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重中之重。要想让小学生学好语文,教师就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尽快投入学习情境,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让学生思维活跃、开发潜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活力。本文研究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以期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效果
  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活动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如何创设呢?笔者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事小学语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每节课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并准备好教学方案,把教材、教法和学生特点综合在一起,真正让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良好氛围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师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绪关系到学生在一节课中能否顺利地获取知识。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教师要以亲切、大方、自然、得体的良好教态面对学生,使课堂教学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教学过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节相扣,教学方法实用,内容适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其次,教师要全身心投入,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快速进入角色,用丰富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可以适当通过手势、动作、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
  2.师生关系要融洽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间的关系决定着一节课是否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双方都会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成为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亲切的眼神、鼓励的赞语、豪迈的激情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怀,让学生的思想火花不断绽放,给予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勇气。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当学生处于最佳学习心态时,学习热情就会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氛围也会热烈而愉快。为此,教师要做到:(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例如:一次语文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一名学生举手后起来回答问题,由于有些紧张,一时回答不上来。此时,教师很自然地微笑,并投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很快学生的心态平稳了,自然而然地将问题回答准确。可见,教师的微笑作用很大。(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到获取成功的快乐。比如,在教小学六年级(上册)《贴春联》一文时,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在狱中苦中有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胜利充满必胜信心,再让学生了解春联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奇葩,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趣味春联。在汇报中有学生说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由此教师讲授回文联。可见学生的心态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让学生主动走进探求新知的领域
  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并运用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探求新知的意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活跃思维,进而将获取的知识表述出来,形成体系,并从中得到探求新知的快乐。
  三、让音乐之声打造课堂氛围
  美好的音乐会让人陶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灵活自如地运用音乐创设良好地学习氛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感官、开发思维。比如,在教小学六年级(上册)《和时间赛跑》时,教师就运用音乐营造课堂氛围。在开课前,用录音机播放张碧晨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美妙的音乐把学生很快带入本课的意境之中。音乐的导入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可见在教学中,把音乐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充分发挥作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师生的互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改变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无论运用什么方法,采取怎样的措施,只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是教师的最大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一门需要很强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课程,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以大量做题为主,显得比较枯燥。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不再以计算能力为主,而是偏重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力图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在实际运用中发现数学的魅力,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数学的评价,让原本被供奉在科学神坛上的数学走向通俗。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是小学数学课堂,所以教学方式要结合游戏等小学生喜欢的方式,把新时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课堂。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精神,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多研究,多思考,找到一条适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精神培养 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创
一、激趣    第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外语教师要配合班主任、学校做好协调工作,逐步养成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  第二,要激发学生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外语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教学,有效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见到成效,既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又有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和信心。    二、练习教学法的基本方法    每节课都可安排与新课内容有联系的练习,既巩固旧知识,又引出新内容。就新
暑期有幸去北师大,又一次聆听众多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理论与鲜活生动的案例,受益匪浅,颇有醍醐灌顶之感。近期,又听了校内外一些研讨课、展示课,我深深感受到,当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的氛围,教育评价的机制,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培训是课改的关键,教育理念是课改的基础,教法、学法改革是课改的重点。  一.教师培训是关键  1.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