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PZ—300型大粒种子穴盘育苗精准播种机的研制及测试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粒种子穴盘育苗播种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排种器、播种驱动机构、输送带、输送驱动机构和控制器。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播种的单粒率达到96.5%,三次重复测试其漏播率为2.1%,重播率为1.4%,控制精度和性能优越。针对72穴穴盘作业的生产效率可达140盘/h。
  原理
  设施园艺中大粒种子育苗的播种环节实现机械化一直没有得到足夠关注,使得规模化育苗费时费力。针对这一问题,研制开发一种大粒种子穴盘育苗播种装置非常必要。该穴盘育苗播种装置主要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排种器、播种驱动机构、输送带、输送驱动机构和控制器5大部分。排种器设置在机架上部,由播种驱动机构驱动工作,输送带位于排种器的下方,输送带由输送驱动机构驱动,输送带上的穴盘经过排种器下方时与排种器的排种口位置对应,输送驱动机构和播种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相连,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排种器和输送带协同工作,输送带上的穴盘准确到达排种器排种口下方时,排种器将种子排出,使种子准确落入穴盘中。这种排种方式主要针对外形较大、粒重较大的种子,且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位于输送带上的穴盘定位也准确,可将误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机械设计
  大粒种子穴盘育苗播种装置机械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播种部分、输送部分、以及两者的组合。落实在功能部件上有机架的空间布局,排种器和播种驱动机构、输送带和输送驱动机构的位置以及受力关系。设计的原则是精准播种及方便维护。图1是基于该原则设计的机械结构图。第一是将排种器固定在机架的上部20~50 cm的位置,利用重力自由落种;圆整度不好的大粒种子可选择将排种器调高到50 cm位置,不易堵塞排种器。第二是可调输送穴盘宽度为30~60 cm,主要是通过调换不同的排种器后,能满足输送带上的穴盘横向和纵向通过,也满足不同规格穴盘的通过,以便同其他播种流水线装置的匹配和组合使用。考虑到育苗温室进出入条件,播种器的外形尺寸长×宽×高为1410 mm×890 mm×1700 mm。
  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电源选用温室常用的220 V交流照明电。首先进行初始化复位,然后输送电机开始运行,驱动机构带动输送带上的穴盘移动,穴盘采用连续输送方式,此时可通过检测种子能否落入穴孔中来检验输送速度是否合适,判断依据是穴盘上两行穴孔之间通过播种器的时间间隔是否满足大于或等于种子落下的时间间隔,种子能落进整个穴盘每行穴孔中即为合适的输送速度。通过触摸屏预先设定速度数值,该数值可随时进行改变。种子潮湿可以适当调节时间补偿系数,确保输送速度满足要求,如果不是最佳播种速度,可通过触摸屏重新设定。位置传感器可感知穴盘前进并进行定位,可通过两行穴孔之间的距离和输送速度来进行运算,得出相邻穴孔之间移动的时间间隔,来判断穴盘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如果受到育苗基质、土方等的遮挡产生外界误差干扰,会导致种子无法播到穴孔中心,影响播种质量,因此每次播种前需要清洗和初始化信号校准。播种电机的工作通过控制器精准控制,同时通过采集到的传感器信号,来确保输送电机和播种电机的配合。大粒种子穴盘育苗播种机的控制原理见图2。
  测试
  大粒种子穴盘育苗精准播种机见图3,装置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精准农业基地进行测试(阴天,天气潮湿)。测试材料:水果玉米种子;主要参数及关键指标:单粒率、漏播率、重播率;穴盘规格:72穴;测试方式:人工连续喂穴盘。测试仪器: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的标准仪器;测试方法:一次连续喂穴盘10套,播种后统计播种情况,试验重复3次。试验结果表明,3次重复测试中,该装置播种的单粒率达到96.5%,漏播率为2.1%,重播率为1.4%,72穴作业的生产效率可达140盘/h。
  结论
  本文研制及测试了大粒种子穴盘育苗播种装置。该装置采用移动式机架结构,在机架上悬挂排种器,通过输送驱动机构和控制器的协调,大大提高了播种的精度,同时也验证了机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实际生产提供了优化方案,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项目支持:果类蔬菜北京市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项目WX2016。
其他文献
【摘要】2002-2008年,作者对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境内龙洞中的洞穴山蛭进行了洞内观察和洞外养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洞穴山蛭终身生活在漆黑的洞穴环境中,只以蝙蝠血为食,没有冬眠现象。一年四季都有繁殖行为,因为世世代代营洞穴生活而体表透明、背线背纹消失、多数个体第5对眼点退化。  【关键词】洞穴山蛭 生物学习性    一、研究背景    2002年,我带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去一
8月盛夏,2012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清华大学分营在美丽的清华园成功举行,为期1周的分营活动清华大学精心筹划,用心设计,细心组织,尽心开展,努力让来自祖国各地的300位高中生在短时间里,提升科学素养,锤炼创新能力,感悟清华精神。  高校科学营清华大学分营从8月4日开营,至8月10日闭营,历时7天,为了达到“提升科学素养,锤炼创新能力,感悟清华精神”的主旨目标,清华大学设计了丰富的各类活动:既有
成菜电池  经常男电池,花费比较大,下面我们动手制作一个咸菜电池,就可以解决电池问题啦!
在蓝天上跳“芭蕾”    这是发生在海湾战争中的一个真实故事。  1991年1月17日下午,美国空军的两架KC-135加油机在伊拉克境外不远的天空中飞行,等待空袭伊拉克归来要求加油的战斗机。突然,KC-135接到E-3A空中预警机的通报:有4架F-16战斗机正在从伊拉克中部纵深地区返回,燃料都快要耗尽,其中一架还受了伤,危急万分。  两架加油机于是立即向北飞进伊拉克领空,搜寻亟待救援的F-16战斗
一部优秀的青少年科学DV活动作品,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后期编辑,它决定了作品最终的表达。也许有人认为前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这时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其实不然,这个步骤会涉及到很多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如何从拍摄的大量素材中找到最恰当的镜头;如何撰写解说词;如何选择叙述方式等,每一项工作都充满了挑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通过后期编辑,制作出满意的作品,让科学探究过程更好地表达出来,让一朵朵探究之花完美绽放
2012年9月21-26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组团参加了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法举办的第24届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这是我国第10次派员参加该项国际青少年科技交流比赛。  本届比赛吸引了117名14-21岁的青少年参加,他们来自36个国家,共涉及79个项目。评委会由欧洲的科学家组成,其中有2名是曾在该项竞赛中获奖的选手。比赛最高的3个奖项分别由来自爱尔兰、波兰和奥地利的选手获得,他们的项目分
《我的小船》模块属于“做中学”内容标准中设计与技术领域内容,适用年级为K-2年级。通过调查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水非常感兴趣,对浮在水上的船更加感兴趣。此外能够制作船的材料比较丰富,制作过程也相对简单,因此以小船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的。  设计与技术领域的活动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我的小船》模块至少包含7~8个课时。以下节选此模块中的几个活动
2015年11月5~6日,2015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胜利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山西省农业厅、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是由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主办,由山西省园艺学会、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协办,由山西农业大学承办的一次设施园艺专业领域的行业盛会。  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会长蒋卫杰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农业科学院朱德蔚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赵春
本期专题继续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于教师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也为学习者本身提供了更为有效和便捷的学习手段。不过,最为重要的是,无论在教育中应用何种先进技术,其目的并非在技术应用本身,而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在于为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提供必要的准备。因此,在一个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学校教育提供的教学环境也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关注未来学生踏
【摘要】该文总结了日光温室黄瓜越冬一大茬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嫁接育苗、整地施肥、各阶段田间管理及收获等内容,为越冬黄瓜种植、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技术依据。  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种植填补冬季黄瓜市场空白,稳产性好,效益高且稳,是越冬日光温室种植的理想茬口,曲周县白寨乡王村有部分户种植,年亩收益均不低于3 万元,近年来,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其它乡镇村发展面积逐渐加大,技术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