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引导学生经历阅读的过程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人的阅读史成就了他的生命发展史。”可见阅读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们也在用心推行课外阅读,可是,很多时候学生们的阅读停留在表面,没有兴趣,没有实效。文章侧重从三个方面——师生共读、同伴共读、亲子共读去阐述如何将课外阅读更好地落到实处。
  关键词:师生共读;同伴共读;亲子共读
  一、师生共读——让有效的阅读指导得以实现
  叶圣陶曾在《略读指导举隅》中谈到过有关略读的方法,简洁地概括便是:选取一篇或者一个章节,学着精读篇目的方法进行细读,对于自己存疑的地方,不可囫囵吞枣,而应借助参考书进行弄懂;弄懂之后再次返回去读,明了大意,再做记忆、体会或研究的工作。
  课外阅读,使用的最主要的方法便是略读,略读才有可能一目十行,做到海量阅读。而选取章节进行精读,才有可能做到深入文本,避免假性阅读。
  具体来说,阅读中要善于思考,读出质疑之处。对于不懂之处,再联系上下文深入研究,真正弄懂为止。有了这样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阅读体会方能深刻。将从精读篇章中习得的方法用到其他篇章或者书籍中去,阅读效果会大大提升。我也曾经尝试着如此去做过了。
  我们班共读了曹文轩的经典名著《草房子》,它是一部长篇小说,相对学生们之前看的游记、童话故事等,这本书可谓是巨著。因此,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深入文本,真正地有所收获,我选取了有关秦大奶奶的篇章《艾地》,让学生们共读,通过一番阅读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读懂了:秦大奶奶是油麻地的一员,在油麻地上,她与老公辛辛苦苦地盖了一座房子,可是为了建学校,她从油麻地中被赶了出来,于是出现了她与人们的各种斗争。不过,后来她却有所改变,关键时刻救了落水的小女孩乔乔……学生们对她的感情由讨厌慢慢地转化成了喜欢。学生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秦大奶奶突然会有如此的改变?
  带着这个疑问,我让学生再读了这一篇章,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秦大奶奶不愿意离开油麻地?她真是一个大恶之人吗?学生们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定位在一些关键词句上,便明白了:秦大奶奶之所以与人们不断地“斗争”,搞得油麻地小学鸡飞狗跳,无非是想留在这片她倾注了情感的土地,因为这片土地,是秦大奶奶和丈夫花了几十年的心血购买的,且承载他们美好的记忆……她并不是一个大恶之人,反而内心里面存有了一丝善良,当桑桑出现,能与她和平相处时,她的内心变得柔软,她开始变得友好,以至于后来,她奋不顾身地救人……
  学生通过思考、细读,读懂了质疑之处,然后再回过去读时,发现似乎秦大奶奶所做的一切“斗争”都可以理解,她毫不犹豫地救助他人,也顺理成章。
  这样的阅读,不再停留于表面,学生们思维得到了激活,带着问题去思考,有了答案后,豁然开朗,这时候,学生们便有了阅读的成就感。之后,便有兴趣,有了阅读的内驱力,带着之前学到的方法再去阅读其他的章节,便能将这部长篇小说化长为短、化难为易。
  继《草房子》之后,我们班又共读了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阅读方法,我又挑选了《葵花田》章节,引导学生细读,通过一些问题,诸如:青铜为什么会变成哑巴?在葵花爸爸眼里,他一生最成功的作品是什么,为什么?……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阅读视角会缩小,也会读得更精细,慢慢地我让学生学着去提问、去思考、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大部分学生阅读将不再是泛泛而过。
  师生共读,为学生习得有效的阅读方法提供了契机。
  二、同伴共读——让持久的阅读热情得以维持
  群体动力学研究发现:“个体一旦视某个群体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就会把该群体的目标、规范、趣味作为标准来塑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蒋军晶老师在《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中也曾写道:“深圳很多经济条件不错的家长,经常同一种书买几本,一本给孩子,另外几本给孩子最好的朋友。这对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效果很不错。”可见同辈群体对孩子阅读行为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例如,五年级时我们共读了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虽然大家都买了这本书,但是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不尽相同,于是,我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开展写读后感的活动。最后发现,那一批平时并不爱看书的学生,为了更好地融入小组,更加有效地参与读书活动,也开始跟着读了一些篇章,写了一篇读后感。虽然这样的共读活动,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深入阅读,但是“雁过留声”,至少学生们曾经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当他们再次翻开这本书时,一定会有朦胧的熟悉感,且可能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
  除了班级共读某本书,选择合适的时间来共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催生阅读经历的方式。每一天夕会都是我们班固定的阅读时间,时间一长,学生们慢慢地就养成了夕会一进教室就阅读的习惯。当一个教室里面大部分学生都在阅读,那小部分平时可能并不爱阅读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拿起课外书。刚开始的阅读,也许真有应付老师的成分,但是慢慢地,当学生们真正从课外书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快乐,那被动的阅读就有可能转化成主动、有效的阅读了。
  让学生爱上阅读,同伴共读是一种很好的催生方式。
  三、亲子共读——让温馨的阅读氛围得以营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可见,亲子共读,塑造家庭中的书香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可反观现实,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不爱读书,当问起孩子在阅读时,他们在干吗时,他们非常干脆地回答:做家务或者玩手机。试问,一个几岁的孩子,到底有多强的自控力呢?在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前,在没有尝到阅读带来的甜果时,怎会主动用心地去阅读呢?
  当然,也有家长反映,亲子共读让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有所改善,亲子共读的时光,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无形的引导……
  曾记得一位家长写了一篇亲子共读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我能感受到亲子共读所带给她和孩子的乐趣。她在文章中写道:“‘哇,这本书里写了好多昆虫啊,真有趣!’女儿脸上洋溢着笑容,眼里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确实,这本书就像一块磁铁一样,不仅吸引着她,也同样吸引着我。书中描述了勤劳的蜜蜂、愚笨的毛虫……有了《昆虫记》的陪伴,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了,它给我创造了与孩子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家长如此写道,她的孩子也确实在她的陪伴中,扩大了课外阅读量,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升,尤其在写作时,不会再显得毫无头绪。
  还有家长反映:刚开始親子共读的那段时间内,孩子是被父母督促着去阅读,可是一段时间后,孩子从课外阅读中感受到了乐趣,他不再需要催促,每天放学后会以最快的速度写完作业,投身阅读,一本、两本,一发不可收拾,一学期,孩子看了将近20本课外书。一年之后,他已经慢慢地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睡前不阅读还睡不着……在没有努力尝试的前提下,谁又能轻言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呢?
  阅读致力于人的根部滋养,是一个人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课外阅读不能只停留于口号,而应该真正地落实下去,为学生的阅读创造一定的环境,陪伴学生用心地去经历阅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蒋军晶.和孩子聊书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4](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父母的建议[M].罗亦超,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逐渐开始认识到数感培养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性,产生了培养学生数感的意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思维特点以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得学生数感的水平也不同。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文章将针对小学数学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数感培养;策略分析  数感是指人对数学思
【摘要】 立德树人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德育教育为先,通过相关教育鼓舞人、引导人、感染人和启发人,通过坚持生本教育理念,更好地塑造人和发展人,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高中阶段的学生压力较大,在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同时受到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影响,非常容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厌学和逃学、打架斗殴、组织小团体等
【摘要】 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球类运动,在体育运动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足球文化在校园教育事业中不断深入与发展,校园足球文化体系的构建愈加重要。尤其是在校园足球改革的背景下,校园足球文化构建已经成为了当前校园足球教育事业的重要方向。本文对校园足球改革背景下足球文化创建的意义进行研究,提出校园足球文化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化的方案开展校园足球文化创建工作。   【关键词】 校园足
2018年是改革开放整四十个年头,非常荣幸,因为时代给的机遇,我有幸与 《译林》 杂志结缘,并一路陪伴它成长为一个大型出版社。从现今看,这些年也算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作出了一点小小贡献。  我同译界和出版界朋友接触中了解到,一些 《译林》 的朋友,在议论时觉得 《译林》 走过的道路,颇带有传奇色彩,认为 《译林》 杂志及译林出版社发展形成了所谓“译林”现象—— 一本外行办的翻译杂志,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
【摘要】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衣,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语言对数学思维有概括和调节的作用。因此,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受年龄限制,低年段学生难以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完整的复述和表达。在此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性地准备各种教学形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 低年段 数学语言 条理性
【摘要】 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避免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多的错误,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利用错题本来将错题进行收集和分析,使每个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相关的知识点,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正确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高中政治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政治 错题本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再说一个大臣正面刚皇帝的故事。  邓艾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对内政也颇有建树,可以说是一位文武全才,蜀国最后就是被他带着军队长驱直入灭掉的。但人无完人,邓艾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说话口吃。在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他总是“艾……艾……”个没完。成语“期期艾艾”里的“艾艾”说的就是他。  有一次他参加晋文帝司马昭举办的宴会,宴会上他又“艾……艾……”的,于是司马昭就开他的玩笑说:“你总说‘艾艾’,你的名字里
1946年6月30日清晨,三艘美军登陆舰徐徐开出广东省宝安县大鹏湾。军舰上搭载着2583名东江纵队指战员,向着中国北方的解放区缓缓驶去。  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创建和领导的人民抗日军队,在敌后坚持抗战7年之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却在预谋发动内战,谈判桌上假意与共产党和谈,背后的屠刀已然寒光乍现。  广东是国民党军事统治最森严的地区之一。几乎是孤陷重围的
【摘要】 有效的设问,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的思考有方向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体系,促進学生思维创造性发展,甚至让学生在知识的碰撞中产生智慧,在自主的思考中探究知识,发展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设问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
一  1948年8月25日,香港 《华商报》“茶亭”副刊开始连载郭沫若的长篇自传体散文。这部名为《抗战回忆录》 的文字,主要所写的是作者在上海、南京失守后,准备保卫大武汉而终于放弃了大武汉那一个阶段的经历。在写到长沙大火,退驻桂林,准备撤退到重庆时,郭沫若将离开香港,回忆录也在此告一段落。  这部“回忆录”得以在 《华商报》 刊发,主要是当时帮助该报工作的夏衍的功劳。夏衍当时为《华商报》 大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