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方面探讨了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本结论是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有着正向的作用,尤其是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尤为显著。
  关键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为获得商业利益、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研发、推出新产品或新工艺一系列活动或过程,这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新产品、新工艺。①过程的观点指出了技术创新运行所必须处理和协调的各项要素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成为决定创新成功的关键所在,因而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和焦点。
  企业技术创新外力作用就是技术创新的条件,优秀的创新条件可以促使企业技术创新。②因此,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具有足够的自由,这是企业产生技术创新的前提。第二、企业应具有完整的人事权,这是企业经营者产生创新意识的必要前提。第三、企业应具有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的自主权,这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提。现在将从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方面来探讨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一、环境规制
  最初,環境规制指的是是政府以其它途径对环境资源利用的一种直接的干预。后来人们把环境规制概括为政府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干预,除了行政法规以外,还包括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手段等。最后环境规制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个体或团体为对象、无形的意识或有形的制度为存在形式的一种约束性力量。
  然而现在对环境规制的分类为以下几种:第一、分为非正式环境规制和正式环境规制。第二、分为经济激励型和商业——政府合作型和命令——控制型。第三、分为进口国环境规制、出口国环境规制和多边环境规制。第四、根据执行管制的程度,分为合作式管制和障碍式管制。
  然而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学者基本上都认为环境规制标准的上升对于企业技术创新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Vansan认为,拥有严格法律的国家比其它的国家有更高的创新率,而环境规制也不阻碍创新,反而,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正面的影响。合理设置此方面的政策,就能够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产生非常好的创新作用。③不仅能弥补企业的“遵循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可见,实现环境规制和企业竞争力、经济增长之间“双赢”的关键在于环境规制能否促进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也就是是否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④
  二、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不断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包括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市场需求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导向。⑤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动力。制度安排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制度保障。资源供给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物质基础。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互动的,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升级会对技术创新提出要求,并为科技创新提供发展的空间。技术创新一定会引起主导产业的更迭以及新产业的出现,并且会不断的推动其它部门的高度化。产业结构升级表示全新新的产业去替换旧的主导产业,这就为技术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因此这个创新也就更加有可能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也有了更好的空间,这样技术创新就可以实现更全面的拓展。其次,产业结构升级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加快,促使经济增长发展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更多的是依赖技术创新以及增加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来完成。
  当然,要选择与本国生产要素结构相适合的技术结构才可以承诺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技术创新使得新得服务大量涌现以及新产品,一定会导致这个过程中的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的变化,以至于促使需求的结构以及中间的投入结构发生改变。其次,技术结构变化会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以至于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技术结构的升级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使资源消耗降低,而且技术结构的升级导致节约的生产要素可以用于本部门的扩大 ,因此导致该部门增加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再次,技术创新完善了产业的技术质量,使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增强,使出口产品的比较成本结构得到改善,将国际市场需求方面的用途用在外贸结构和国内产业结构,并且出现一定的变动。最后,技术创新扩展了其它的产业部门,激励了新的消费需求,因此需求方面使新兴产业得到了发展。因此,技术结构的完善一定会成为使得产业结构升级和良性的循环。⑥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健康有序的环境管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标与导航仪。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与着力点。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的方式的转变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尤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变得更加困难。通过产业结构的完善可以使得产业间生产率更加均衡化,因此对使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有更重要的作用了。
  企业的技术创新就是把新技术创造性的运用于经济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企业是社会经济生产的基本细胞,因此,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就是说,企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也就意味着该企业有什么样技术创新结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转变技术创新的结构也就变得非常的重要了。⑦综上所述,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相互的,并且也都是正向的。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应该主要加强环境规制,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李京文:《科技国富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张若雪:《人力资本、技术采用与产业结构升级》,成都:《财经科学》2010年第二期.
  [4]张嫚:《环境规制约束下的企业行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彭海珍:《环境政策工具与企业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出版社,2003.
  [6]赵红:《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产业经济研究,2008.
  [7]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8]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
  [9]张颖:《技术创新的生态管理模式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8.
  [10]王振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保罗.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2]许庆瑞:《研究、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刘进先:《企业技术中心研究》,人武汉出版社,2001.
  [14]方时姣:《对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注解:
  ①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
  ②林毅夫:《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战略选择》,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
  ③彭海珍:《环境政策工具与企业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出版社,2003.
  ④赵红:《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产业经济研究,2008.
  ⑤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⑥吕铁:《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世界,1999.
  ⑦王振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在财务管理理念广泛推行新常态下,财务数据信息共享成为企业制定运营决策,洞悉发展前景,规避经营风险,获取综合效益必由之路,加之IT技术稳健发展,“互联网+”模式为财务共享
连着说了两期金融危机,该换换心情了.那就给大家唠叨点我的家务事吧.
传统的政府环境管理措施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失灵,促使我们不得不寻求新的途径来应对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而现实是,用以弥补政府失灵的市场机制,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却往往缺
江泽民主席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
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积极探索新时期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服
1870年6月,中国发生了一起有名的外交冲突事件—— 天津教案。因为处理这起教案带来的负面影响,声望、事业如日中天的曾国藩开始走下坡路。考虑到民怨沸腾,朝廷决定让其学生李鸿章接手此案。曾氏内心自此灰心丧气,一年多后即在南京去世。大清帝国进入了李鸿章的外交时代。当然,这一切都被与中国仅一海之隔的日本看在眼里。此时,日本的明治维新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主动修约:忽悠李鸿章  “脱胎换骨”后的明治天皇为摆
期刊
运用室内模型试验对粘性土边坡护坡植草的抗雨水冲刷的能力进行研究,探讨比较了植被在抗冲刷过程中,叶冠对雨水的截留和根系对土壤的加固作用效应,最后,比较了三种植被护坡抗
现在经济水平以一个不断增加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都在随之增加,这一过程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个机遇,但是与此同时机遇背后也蕴含了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