤之首。
识别颅脑损伤
1. 意识障碍逐渐加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昏迷程度加重);
2.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最初表现为两侧瞳孔一大一小,最后两侧瞳孔均散大。
3.受伤后立即发生昏迷的伤员,通常为头部受伤,虽然休克伤员也会昏迷,但发生昏迷稍晚于头部伤。
4.脑震荡是颅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这是头颅受到外界暴力作用而引起的一过性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短时间不省人事,或仅有短暂的神志恍惚、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低、出冷汗,几分钟或半小时后即可清醒,醒后记不清受伤经过。病人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涣散,出现睡眠障碍等症状。不少病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脑震荡若及时治疗,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
5.头部受暴力打击或摔伤,但头部没有伤口,伤后当时神志清楚,回到家里便会发生昏迷。这种情况经常是颅内血肿的表现。颅脑损伤者应做头颅CT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来确诊。
颅脑损伤急救的原则
抢救颅损伤的重点是对创伤的处理。
1. 立即对病人的伤情进行简单的检查,针对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头部受伤引起严重的外出血,立即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3. 如有血性液体从耳、鼻中流出,可能是颅底骨折造成了脑脊液外漏。
[方法]病人侧卧,并将头部稍垫高一些,使流出的液体顺位流出,并防止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
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4. 呼吸、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
5. 昏迷的病人按昏迷的急救原则。
[重点]:畅通呼吸道,运送途中应平卧位,以免呕吐物误吸肺内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6. 病人呕吐频繁,两侧瞳孔不一样,出现严重脑疝的症状,应迅速就近送到有手术条件的医院,尽快争取手术治疗。
7. 运送病人途中,应有急救人员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并用衣物等固定病人头部的两侧,尽可能避免头部摇晃和震动.

颅脑损伤急救要点
头部受伤引起严重的外出血,立即进行加压包扎止血.
如有血性液体从耳、鼻中流出,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昏迷的病人重点是畅通呼吸道,运送途中应平卧、头侧位,以免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应在医务人员监护下送医院,注意固定病人的头部,避免摇晃和震动.
颅脑损伤的十大就医指征
脑外伤病人有时到医院后就能完全清醒过来,体检时也无异常发现,脑CT扫描也属正常范围,但这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脑外伤病人一般会在24~48小时内随时都可发生病情恶化,应立即就医。
1.头痛
程度较剧烈,用一般止痛剂无效,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
2.尿床
尿床提示大脑排尿中枢受压,成人尿床可能是颅内血肿的一个信号。
3.瘫痪
受伤时肢体运动正常,逐渐出现步态不稳,或一侧上肢乏力,抬起困难。
4.心跳减慢
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减慢至40—50次以下,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和呼吸减慢,提示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发生。
5.昏睡
如果原来清醒变得深睡或难唤醒,不要以为睡着了,应警惕昏迷加深。
6.躁动
极度躁动不安,伴大汗淋漓,说明颅内压升高到难以代偿的程度。
7.抽搐
肢体抽搐称为癫痫发作,是脑细胞受到刺激放电发作的一种表现。
8.精神异常
神志混乱,精神不集中,不能像平常一样做事。
9.瞳孔散大
正常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线照射后瞳孔缩小,而异常时一侧瞳孔比另一侧大,光反应迟钝。
10.眩晕
脑外伤早期病人有头脑昏沉的表现,并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如果眩晕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也要警惕有颅内水肿的可能。
[特别提示]
大脑是神经中枢的所在,脑组织最脆弱,而且脑神经损伤后很难再生和修复。因此,颅脑损伤死亡率和残疾率都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