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例外公司”的修炼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che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背景:
  新年伊始,最新一期的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青岛啤酒被列为全球十大稳定增长企业之一,也是唯一入围的中国企业。
  据报告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里塔·甘瑟·麦克格莱斯(Rita GuntherMcGrath)的解析,这份报告是研究人员在全球选择了2347家市场资本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上市企业作为调查样本,其中只有10家每年都能实现净收入增长至少5%。在这10家企业中,又只有青岛啤酒是唯一来自中国的企业,历史也最为悠久。
  “例外公司”传递了什么
  在全球经济处于低迷和制造业需要重新思考、构架的大环境下,源自美国学者针对全球性的调研报告,无疑具有启示意义,尤其针对10家企业稳定增长背后基业常青的分析,颇具全球借鉴意义。
  总的报告显示,他们研究的例外稳步增长的公司,并不符合传统观念中企业增长所具备的一些条件。
  通常的战略理念认为,一个公司的增长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在行业的增长。但在这份报告中,这个观点似乎立不住脚。诚如报告所指出的:“这些成为‘例外的公司’,大都分布在很多不同行业中,诸如制药业、啤酒制造业、建筑业和银行业等,而它们都是所在行业中的佼佼者。此外,它们大多都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并且没有受到专利或商业秘密方面的保护。”
  分析还显示,通常被认为一个公司越大就越难保持增长的观点也立不住脚。事实上这些“例外的公司”规模并不算小。从员工数量来看,最多的西班牙建筑公司ACS,员工数量近140000人,而员工数量最少的美国金融研究公司FactSetResearch Svstems也有4000人,而且这些公司的市值都在10亿美元以上不等级别。
  还有一种传统观点也被“例外公司”推翻了。这就是处于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的那些公司,往往会持续保持更高的增长率。这些“例外的公司”并不集中于同一个地理区域,既有新兴增长型经济体的代表,也有成熟经济体的代表。
  不仅如此,被颠覆的还有一向被看重的企业全球化程度。报告例举Infosys和ACS公司案例表明,他们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寻找海外商机,但雅虎日本几乎把所有业务都放在日本,HDFC银行只在印度营业,Atmos Energy定位在美国市场题。而虽然青岛啤酒的出口额占到50%,但直到2007年才开始计划在海外建厂。KrkaGroup也只在东欧区域内制药。
  报告还同时指出,依照传统理念,企业的增长会随其年龄增长而放缓,但在这些“例外的公司”中,却完全看不到年龄的这个效应。尽管这些公司半数以上成立于1980年之后,但历史最悠久的两个公司分别成立于1903年和1906年。这些公司都能够在全球化、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迁中保持良好的业绩。
  综上,研究者给出的结论则是,尽管稳定增长是件很难做到的事,也只有小部分大型公司可以做到每年都能够实现利润增长,但他们的共同特点又是通常比竞争对手更早地进入市场,也更善于尝试新做法。而且这些企业都极其稳定,公司策略和组织结构可以保持长期统一。同时这些公司的客户忠诚度很高,企业文化也比较成熟、强大。
  不谋而合的中国案例
  青岛啤酒被国际权威机构列入全球少数稳增长企业,并作为中国唯一上榜企业予以分析和推介,无疑令人鼓舞,毕竟这份报告客观分析的全球“例外公司”稳定增长的特点,在这个唯一的中国企业身上都能得到印证。
  在记者看来,中国的青啤之所以在这次全球普查中成为佼佼者,之所以历久弥坚,且能焕发青春,稳步实现令人羡慕的增长业绩,这既得益于报告所分析和阐述的共性特征,同时近距离审视,更在于深层的开放与比较,在于长期修炼基础上的主动融入全球化的三种智慧。
  很显然,在“例外公司”的共性特征上,青岛啤酒同样以其执着和行走方式,颠覆了诸如稳增长重在新兴行业,公司越大越难增长,稳增长取决于成熟的市场和全球化程度,年龄偏大增长放缓等传统和偏颇发展理念。特别在这个大起大落的十年,这家中国公司不仅成功迈过百年门槛,而且利用“双轮驱动”向着青春、向着世界行业前三位次奔跑。
  先看几组有力的数据,过去的10年,青岛啤酒的销量,由2000年的184万千升增加到2010年的635万千升,同比增长245%。销售收入由37.6亿元增加到196.1亿元,同比增长421%;净利润从1.6亿元增长到15.2亿元,同比增长850%;品牌价值从67.1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0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9%,持续呈现利润增幅高于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增幅高于销量的良好发展态势。即使是刚刚过去不久的金融严冬,由于提前的预判和坚固的防御能力,她的旺盛生命力足以说明一切。
  难怪人们常常感叹:为什么是青啤?
  事实上,青啤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背后,有着诸多值得深究的发展机理和内涵,但综合来看,不外乎执着、眼界、修炼、创新、融合、文化这些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而这显然需要坚持的积累与创新。倘若没有前100多年专注啤酒投入的积累,这个10年,青啤恐怕难以在加速动荡的世界产业大格局中游刃有余,迸发出自己的才能,甚至敢于选择在2014年实现销售量千万吨的跨越。
  董事长金志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概括说,他对这份报告不感到意外。其实进入新世纪以来,最早试水国际化的青岛啤酒,更将自己视为国际大棋局中的一枚棋子,因而愈加注重靠选择智慧、定力智慧和博弈智慧来掌控全局,赢得主动。
  结合青啤路径他认为,所谓的智慧选择就是遵循天时、地利、人和的经济规律,顺势而为,在打破原有平衡中创造新的平衡。前些年青啤能够在战胜金融危机中赢得春天,靠的就是这种选择。
  “青啤的赢更在于定力的智慧。”金志国认为,青岛啤酒一百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做好啤酒主业,但是一百年来又在不断地变革,所以才有了“一杯酒做一百年”且依然保持鲜活生命力的企业。
  他给出的答案是,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经营理念的专业化。即把专业化能力历练成专注的商业气质是专业化的最高境界。这种融到骨子里的气质,会推动企业在专业化道路上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所能达到的专业化高度也必然是鲜有企及。再一个就是运营层面的专业化,它代表行业先进生产力,引领行业变革方向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企业供应链运营能力。而无论过去的10年,或是冲刺1000万吨目标,定力智慧突出体现在坚持整合式扩张的“双轮驱动”上,这也是青啤追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模式。
  而通常被看作你死我活的博弈,则被青啤赋予了一种智慧的“技术+创意+竞合共赢”的价值模式。而无论是泰国建厂模式,或是到目前树立起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的品牌形象,以及以“共盈共赢共荣”的价值链以及供应链管理模式、 开放创新的文化融合能力、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等,无一不是这种智慧的讲述。
  有这样的智慧,青啤的稳增长还将持续。至少在通往2014年1000万吨目标的道路上,他们的故事还将延续,主要是在加大聚焦和适应全球化大格局框架下,凸显“三种智慧”,持续系统的机制再造。尤其旨在提升忧患意识和与众不同的国际化视野上,金志国尤为期待“让青啤这条鱼飞起来”,继而变成鹰,俯瞰全局,助力创新并成就梦想。
  “稳增长”基调的整体反思
  《哈佛商业评论》刊发哥伦比亚大学麦克格莱斯教授的这份研究报告,可以解读为一个信号:企业的稳定增长,或已成全球性思考的问题,尽管很难,但都在试图调整、重塑和改变。特别对高速运行了30余年的中国制造和所支撑的中国经济来讲,迫切需要我们的骨干大企业带头实践,在积累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自己的一套具有普世价值的、富有质量的稳增长模式。
  面对这样一份值得反思和借鉴的报告,固然有值得自豪的一面,但更多的应是一种忧患,因为在庞大、粗放的中国制造业中,引以骄傲的青岛啤酒无疑显得孤单,这不能不让人忧虑。
  其实无论是国家“十二五”开启战略转型,亦或是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的稳增长主基调,都凸显了国家竞争层面,对实体经济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的期盼和更高的要求。毕竟,只有放眼全球,不骄不躁、善于学习积累、苦练内功、勇于创新的企业,才能真正成就百年基业,实现可期的稳定增长。而中国经济的整体走强,也最终寄托于此。
  对此,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他在看过“哈佛”的分析报告后很有感触,一是青啤在全球层面上被选拔出来成为典范,绝不是偶然,颇具标志性意义。综合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洗礼,起码中国企业整体上已经告别了靠投机、靠外延发展这个道路。同时也要看到,类似的企业别说在中国,即使在全球也不多见,他们的启示是,发展更需要持续,更需要理性的成熟,而不是忽高忽低,飘忽不定,而这更需像青啤这样着眼长远,着眼全球化,着眼内部系统建设。
  无疑,这份全球性发展报告耐人寻味,所引发的思考绝非限于个别行业和企业,在一个已经深层涉及实体与国家,福祉与尊严的辩证法中,我们不能不再次审视“公司的力量”。诚如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对此的反思:“我们找不到一个公司制度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可以发达的例子;找不到一个市场不发达,这个国家可以发达的例子。所以,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国民财富的积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其他文献
山东兖州的兴隆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原是著名古刹寺的旧址,塔因寺而得名。远观兴隆塔,共有十三层,为楼阁式建筑,平面八角,通高54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下边的七层粗壮雄浑,每层房檐上有雕刻精致的盲窗。游人可以沿着塔内的梯级盘旋而上,登至塔顶,扶栏远眺古城风景。  往上的六层则俊秀小巧,仿佛是将另一个小塔置于大塔之上,这种造型十分罕见,一度引起著名古建筑大师梁思成的注意和困惑:“山东滋阳兴隆塔
期刊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被与会代表评价为“历史以来最简短平实,但也最具指导性的未来工作纲领。”  青岛的未来已经来临,只不过这个未来需要三个短语来解释:蓝色跨越,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青岛几乎是第一个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本届政府的奋斗目标,同时仔细部署了这个未来目标该
期刊
圣彼得堡的真正价值在于她是体现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沉淀的源头。她是俄罗斯国家民族未来复兴的象征。代表文化和艺术的诗以及代表勇气和抗争的剑,是这座城市简洁而完整的写照。  俄航美制波音767~300客机掠过蒙古高原向欧洲飞去,我殷切地期盼着早一些走近俄罗斯,走近那座唯一因为城市本身的经典文化艺术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殊荣的圣彼得堡。  一早来到圣彼得堡,尽管清晨7点钟的圣彼得堡还
期刊
“天然的”利差保护虽然在短期内为银行获利奠定了基础的制度性保障,但却给未来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外部出口需求减少和内部通胀压力的大背景下,谁才是目前中国最赚钱的行业?答案既不是高度垄断的石油、电信产业,也不是含有科技含量的IT、汽车行业。  在逆势中独善其身,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国内银行业。  尽管四大国有行以及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年报尚未披露完毕,但业界根据三季报
期刊
网络体作为网络时代的特殊产物,其碎片化和非理性以及缺乏一定的深度的特征也使得它不过一时流行而已,短期喧嚣后。很难被人记住。因此,对于网络语言这种“速食主义”,人们该何去何从?  相较于往年春晚,2012年龙年春晚除了没有植入广告外的一大特色就是网络语言的流行:王宏伟第一个说出了:“hold住”;蔡明第一个说出了:“肿么了”;董卿第一个说出了:“淡定”;黄宏和沙溢说出了:“穿越”。在大家都猜测冯巩会
期刊
编者按  采访吴晓波是在早春二月青岛的一个细雨之夜。地点是青岛太平角名胜景区的一处会所。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次很特别的采访中的采访。起因是这位以“激荡系列”成名的财经作家,专程来青采访青啤公司董事长金志国,意在寻找和挖掘青岛啤酒的管理内涵。而这恰与本刊拟就《哈佛商业评论》刚刚发布的全球稳增长报告的采访不谋而合。于是,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才有了以下更大范围的碰撞与思考。  吴晓波简介  1968年
期刊
受调控政策延续的影响,如今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仍然延续着2011年末的萎靡态势,大小开发商虽然都面临着资金链紧绷的困境,但不同层次的开发企业选择不同,命运便也不同。  低迷的市场情绪,使得众多开发企业饱受煎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是绿城,率先成为“受灾困难户”。可就在绿城饱受煎熬之时,万科却再次迈过千亿大关,让人感叹其生财有道。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开发企业开始思考万科的营销模式,探讨万科的卖房之道
期刊
最爱BAYON  初识吴哥不免为ANGORWAT的宏伟雄壮气势磅礴所震撼,为女王宫繁复绮丽雕梁画栋所迷惑。开始时总是执著于日出日落,幻想着1858年这莲花蓓蕾初被发觉时的场景;不时沉醉于APASARA的浅笑轻吟,到处追逐着那些轻灵动人的身形。最喜爱的场景是如同精灵般伸开羽翼旋舞在漫天紫霞中,最心动的时刻是看着飞天在阳光的亲吻下眼波流转一点点苏醒起来。  然而真正沉醉地是在BAYON。  BAYON
期刊
40年前,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他走下专机后立即向周恩来总理伸出手去,并说:“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  40年后的今天,当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踏上美利坚的大地,浩瀚的太平洋已经成为中美两个大国共同发展的宽广舞台。一个伟大的“太平洋世纪”即将到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决定着这个世纪的走向,更被这个世纪的未来大势所决定。  亚太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
期刊
龙年开年本应上演“龙抬头”,但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电子业却迎来了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根据2011年第三财季数字,包括索尼、夏普和松下在内的日系大牌企业集体遭遇“滑铁卢”,2011财年将迎来巨亏。分析认为,经济形势不理想,日本地震,还有韩国企业的竞争等,都是导致日系电子企业风光不再的“罪魁祸首”。巨亏阴影之下,2012年,日系家电企业能否东山再起?日本彩电业的失落,能否成为中国企业进军高端的机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