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益智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讲究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充分地吸引和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准确而精炼的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每个学生都有智慧的火花,好的提问能点燃心灵火花,启动学生智慧,促进思维发展。课堂提问应目标明确;提问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该问时再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1
  一、巧妙利用提问时机,吸引学生注意力
  能否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对于能否达到提问的预期效果非常重要,时机选得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效果就不大。准确掌握课堂提问的时机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进行提问。例如,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要及时提问,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讲授的时间长,学生产生了疲劳厌烦的心理,教师要即使提问,重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讲到重点、难点的地方,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思维发生障碍,要及时提问,以便排除故障,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
  二、正确把握提问难度,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储备,设计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回答的问题,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太难的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就会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不但达不到提问的目的,而且还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如果教师的提问偏难,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提问心有余悸,不敢回答,或干脆回避,这样就会削弱学生的求职欲望。反之,太容易的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学生回答起来轻而易举,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而且简单的问题没有启发性,学生回答时无需动脑筋,思维能力处于原来的水平,同样也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当教师发现提出的问题难度不当,应该立即更换另外的问题,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道理,教师掌握問题难度的原则应该是稍难但不超过学生的水平。
  三、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制
  如今,有不少现实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学生无疑可问的现象。即使是学生有疑问也不敢提问,或者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尤为重要。
  学生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有一个好的发展,因此学生才是學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数学课堂上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作为老师也应该摒弃以往旧的教学观念,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四、教授提问方法,给予质疑时间
  人们常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要学会是前提,但是会学才是目的。我们希望学生问问题,但是他们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点。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起初,学生提的问题可能不得要领,有时只是只言片语,有时又浅显幼稚。这时教师在关键时刻就需要扶一把,送一程,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路。
  五、教师多样化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样化。在以考试的形式评价时要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呈现应该灵活。课堂上,教师应多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给予评价,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爱提问,作为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给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意识到自己质疑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以鼓励评价的方式为主,努力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出一个个更高质量、高水准、有创新的好问题。
  现在许多课堂上,小组讨论学习已成为主流。首先,在评价小组的学习时,要有一定的评价程序,比如第一个被评价的小组会就探究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进行介绍,随后班里其他同学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小结。其次,要整体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既要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还要对好的做法及典型的事例作重点评价。再次,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都要结合进行。总之,评价的过程要帮助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作出科学性的判断,逐步实现小组评价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教育功能。
  六、认真评讲,注意鼓励性
  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有的教师不是搭桥引导,而是另请高明;或者“恨铁不成钢”,语言中带有批评,语调上带有责备,情绪中带有烦燥等。这使学生遭受失败的体验,从而情绪低落,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接受信息快。我们也常常发现:当学生尤其是差生答对问题受到表扬时,他们会激动不已,整堂课都会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教师,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课,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对待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要耐心地铺路搭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愉悦的心情;当学生答对时,教师要适时表扬和鼓励。
  参考文献:
  [1]聂成秀.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新课程学习上.
  [2]张俊.激发兴趣?促进思维——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
其他文献
我国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加快,林业产品需求也不断增加,林业当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我国的新时期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我国林业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发现生态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心理和课业负担,还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
【摘 要】 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这充分说明了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各类习惯的关键期,教师必须从小抓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
林业病虫害作为我国的重要自然灾害,对于林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危害,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也为了保持林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摘 要】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由青少年过渡到成年的关键期。本文运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给与心理辅导的建议。  【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02  从一名新进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青海海西州的经济进步发展的过程中,矿山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进行矿山的开采时,对海西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进行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所关注的重点,因此对于进行
现代信用对现代经济运行的影响深刻,信用活动直接决定经济活动的特征.这种影响可以直接、简洁地概括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