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kh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學中,学生是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和师生情感的投入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外部条件,是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良好土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活动的个体,教师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教师尽可能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流,如:“谁还有不同意见……”、“谁还想说说……”、“你的想法跟老师想的一样”。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
  二、课堂教学中适时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起到了引导、激发、定向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自主地探究知识。
  (1)创设问题情境
  “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一种新理论的产生,或一种新的发明创造,往往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不仅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
  (2)创设成功情境
  “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保障。成功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尊重、关心每个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二,要不断激励学生的成功因素。课堂上学生有时会出于胆小,出于害羞,不敢、不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教师应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从而使学生敢说、会说、愿说、爱说。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说和做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学贵置疑——多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是形成探究能力的突破点。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置疑,小疑则而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者。”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说过:“中学应当时常提出较有挑战性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起丰富背景的问题,能预先尝尝研究工作是什么滋味的问题。”可见从疑到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开端。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置疑,善于发问。其次要重视归纳思维方法、类比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方法,以及探索性演绎法等常见数学研究方法的思维训练。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决定了它更讲究思维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思考问题比单纯地学习数学结论更为重要。教师应试着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了解前人发现某一定理的思维过程,精心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科学品质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为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中形成独有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四、正确评价学生
  教师的正确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态度、情绪、心境。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跃发言,当他们的回答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获得了成就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大增,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教师有时一句赞赏的话,可能会对一个学生一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另外,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
其他文献
摘要:多年来,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我一直以中等职业教育的若干领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显的感觉,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在整个教育活动和系统中 而且在现代社会里据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中职教育的成功与否,源于师生在教学中的共赢,而并非教师单方面的付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团结、民主、平等、和谐”,它对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以前,有人提出教师工作者应有“一碗水”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
胸腺肿瘤是由胸腺细胞发生或分化而成的肿瘤,组织学上由不同比例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1]。其中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epithelial tumors,TETs)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是成人最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指向教学效果。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做到更加有效,应该引起语文老师们的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新一轮课程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伟大变革,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设置还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以升学为核心的“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素质教育,这使得实施素质教育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尚未完全摆脱考试指
摘要:初中学生已有小学语文为基础,具备了造句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在初中结束后还不能写出像样的作文。这不是我们的要求过高,而是我们教者没抓住学生作文的难点进 行针对性的训练,只是泛泛的次数作业,学生也草率了事,这样怎能提高?学生作文的难点,有技巧修养方面的,也有思想方面的,具体地说有三个方面:材料与中 心的关系,描写的运用,感受生活的能力,运用典型语言的能力。这三个方面,前二者是驾驭材料与语言的能力,
摘要:高中教育将地理归纳于文科之中,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只需要背、记的学科,用学习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方法学习地理,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学好地理,必须弄清楚地理学科的特点。高中地理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支撑地理学科的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门的学科知识。地理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区别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地理的方法,才能学好地理。  一
摘要:高中物理既是科学,也是文化,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传播物理文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当代工程技术的理论支柱。它不仅满载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蕴藏着具有重大教育价值的研究方法和人文哲理,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保证了物理文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