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唯”如何破: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的实践和启示

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0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部门发出通知,联手开展清理“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广大科研人员既有期盼,又有担忧.“四唯”如何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20多年发展演进的介绍和分析,认为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走出了一条破“四唯”的道路,形成了科技评价的中国科学院模式,为如何破“四唯”提供了实践案例.
其他文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同类物和异构体众多,结构复杂。尽管在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超痕量存在,但具有较高的潜在危害。痕量POPs检测是环境分析的重大挑战。我国POPs监测在40年前艰难起步,历经3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支持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为将POPs监测纳入全国环境监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章描述了我国POPs检测技术研发由跟踪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能够有效考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效果,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不断发展,但是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