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niao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编制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达标、黑臭水体治理等规划和方案,实施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大工程,黄河干流水质总体达标,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也要看到,黄河以有限的水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支撑沿岸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复杂的水沙关系加剧了生态治理难度,历史欠账较多,治理能力仍然不足。

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宁夏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问题历来突出,加上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水库建成后,宁蒙段河道冲沙能力降低,全区仍有水土流失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据测算,因水土流失,黄河宁夏段主河床因泥沙淤积,每年抬高1~2厘米,黄河宁蒙段有形成“新悬河”的危险。同时,也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日益增高,在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一些地区河床高出市区3~5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10米以上,造成安全隐患。
  水质改善任务依然繁重。黄河流域是工业污染较为集中的地区,宁夏沿黄城市群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区的95.1%、96.4%和93.6%,个别湖泊、个别断面无法实现水质长期稳定达标,部分水源地个别指标超标,水污染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水源涵养功能退化。宁夏森林总量不多、规模不大,水涵养功能总体不强。草原面积相比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1368万亩,九成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其中沙化面积约25%。因建园区、扩城区使湿地面积不断萎缩,净减少16.65万亩。
  供用水矛盾日益加剧。当前,黄河水资源的分配方案依然是按照1987年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执行,国家给宁夏每年分配40亿立方米黄河水。30多年后的今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区用水需求呈刚性增加,供用水矛盾日益加剧。目前全区年缺水量4.3亿立方米,预计到2025年缺水4.71亿立方米,到2035年缺水12.84亿立方米,水依旧是宁夏发展的最大瓶颈。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宁夏农业灌溉用水占比高,占生产用水的89.5%,远高于63%的全国平均水平。工业高耗水项目多,全区万元GDP耗水量178.6立方米,在沿黄9省区中排倒数第1位。城市水资源浪费大,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达11%。因处理成本高,中水回用率、非常规水利用率偏低。
  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宁夏水资源配置体系还不完善,山区268座中小型水库和大量淤地坝的当地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黄河宁夏段仍有20%段落亟须治理。

宁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5G网络建设,强化流域数字中心节点和网络化布局,提升流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共建“智慧黄河”平台。优化提升现有铁路建设,强化跨省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加快形成黄河流域“一字形”“几字形”“十字形”现代化交通网络。共同推进煤炭、电力、油气等跨区域能源互联互通工程建设。
  推进生态保护联防联治。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力保护生态功能区,严格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土壤保持生态红线区建设与管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力度,加强农田、湖泊湿地、草原和沙漠生态建设,为黄河构建生态屏障和生态走廊。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采取淤坝地、梯田、造林、种草、封禁治理、水土保持等措施,大力推进南部黄土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广彭阳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隆德县渝河治理经验,不断加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优化黄河水资源使用结构,推进宁夏、内蒙古等地水权转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调优种养结构,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种养业,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重,适当增加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提高黄河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强化产业发展合作联动。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深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立黄河流域传统产业清单,生态化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园区,大力推广绿色技术、绿色工艺和绿色化建设,推动工业结构提档升级,打造绿色工业生产体系。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充分利用黄河流域干净的水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高地。制定流域环保负面清单,着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产供需有效对接、产业上中游协同配合合作平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物流、绿色技术、生态文化旅游、康養基地等生态服务业,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围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清洁能源等九大重点产业,坚持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特色发展为目标,积极研发生态技术、发展生态产业,更好地开发生态资源,产出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打造特色生态品牌,推进九大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
  保护传承黄河文化。加强黄河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挖掘、研究和保护,开展黄河文化遗产遗址全面调查认定,打造黄河文化标识体系,支持完善黄河文化名城历史风貌,积极建设涵盖黄河全境、突出宁夏特色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和文化馆。加强沿黄地区乡村文化建设,推动成立和融入“黄河流域省会城市旅游联盟”,开发沿黄文化旅游精品路线,打造沿黄省际文化交流合作品牌。
  建立合作长效机制。严格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加快推进一批骨干调蓄水库、引水工程及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流域各省(区)严格执行配水方案,严控取水许可总量,实时开展取水工程或设施核查,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和预警应急体系,推行环境信息共享,探索建立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和环评会商、联合执法、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建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作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资源开发补偿等省际利益平衡机制。推进流域内区域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G
  (执笔人:王慧春李宏扬)
  责任编辑:花菊萍
其他文献
在肩负时代重任、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谋划宁夏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指导性、创新性、针对性,为灵武市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为全面建
期刊
100年前,“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不久,专程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追寻党的根脉,满怀深情地提出:“如果我们的党员同志能够来到南湖看一次展
期刊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鲜明的根本立场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价值指引  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期刊
2016年3月的一天,我正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红寺堡区宣传部一名干事打来电话,说新华社的记者要来采访我,问行不行。我说行,心里嘀咕:不知要采访什么,我甚至都不知道新华社是什么单位。  第二天,新华社宁夏分社的记者来到我干活的工地采访,他们让我不要有什么顾虑,该干啥干啥,并让我用手机写段话语。我给他们聊我这些年的坚持,为什么要去书写。因为拘谨和不善言谈,我的表达不是那么流畅,但他们还是耐心地听,和
期刊
2020年以来,宁夏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高位统筹、高效协调,统筹开展基层治理大调研,为推动自治区出台《关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见》和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6个重点领域《实施意见》,积极发挥作用。2020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宁夏调研时,对基层治理“1+6”政策体系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鉴往以知来,循道以致远”。回望百年历程,一艘小小红船之所以能够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就在于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接续奋斗,谱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壮丽史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
期刊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会议期间,17位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其他报告,认真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文件,一场场讨论道出了住宁全国政协委员的心声,一件件提案饱含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回顾过去的一年,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扎实履职、积极建言,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用真情服务改革发展,用恒心践行初心使命,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交
期刊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走在时代前列,努力开拓奋进,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宁夏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努力奋斗,为家乡发展、为建设美丽新宁夏积极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全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榜样。邵刚:青春在焊花中飞扬  凭恒心、专注掌握多项
期刊
2020年9月16日,在宁全国人大代表在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专题调研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工作情况。刘艳/摄  春暖3月,又是一年两会时,在宁全国人大代表踏上履职新征程,圆满完成使命任务。  回顾过去的2020年,代表们围绕国家和宁夏发展大局,思索不止,履职不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9人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3人次参加国家有关部委、最高法和最高检视察调研活动;
期刊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经宁夏,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富饶美丽。黄河在平罗县左岸南起通伏乡团结村,经由通伏乡、渠口乡、头闸镇、灵沙乡,从灵沙乡东灵村出境,河岸线长约48公里;在右岸南起高仁乡八顷村,流经高仁乡、陶乐镇、红崖子乡,从红崖子乡王家沟村出境,河岸线长约63公里。沿黄共有7个乡镇62个行政村,人口10.53万人。因为有了黄河的惠泽,大片良田得其灌溉滋润,平罗县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享受到黄河母
期刊