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未接受系统的家属CPR培训的心源性猝死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过家属CPR培训的心源性猝死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现场复苏效果及应急反应时间.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复苏效果及应急反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进行第一目击者培训,可显著提高心源性猝死院前抢救成功率。
【机 构】
:
277300,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未接受系统的家属CPR培训的心源性猝死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过家属CPR培训的心源性猝死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现场复苏效果及应急反应时间.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复苏效果及应急反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进行第一目击者培训,可显著提高心源性猝死院前抢救成功率。
其他文献
导管引流在疾病诊断、治疗及病情观察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导管引流日益增多,但意外拔管、感染等相关问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1]。
目的 探讨应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静和镇痛治疗指南>为依据,制订并应用工作流程;然后随机选取2006年1-12月2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将2007年1一12月间实施工作流程的2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恶性记忆情况.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镇静评分得分、无不良恶性记忆
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特别是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好发于中青年,主要因为血管栓塞,骨内压增高,微循环破坏而导致骨坏死,其中以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具代表性,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率为15%~40%,如不经治疗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股骨头塌陷、骨性关节炎而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爱益,系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谱广.用于呼吸道感染,肾脏和泌尿生殖系感染,皮肤组织和外伤、创伤、手术后感染。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减轻静脉输液疼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临床工作中,钾离子在外周静脉输液的应用较多,由于其本身的生理作用具有致痛性,往往在静脉补钾时.患者发生疼痛,致使补钾治疗难以顺利完成,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困扰护理界的难题.经临床工作发现,钾离子的致痛性与其在溶剂中的浓度及溶剂的种类有一定的关系.目前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多是凭
腹部吸脂术即腹部脂肪抽吸术,又称闭式减肥手术,是指在腹部通过手术的方法将沉积于腹部深、浅层的皮下脂肪抽吸出来,达到减肥和塑形目的的一种减肥方法[1]。
大气道内狭窄指段以上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腔内新生物造成的气道狭窄或阻塞,当良性瘢痕狭窄或肿瘤腔内生长超过气管管腔内径1/2时,即可出现明显的吸气性呼吸闲难,严重者出现三凹征,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而且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会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目的 改变传统颞旁注射方法 ,探讨浸润式颞旁注射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20例,采用浸润式颞旁注射;B组20例,采用传统式颞旁注射.结果 2种方法 注射后对患者产生疼痛不适、患者的负性心理影响差异显著.2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B组:血压、脉搏在注射前后的改变差异显著;A组:血压、脉搏在注射前后的改变无差异.结论 采用浸润式颞旁注射优于传统式颞旁注射方法 。
家庭肠内营养多以大号注射器缓慢推注为主,但由于营养管接口与注射器乳头并不适配,常给护理使用造成诸多不便,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营养管接口的毁损,缩短营养管的使用寿命.为了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利于家庭肠内营养的开展,2005年3月-2008年5月,我们将三通管用于家庭肠内营养,使家庭肠内营养护理操作更为简单方便,明显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脓毒性休克是指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低血压休克,是各科均可发生的l临床危重症,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早期液体复苏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相应的液体复苏及感染、炎性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发生肺水肿及继发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